《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思想言行的古书,内容很深刻。我整理的《孔子家语》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查阅,喜欢的不要错过啦!
《孔子家语》读后感1《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思想言行的古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生于公元前551年(一说公元前550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虽然出生于贵族之家,但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长大后做过仓库保管员、牲畜管理员等低级职务,以养活自己和寡母。在困境中,孔子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到处问学,渐渐以博学多能闻名。到三十岁左右,他开办了一所私学,便有许多好学之士前来求教。从此,孔子与教书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大约到四十岁左右,他被任命为鲁国中都的行政长官,不久升任司空,后又当上了司寇、大司寇之职。五十四岁时,曾代理宰相三个月。孔子素有治国安邦之志,上任后很想有所作为,确也做过几件在当时颇有影响的事情。但那时鲁国的政治日趋,孔子不受重用,他越来越失望。于是辞去职务,率领一批**周游列国,希望能遇上一位能实现自己抱负的贤明君主。
他们一行历经艰辛,十四年间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诸侯国,但都没有得到任用。到六十八岁时,孔子已觉仕途无望,便转而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他回到父母之邦鲁国,一面认真整理古代典籍,一面广招门徒传授学术及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诲人不倦,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们迅速成长,据称其门人当时多达三千,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多人。这些**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和学术,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
《孔子家语》的内容十分丰富,无法在这里一一缕述。相信读者细读这本书后,会对孔子的人格和思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我在工作之余读完了这本书,都是文言文,不好读。第二个感觉,孔子对于人的行为的感知有特别的敏感。他经常会说,这个人有什么样子行为,下次出事肯定就是他。第三个感觉,孔子是一个不信鬼神的人,但是他信八卦,就是信风水。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但是这两种东西在中国,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是能分得开的事情吗?
以上是三个感觉,还有一些挺有意思的语录,我没有把它们摘出来。
《孔子家语》读后感2《孔子家语》基本上是一部以孔子为中心的古代传说汇集,与《礼记》中的某些材料相同,《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二十七卷”,颜师古表示怀疑,注云:“非今所有《家语》”。宋人叶适在《习学记言序目》中说:“《家语》四十四篇,虽孔安国撰次,按后序,实孔氏诸**旧所集录,与《论语》《孝经》并时,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名曰《孔子家语》。”又说:“《家语》汉初已流布人间,又经孔安国撰定。”
但后代学者对其真伪却产生了怀疑,认为是王肃的伪作。有的出版社就认定:该书系三国时王肃书目及《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大小戴礼记》等书资料**而成。王肃伪造此书,意在为《圣证论》提供根据以攻击郑玄之学。如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云:“《家语》只是王肃编古录杂记。其书虽多疵,却非肃所作。”指出王肃有所依傍,并非凭空伪作。
到了清代中叶,孙志祖作《家语疏证》,范家相作《家语证伪》,逐篇逐章寻出作伪依据,并指出其割裂改窜的痕迹,似乎《孔子家语》是伪书这一桩公案就此判定了。顾颉刚对清人王柏所言“今之《家语》……意王肃杂取《左传》、《国语》、《荀》、《孟》,二戴之绪余,混乱精粗,割裂前后,织而成之,托以安国之名”十分赞同,认为“绝对正确”,并说:“故今之《家语》,大部分为编辑,小部分是创作。”又说:“《孔子家语》不但是一部伪书,而且是一部杂凑书。”实际的情况是,王肃获得了一个早期的本子,然后为了迎合他与对手的论辩,加入了自己的阐释。即便如此,《孔子家语》的编纂要追溯到更古老的传统。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竹简6000余枚,内容有《诗经》、《苍颉篇》等佚籍,都是现存最早的古本,同时出土的木牍文书中,许多语句在今本《孔子家语》中可以见到。李学勤据此认为:“早在汉初确已有《家语》的原型,《史记》世家、列传很可能参考过此书。刘向编集《说苑》,也收录了其中文字。王肃作解的今本《家语》,大约就是在简本的基础上经过几次扩充编纂形成的'。”生也根据阜阳汉墓木牍和《说苑》简的材料讨论了《家语》的真伪及成书年代,结论为:
(1)从汉初就流传着一批记录孔子及门**言行和诸国故事的简书,这批简书应当就是后来编纂《孔子家语》、《说苑》、《新序》等书的基本素材。
(2)从汉文帝时汝阴侯墓简牍所见专记孔子言行的篇章,可以看到汉初孔子学说的发展与传播。《家语》的编纂,正是儒术发达以及孔子受到重视的产物,旧说孔安国编纂《家语》并作序,应当是可信的。
(3)长期以来,今本《家语》被认为是王肃伪作,细审各家所举“罪证”,按现在所知道的古籍编纂与整理的知识加以考察,证据并不充分。
关于《家语》在流传过程中,有亡佚、改易、增益等各种情形,皆属传世古籍所遭遇的普遍问题,不能据此论定其为伪书。这样就澄清了过去以为《孔子家语》是王肃作伪的说法,对于研究西汉初年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阜阳双古堆和定县八角廊汉简与今本比较,一简一繁,说明今本在竹简本的基础上有所增广补辑,这是古书在流传过程中经常有的现象。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增广补辑部分将其视为伪作,也就是说,不能因其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否定《孔子家语》一书本身的价值。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买了一批战国楚竹书,其中《孔子诗论》中有孔子对《诗·召南·甘棠》的解说,将之与《孔子家语》相比较,两者基本接近,因此朱渊清确信:“《孔子诗论》是孔门**所记孔子《诗》说,《孔子家语》则很可能就是在《孔子诗论》之类原始本子的基础上钞撮编成。”
孔安国,西汉鲁人,字子国,孔忠次子,孔子十一代孙。生卒年月不详。西汉经学家。安国少学《诗》于申培,受《尚书》于伏生,学识渊博,擅长经学。武帝时任博士,后为谏大夫,官至临淮太守。据传,汉鲁恭王刘馀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较今天《尚书》多16篇,安国将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并为之作“传”,成为“尚书古文学”的开创者。今传《尚书孔氏传》,一称《孔安国尚书传》,明清学者定为后人伪托。《史记》作者司马迁研究《尧典》、《禹贡》等古文,也曾向他请教。后世尊其为先儒。
既然是“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名曰《孔子家语》”,那么,为了追寻孔夫子的足迹,了解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体会他那万世师表的言行举止,感悟圣人情怀,哲人智慧,读《论语》后,《孔子家语》以也应在必读之列。
本人读《孔子家语》已经一月有余,只因文言文底子薄,知识储备也有限,悟性又差,所以迄今仍未读完。已经读过的章节,也没完全读懂。只是边读边记,有所感悟,信手涂鸦,连不成篇,自不是钻研之法。我总想,我们作为一般的精神文化的传承者,人类各种精神资源的利用者,只要能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有所感悟,就达到读书的目的了。
当然,这个感悟,是今天的,如果到了明天,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也许就有了新的感悟。而且,感悟不是实证,与科学或许无缘。请各位批评者明鉴。这里所列的,是《孔子家语》的一部分,而非全书。就权当是读书卡片吧,为了今后查找方便;也权当是求学作业,恭请各位老师批改指点。
《孔子家语》读后感3《孔子家语》作者不详,相传为孔子**所做。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及与公卿大夫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的书。是一种资料汇编,是研究孔子及儒家不可或缺的资料。书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容了道家法家思想,人物生动,有血有肉。也正因为如此,难成一家,难成一统。
《孔子家语》现今注释版本很多,200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子家语》是由王国轩和王秀梅译注的,寥寥15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读的过程中,深刻感觉到,古今之距,高低之差,其中思想博大精神,远非短时期所能理解。更不敢有所论评,只能免强尝试着对其解读,略有发微。
一、《孔子家语》概述
此书共有四十四篇,其中《儒行解》一篇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本篇在《礼记·儒行》也出现。这是一篇孔子和鲁哀公的对话。当时鲁昭公在位时,因为斗鸡与诸侯委氏发生争斗,逃往他国,从此鲁国陷入混乱。“危邦不处”,孔子在鲁国不得用,奔往卫国避乱。
不久鲁昭公逝世,由鲁哀公袭位,季氏也另立新主,二者重修旧好,鲁国恢复平静。这里孔子的**冉求对季氏说“国家有圣人却不能用,这样治理好国家,就像倒着走而又想赶上前面的人一样,是不可能的。现在孔子在卫国,卫国要任用他,我们自己有人却去帮助邻国,难以说是明智之举。”于是请求用丰厚的聘礼把他请回来。季氏将此建议禀告给鲁哀公,鲁哀公听从了这一建议。孔子见到鲁哀公后,二者开始长谈。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回答鲁哀公提出的“何谓儒者”的问题。孔子从不同角度、如衣、食、住、言、行、才、志等全方位地描述儒者。鲁哀公听后,甚为震憾,发出惊叹说:“终殁吾世,弗敢复以儒为戏矣!”意思是“直到我死,再也不敢拿儒者开玩笑了。”
二、儒者行为
(一)怀才待举
孔子口才极佳,生动地叙述了儒者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称儒者待聘、待问、等举、待取,但人格是自立的,容貌是礼让的。是有待、有为,有准备的。儒者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一心求学,不倦不怠,在才学品行等各各方面完善自我。儒者稽古察今,今世人望,后世楷模,身危而志不能夺,忧国忧民,有忧思意识。
(二)淡泊名利
儒者不宝金玉,不祈土地,不求多积,但讲求仁义、忠信。儒者处贫贱之中,屋小门敝,无衣无食,但不疑不谄。不为名利所诱,不为荣华所绊,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荣华富贵,金玉满堂不足以移其志。虽身处平贫,不感到羞耻,因内在志向高洁。与身着裘皮的人站在一起,不会感到自卑。这是儒者的精神境界。儒者谈薄物质追求及名利,强化个人修养及爱民责任,因此统治者任用儒者,需付财政支出少,而收获丰富,何乐而不为?这是孔子说服统治者任用儒者的理由之一。
(三)为政以正
正即正义。为政以正,是说处理政事时以正义为标准。儒者能大公无私,举贤援能。儒者“同己不与,异己不非”,完全独立。在朝为官,以仁为准,追求“正道”,不追求“私利”,与自己相同的人,不结党联盟,与不同的人,也不会背后议论,是君主极好的辅臣。“儒者要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儒者气节至此,何人不敬畏?儒者也很爱惜自己的身体,以备为民效力,不轻言死,孔子说儒者“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正是此义。
(四)仙骨逸姿
仙骨逸姿,是说儒者有一种类似仙人隐士,不失其志。这类儒者用孔子的话讲“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高尚其志。这是儒者的一类特殊人群,他们与道家避世者略似。通过不断学习,追求自身人格的内在完善。
(五)儒者灵魂
“仁”是儒者的灵魂,一切言行皆因“仁”而来,依“仁”而生。书中提到儒者有各种美德,但能“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有宽容精神。儒者还有交游之道,讲求尊记。孔子还特别提出“温良”为“仁之本”,“慎敬”为“仁之地”,“宽容”为“仁之作”,“逊接”为“仁之能”,“礼节”为“仁之貌”,“言谈”为“仁之文”,“歌乐”为“仁之和”,“分散”为“仁之施”,这样一个结构性思维,从整体上对儒者进行概括,表明了,仁是儒者思想言行的核心。
走近此书,似置身阔野,仰观天地,又似高飞入云,俯瞰万民,可谓博大深广,奥妙无穷。我与此书,今日之时,心中初留浅沙;明日之时,待开幽芳;未来之时,望迎硕果。
《孔子家语》读后感4今天,我读了《孔子家语》中的“问理第六”篇,知道了古代人做事情讲究礼仪,注重礼节,了解了古人祭祀的具体的程序和礼节。通过这些礼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和密切,社会也更加稳定。我想,我们现代人更应该讲究礼仪,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更需要通过礼仪来调节和建立。
作为班长,如何帮助老师把我们一(四)班建设成为优秀班级,我想很需要在班上建立良好的同学和师生关系,那么,必要的礼仪知识就应该在我们班进行普及,比如礼貌用语等等。我想在我们班开展礼仪竞赛活动,通过礼仪比赛让全班同学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并把它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人人争当礼仪标兵,在全班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友好的氛围。
回想以前,我在班级管理中不知道尊重同学,对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大声嚷嚷,恶语攻击。现在我知道了,其实温和的语言也能够劝解他们,并且容易被他们接受。以后我再也不对同学蛮横了,我要带头做有礼貌的好学生和好干部,发挥好自己的带头示范作用,为我们班建立友好的氛围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读书,我掌握了不少知识,感到了收获的喜悦,感觉生活的特别充实。所以,我想在我们班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让每个同学每天读半个小时的书,一来增长知识,二来充实自己,增强本领。
从《史记》中有一段孔子的事迹。这是孔子在陈国被围困了,学生们都埋怨他,孔子需要有人到楚国求救。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因为在鲁国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离开鲁国,先后辗转游历了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等多个国家,后来,又到了蔡国。
孔子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攻伐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楚国人听说孔子居住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之间,就派人邀请孔子到楚国去,孔子答应了楚国人的邀请。
陈国和蔡国的大臣听说孔子即将前往楚国,就一起商议说:“孔子是个贤德的人,他对诸侯的批评都能击中诸侯的弊病。目前孔子长久滞留在陈国和蔡国的边界之间,陈国和蔡国的各位大夫的作为都不中孔子的心意。楚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现在来礼聘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陈国和蔡国主持国事的大夫就很危险了。”于是,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各派一些人前去围困孔子,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和**们无法脱身,粮食也断绝了。
由于没有粮食,孔子的**们都饿病了,大多数人都无法站立起来,可孔子还是不停地讲道诵诗弹琴唱歌。
**子路气愤地来见孔子,对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时能固守节操,小人在穷困时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子贡听了孔子的话,气得变了脸色。孔子对子贡说:“子贡啊,你认为我是博学而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把握着事物相通的基本道理而加统摄贯通的。”
孔子独自思考了一下目前的情况,知道**们产生了愤懑的情绪,于是叫来子路,问子路说:“《诗》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徘徊巡行在旷野’。是我的主张错了吗?我为什么被困在这里呢?”子路说:“想必是我们的仁德不够吧?人家不相信我们啊。想必是我们不聪明吧?因此人家不放我们通行啊。”孔子说:“有这个道理吗!子路啊,如果有仁德的人就一定能使人相信,那么商朝的伯夷、叔齐怎么会饿死在首阳山上呢?如果聪明的人就一定能通行无阻,那么商朝的王子比干怎么会被剖心呢?”
子路离开孔子后,子贡去见孔子,孔子对子贡说:“子贡啊,《诗》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徘徊巡行在旷野’。是我的主张错了吗?我为什么被困在这里呢?”子贡说:“老师的学说主张是最大的了,所以天下没有地方能容得下老师。老师是不是能稍微降低自己的学术主张以迁就时世呢?”孔子说:“子贡,好的农夫虽然善于播种五谷,却未必能有好的收成;好的工匠虽然技艺精巧,却未必能尽合人意。君子虽然能修治他的道术,建立人伦社会的纲纪,统摄而加以治理,却未必能为世间所容。现在你不修治自己的道术而追求为世间所容。子贡啊,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离开孔子后,**颜回去见孔子。孔子说:“颜回啊,《诗》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徘徊巡行在旷野’。是我的主张错了吗?我为什么被困在这里呢?”颜回说:“老师的学术主张是最大的了,所以天下没有地方能容得下老师。虽然如此,老师仍然推行它,不为世间所容又有什么妨碍呢?不为世间所容才能显现出君子的本色!道术不加修治,是自己的耻辱。道术已经大大地修成而不为人所用,是国君们的耻辱。不为世间所容又有什么妨碍呢?不为世所容才能显现出君子的本色!”孔子欣然而笑说:“是这样的呀,颜家的好**!如果你有很多财富,我就宁愿作你的账房先生!”
随后,孔子派子贡到楚国去请求楚国救援他们。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为孔子解除了围困,将孔子接到了楚国。
问题 孔子提出同一个问题,听了三个**的回答,结果派子贡出使楚国。请朋友们帮助分析原因,以及孔子是怎么想的?
陈禹安:孔子**三千,为何偏偏选中子贡?
孔子一连否决了四个**的请求,甚至连一贯被孔子捧到天上的颜回都被拒绝了。众**面面相觑,不知道孔子心中的理想人选到底是哪一位。
就在这个时候,子贡站了出来,问道:“我可以去吗?”
子贡,正是孔子此刻心目中最胜任的人选,但子贡并不是孔子最中意的**。
《史记·仲尼**列传》开篇第一句就是:“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共有**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位是精英,而上述这十个人,人称“孔门十哲”,属于精英中的精英。
根据这个大排名,子贡只排在第八位。排在第一位的是颜渊(即颜回),他才是最得孔子欢心的头号人物。季路(即子路)排在第七位。颜回和子路都排在子贡之前。
有一次子贡曾经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属于重要的礼器。听起来,孔子似乎对子贡褒美有加。但如果我们联系起孔子说过的另一句话,就会觉得孔子对子贡的这个评价其实是有所保留的。
孔子曾说 “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只有某一方面限定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那么子贡只是其中一件具体的器具,显然孔子认为子贡还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君子标准。
孔子还曾经让子贡自我比对颜回。子贡自愧不如,认为颜回远胜于己。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这是孔子直截了当地说子贡比不上颜回。(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还有一次,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被孔子知道了。孔子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孔子的这句话微妙地表达了他对子贡的不满。这也说明,子贡始终做不到让孔子完全满意。
很多人以为,虽然孔子对子贡不甚满意,但子贡的口才,足可胜任说服田恒的重任,所以,孔子才希望选择子贡。但是,在孔门**言语科的排名中,子贡也只是第二名。排在他前面的是口才更加出众的宰予。
那么, 孔子为什么不选择宰予呢?
首先,孔子对宰予的印象很不好!
比如,宰予白天睡觉。孔子生气地批评道:“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又如,有一次宰予问孔子:“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予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予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予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予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很不认可宰予为人处世的态度,但这还不是孔子不选择宰予的真正原因。
在孔子看来,宰予虽然口才出众,但却只是徒逞口舌之利。就以这次“服丧三年”之辩为例,宰予的辩论技巧其实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孔子本人是“礼乐”的力倡者,所以宰予就用“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来反驳同样是孔子所倡导的“为父母服丧三年”的论调。
宰予的狡猾之处就在于此,他是想用孔子言论中的自相矛盾来批评孔子。孔子心知肚明,但却很难应对,只好将话题转移到“宰予对父母缺乏爱”上来,给自己挽回面子。
就辩论而言,孔子是输给了宰予,但宰予同时也给孔子留下了不良印象。
而宰予精于在辩论的细枝末节上设置陷阱还不仅止于此。
有一次,宰予又来和孔子捣蛋,问孔子说:“追求仁德的人,假如有人告诉他说:‘仁德的人掉在井里面。’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那怎么会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宰予一日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夫子答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实际上,宰予又玩了一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孔子再一次被他搞得狼狈不堪。但宰予的伶牙俐齿却让孔子更加觉得他只是注重于辩论的细枝末节,却不堪大用。你尽可以在言辞上胜过他人,最终却惹得他人恼怒不已,双方不欢而散,不但不能解决争端,反而让形势更加恶化。
如果孔子派宰予前去说服田恒,其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赢得了辩论,却输掉了大局。所以,孔子根本就没考虑排名在子贡之前的宰予。
子贡和宰予,以及颜回、子路等其他**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子贡极具商业才能,是一个当时非常罕见的通过经商致富的人。
《史记·仲尼**列传》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 “废举”的意思就是“贱买贵卖”,整句话就是:子贡善于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成为巨富。
《史记·货殖列传》是关于商业记载的专门篇章,其中也着重提到了子贡,说子贡在孔仲尼那里学成后,回到卫国做官,闲居时在曹国、鲁国之间买卖货物,孔子的七十二位高徒,就属子贡最富有,而有个叫原宪的孔门高徒连糟糠都吃不饱,只好隐居在偏僻小巷。子贡车马相连,带着束帛重礼去聘问进献诸侯,所到之处,没有哪个国君不和他分庭抗礼的。孔子的名声能够传扬天下,实在是子贡在人前人后帮助的结果(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卫。发贮鬻财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最为饶。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面对这次极为艰巨的说服任务,孔子内心的选择标准在他此前与子路的一次对话中曾经明确地表达过。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您统率三军,愿意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回答说:“那种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连续拒绝了颜回、子路、子张和子石,一直在等的就是这个“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
那么,为什么孔子会认为极具商业才能的子贡就是那个他所欣赏的“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呢?
心理感悟: 徒逞口舌之利,往往是赢得了辩论,却输掉了大局。
(选自《孔子借助楚国力量解除陈国人和蔡国人的围困》、《吞吴》陈易安)
宰予(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58年),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口齿凌厉,能言善辩。他跟随孔子受业后,有次询问孔子:“三年守丧的做法是不是太长了啊?君子三年不研习礼仪,礼仪必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崩。一年的时间多么长啊,旧的谷物都吃光了,新的谷子又收下来了,钻燧取火的木头都腐朽了。我感觉三年的时间还是太长了。”孔子问:“一年守丧,你心中会安吗?”宰予回答:“心安。”孔子说:“既然你心安,就好自为之吧。君子守丧期间,吃什么东西都不甘美,听到音乐也高兴不起来,所以君子不这样啊。”宰予退出后,孔子说:“宰予是个不仁之人!子女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君子守三年之丧,这是天下通行大义。”
宰予经常白天睡懒觉。孔子说:“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粉饰。”
宰予向孔子询问五帝之德,孔子回答说:“你不是应该询问这类问题的人。”
宰予后来出任临淄大夫,跟随田常作乱,被夷灭其族,孔子以有宰予这样的学生为耻。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他是儒商鼻祖,孔子的得意门生,“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诚信经商的风气,他成为民间供奉的财神。
子贡善于雄辩,巧于辞令,孔子经常驳斥他的一些观点。有次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出色?”子贡回答:“赐我怎么敢比那颜回!颜回听到一件事能够推论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最多能推论两件事。”
子贡拜在孔子门下受业,有人问孔子:“端木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我的器皿。”这人接着问:“什么器皿?”孔子回答:“就是宗庙中的瑚琏。”
陈子禽问子贡:“夫子从哪里学来这么多东西?”子贡回答:“文武之道能不能落实到民间,关键在人。贤者认识到其治国的大用,不贤者认识到其处事的小用,都用得着文武之道。夫子在哪里都能学习,何必需要固定的老师呢!”陈子禽又问:“孔子每来到一个国家,肯定先询问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向人家寻问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这是夫子通过温良恭俭让得到的。夫子这种寻问的方式,也许和很多人不相同。”
子贡问孔子:“富贵却不骄横,贫贱却不阿谀,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这样的人很值得称赞。不过,还不如安贫乐道,富而好礼更好。”
田常想要齐国作乱,但是忌惮高氏、国氏、鲍氏和晏氏等贵族,所以派他们的军兵进攻鲁国转移视线。孔子听说后,对他的门生**们说:“鲁国是我们祖先的坟墓所在地,也是我们的父母之国,国家面临如此危难,怎么没有两三个人出面救急?”子路主动要求前往,孔子制止了他。子张和子石也请求前行,孔子也不答应。子贡请求前往,孔子这才答应下来。
子贡来到齐国,他劝说田常:“君相讨伐鲁国是个很大的错误。鲁国自古就不是难伐之国:那里的城池矮小单薄,地域狭小水浅,他们的君主愚昧不仁,大臣虚伪无用,他们的士民又厌恶战争,这样的国家有什么值得进攻呢。我看君相不如讨伐吴国。吴国城高墙厚,地广水深,甲坚革新,军士精神饱满,重器精兵都在国中,又有贤明的大夫守卫,这个国家很不容易讨伐。”
田常勃然变色说:“先生认为难的,别人认为容易;先生认为容易的,别人认为很难。你用这些道理来教导田常,到底是什么意思?”子贡说:“臣我听说过,忧患在内要攻强于外,忧患在外要攻弱于外,现在君相正是忧患在内。我听说过君相三次受封而最后没有成功,那是因为有大臣持不同意见。现在君相攻破鲁国扩大齐国地盘,战胜了会让君主骄傲,战败了会让持不同意见的大臣们尊贵,君相的功劳显现不出来,那样君相会日益被君主疏远。君相上骄主心,下恣群臣,再想成就大事,难啊。如果君主骄傲就会放纵,大臣骄傲就会相争,君相对上与主上之间有隔阂,对下与大臣之间争权夺利,这样下去,整个齐国会很危险。所以我建议君相伐吴。伐吴如果不胜,军兵如果在外战死,大臣出外征战,内部马上空虚,那样君相对上没有强臣相敌,对下没有百姓非议。只有这样,齐君才知道治理齐国只能依靠君相一人。”
田常说:“这话很对。虽然是这样,但我派出的军兵已经到达鲁国边境,如果转而去攻打吴国,大臣们肯定怀疑我。这事怎么应对?”子贡说:“君相可以暂时按兵不动,臣我这就去出使吴国,劝说吴王派兵救鲁伐齐,那时君相就可借机迎击。”田常答应下来,派子贡向南去面见吴王。
子贡劝说吴王:“臣我听说,要想成就王霸之业不能让附属诸侯灭亡,最好的局面是四周没有强敌,但千钧的重量再加上一丁点的重量,也会发生位移。今现在万乘之齐想吞并千乘之鲁,这实际上是与吴国争强,我私下里感觉大王很危险。况且出兵救鲁,这是显名;出兵伐齐,这是大利。这样能够镇抚泗水以北的诸侯,诛灭暴齐以服强晋,其中的利益太大了。这在名义上是保存将亡的鲁国,实际上是困围强齐。智能君主肯定不会犹豫。”
吴王说:“这话说得太好了。虽然是这样,但我曾经和越国交战,把越王困到会稽山上。越王现在苦身养士,时刻想着报仇。你等着我征报越国后再按照先生所说去做。”子贡说:“越国的力量超不过鲁国,吴国的强大超不过齐国。大王放任齐国去进攻越国,等那时齐国已经吞并了鲁国。况且大王舍弃存亡继绝鲁国的名义,去讨伐弱小的越国而畏惧强齐,这称不上有勇气。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只有这些做才合乎大义。现在如果大王保存越国就能向诸侯展示仁慈,救鲁伐齐,威震晋国,诸侯肯定会争相到吴国朝拜,那时霸业将成。如果大王真的厌恶越国,臣我请求向东去面见越王,让他们出兵跟随大王征战。这实际是等于掏空越国。”吴王大喜,派子贡出使越国。
越王勾践派人清扫道路,来到郊外迎接,亲自驾车来到驿馆,坐定后问子贡:“我们这里是蛮夷之国,大夫怎么突然有闲暇辱驾亲临?”子贡说:“我刚刚劝说吴王救鲁伐齐,但吴王的意思是先解决越国,他说:‘你等着我征报越国后再按照先生所说去做’。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越国必亡。况且大王本来没有报仇的想法却被人怀疑,这是拙笨;有报仇的想法被人知道,这是愚蠢;事情没有发生而被人了解,这是危险。这三个方面都是成事的巨大隐患。”
勾践赶紧叩头再拜说:“孤我曾经自不量力,和吴军作战,被困在会稽山上。现在我每天都痛入骨髓,日夜唇焦舌干,只想和吴王拼个你死我活。”就也向子贡问计。子贡说:“吴王为人刚猛残暴,群臣不堪忍受;吴国凋敝好战,士卒不能忍受;百姓怨恨君主,大臣在内图变;伍子胥死谏,但太宰伯嚭掌权,掩饰君主过失,图谋私利:这样的吴国已经是残国。现在大王如果迎合吴王心志,出兵协助吴军作战,送出重宝以讨其欢心,用卑微的言辞奉承他,那样吴王肯定会伐齐。如果这场战役不胜,那是大王之福。如果吴军战胜,吴军肯定会进一步威胁晋国。那时我再向北去面见晋君,然后几国一起进攻吴国,吴国肯定被削弱。吴国的精锐军兵全部派到齐国,重甲被困在晋国,大王再趁机发起进攻,肯定能够灭掉吴国。”越王大喜,照计行事,送给子贡黄金百镒、宝剑一柄和良矛二支。子贡拒绝接受,然后返回吴国。
子贡回去报告吴王说:“臣我郑重地把大王的话转告给越王,越王很是惊恐。他说道:‘孤我不幸,在年少时先人早逝,我自不量力,得罪于吴,军败身辱,在会稽山栖身,国内空虚。全赖大王恩赐,使我能够奉俎豆修祭祀,大恩死不敢忘,怎么敢有其他想法!’”
过了五天,越王派大夫文种对吴王叩头说:“东海役使之臣孤勾践派出使者臣文种,特地来修好大王的下吏,托他们向大王问候。我私下里听说大王将兴义兵,诛强救弱,困暴齐后安抚周王室,现在请求调集我越国境内全部士卒三千人,孤我请求披坚执锐,作为先锋遮挡箭石。越国贱臣文种奉上先人所藏武器,包括铠甲二十领,利斧、屈卢矛和步光剑,用于贵军的贺礼。”
吴王十分高兴,就问子贡:“越王想要亲自跟随寡人伐齐,这样可以吗?”子贡回答:“不可以。这样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这都是不义的做法。君上可以接受他们的重金,接受其部队,但要辞谢越王出征。”吴王一切照办,谢绝越王,征调吴国九郡军兵进攻齐国。
子贡然后来到晋国,他对晋君说:“臣我听说过,不先制定出周密的计划,就不能应对突发事件;不提前训练好军兵,就不能胜敌。现在齐军正要和吴军开战,如果吴军战败,那么越国肯定会扰乱吴国;如果吴军得胜,那么肯定派兵威胁晋国。”晋君十分惊恐,问子贡:“那要怎样应对?”子贡回答:“要整顿好军兵加强防备。”晋君答应下来。
子贡返回鲁国。吴王果然和齐军大战于艾陵,齐军大败,俘虏了七名将军的军兵后却不撤军,而是继续兵临晋国边境。吴王组织几个诸侯国在黄池会盟,吴晋争夺盟主地位。晋军进攻吴军,大败吴军。越王听说后,派兵渡江袭击吴国,一直进攻离吴国都城七里处才扎营。
吴王听说后,赶紧舍弃晋军后撤军,和越军大战于五湖。连续三次大战吴军不胜,城门失守,越军包围王宫,杀掉夫差和相国伯嚭。越军击败吴军后的三年中,军兵东指后称霸天下。
所以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各国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十年之内,五国都有了大变。
子贡擅长囤积居奇,贱买贵卖,在其中谋取利益。他喜欢赞扬别人的美德,但也不替别人掩饰过失,他曾经担任过鲁国和卫国的相国,家中积累千金,最后在齐国去世。
黄其军
? 作于2020年6月24日(古历庚子年五月初四)
仲尼**列传(一)
伍子胥列传(三)
伍子胥列传(二)
伍子胥列传(一)
孙子吴起列传(二)
本传主要记述了孔子及其**的言语和行事。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虽然他“述而不作”,但他总结了前人的文化遗产并传授给学生,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得以**三千,育有大贤七十。本传在记述之中,仍然保留了孔子与**的问答形式。
《仲尼**列传》主要取材于《论语》,并参以《春秋左氏传》等古籍。而《论语》是仲尼**和再传**辑录而成。
有的一篇包括若干章,有的一章只记一件事或几句话,多是三言两语,点滴事件,没有繁复的文辞,很少有严整的结构;编纂语录并无伦次,更不着眼于人物、人物描写和性格特征。
《仲尼**列传》影响:
孔子和他的**之间以及**之间的切磋琢磨辩驳诘难,在孔子去世之后,在**守墓三年星散之后,也随即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资源和思想温床。
在孔门**的问答往还里,包含着一个圣人和一帮大人们对于人、人生、人陛、道德和社会的理解和体晤,这些都成了我们现实思考的永恒出发点,成为我们人生感悟的千年印证。
正是在对他们的关注和解读、阐释里,我们开创自己的时代,开始自己的人生,开始自己的理解世界之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仲尼**列传
《孔子世家》读后感
说到孔子,大家是无人不知。这位圣贤的光辉形象被人们无数次的瞻仰,人们送给这位伟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称号——孔圣人。司马迁同志也是孔夫子的忠实粉丝,因此专门用一大篇文章来写这位圣贤。
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孔子的人生哲学及治国方针。让我们回到从前……
鲁国,襄公二十三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了。他头顶下陷,相貌奇特。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叫他孔丘吧!”从此,伟大的孔圣人开始了他的人生之路。
孔丘,字仲尼,生于昌平县,早年丧父,与其母相依为命。母逝后,与父同葬房山。孔丘广收**,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流浪之旅。
孔子的思想是以礼仪为主的。六十五岁时,孔子任鲁国大司寇,上任才三个月,贩羊卖猪的商人就不敢哄抬价格,男女都分开走路,见到别人掉落的东西也不敢捡,来鲁国的旅人,不用向官府请求,也会给予亲切的照顾。齐王听说孔子主政,恐惧万分,便用计赶走了孔子。孔子先后到了卫、曹、叶、宋、楚、齐、郑、魏、赵等国,发扬礼乐,**遍布天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一代圣贤孔子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
孔子离去了,可他所主张的礼仪和其著作《春秋》却永远流传了下来,为后人所瞻仰。他的**将他所说的话整理成册,成为了名扬天下的《论语》。每当我们欣赏这两部伟大的书籍时,都应该想到:这是孔子人生哲理的体现,是后人了解他的唯一途径。孔圣人的心血都凝聚在了这里。我们只能说:“孔子永垂不朽!”
呵呵!这么晚了,还在挑灯夜读,精神可嘉,把我曾经写得一篇文章送给给你,不过一楼那个家伙是不是有点可恶?我感觉有点是对你学习精神的侮辱。
跟着孔子学教育管理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私学史上第一人,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文化圣人”。他的思想在中国占有2000多年的统治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孔子所教“**三千,贤者七十”(《史记·仲尼**列传》),出现了颜回、子贡、子路、子夏、子张、子游、曾参等一大批优秀学生。这些学生要么步入仕途,要么自得一体,自成一家,形成了“四科十哲”的教育局面,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孔子死后,众**为孔子守孝三年(子贡六年),更甚是把有若(因为长得像孔子)抬出来,每日参拜,以示哀思。子贡更是把孔子比如日月,难以逾越,称“其生也荣,其死也哀”(《论语·子张》),继而和众**一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造圣运动”,使孔子成为了迄今2500以来的“素王”。
为什么孔子会受到学生如此爱戴呢?他的身上有什么伟大的魅力呢?我们作为现时代的教育者,应该从孔子身上学到哪些教育之道呢?本文就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做进一步的论述和探索。
一、提高个人修养,构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这是**们对孔子的评价。有庄严的温和,学生便会拉近与老师的距离,严肃、威重,学生则不敢随便;修养到家,便生自然之威,在学生的眼里,老师不可随意侵犯,但不会让人害怕或厌恶;恭以待人,敬以做事,内心坦荡,闲适安详,学生便会不忍犯错,不敢犯错。事实也是如此: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子路、冉有赶紧向老师汇报(《论语·季氏》);**做官,提前向老师请教(《论语·子路》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篇);子路整日被骂,却成了孔子最忠实的护卫;宰我被骂个狗血喷头(《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冉有被老师鼓动众**“鸣鼓而攻之”(《 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他们却成了老师死后“造圣运动”的最积极的推动者。这些都是老师伟大的精神感召力使然。那么,我们老师怎样才能构建如此强大的感召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重“形”。孔子告诉我们“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作为一个老师,首先应衣冠整齐,仪表高贵,不要赶时髦,比个性。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中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师自身矜持庄重,才能使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沉寂下来,将更多的精力用到学习和自我发展上来。林语堂在《论西装》中曾说道:“满口英语,中文说得不通的人必西装,或是在外国骗得洋博士,羽毛未丰,念了三两本文学批评,到处横冲直撞,谈文学,盯女人者,亦必西装”。当然,林老先生的话也不尽然,不过也不能完全否认现在我们教师队伍中无此现象。在《论语》中,我们还会发现孔子对于穿着的一些有趣的高见:“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这有可能是我们中国有史可寻的最早的关于睡衣的记载;“亵裘长,短右袂”(《论语·乡党》),右边袖子做得短一些,做事多方便;“齐,必有明衣,布”(《论语·乡党》),斋戒前,洗个澡,穿上用布做的浴衣,多舒坦。当然,这些都是闲话。不过,我们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仪表需求—实用性,合礼制,符执中。这多少可以给我们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一些参考建议。(二)重“行”。身教重于言教,相信我们老师都明白。关键是我们老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做好身教。看孔子。“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即使在家,也是爽朗舒展,恬淡自然,知足无忧,卓然挺拔于尘俗之中,多可慕;“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论语·卫灵公》)。以谦卑恭顺的态度对待长者、残疾人,多可敬。孔子主张“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他认为事“无大小,无敢慢”(《论语·尧曰》),才能做到“泰而不骄(《论语·子路》)”;孔子反对“巧言、令色、足恭”(《论语·公冶长》),要求杜绝“意”“必”“固”“我”四种坏毛病(《论语·子罕》),推崇“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相信“其身正”,才能“不令而行”(《论语·子路》)。反观,我们现在的一些老师,“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论语·阳货》),一到校,打开电脑,聊天偷菜看股票,有甚是连课都忘了上;要么各办公室泡泡,闲谈、扯淡、耍嘴皮子,哈哈一闹,博人一笑,殊不知这笑声中又有多少复杂的情感:应付?不屑?鄙夷……孔子活到现在,不知该被气死多少回了?子夏曾说过:“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论语·子张》)。我奉劝各位,选点东西深入学习一下、研究一下,总会有所收获,不要让大好时光白白跑掉。人这一生总应该给自己留点什么。到我退休甚至临死时,我们可以跑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问一下自己,从教这么多年来,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是修养学识填塞于胸?是桃李满园芳香天下?还是学生的崇敬与怀思……?
二、走近学生,**一颗真心
孔子的教育是民主的,他不像马融那样,摆臭架子,数十美女奏乐,高居在上隔帘而教。他要学生坐着讲,玩着学,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弹琴、听音乐。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论语·先进》),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龄痴长几岁便感到拘束。你们这些小子平日里总自说‘不了解我’,来,今天谈谈你们到底能做些什么?”看,师生之间多亲近。更精彩的是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孔子竟然十分赞赏,并希望加入进来:到了春天,和几个朋友,光着**跳进沂水里洗个澡,再登上舞雩坛吹吹风,兴尽而后哼着小曲回家。这种师生同乐的场景能不让人感到亲切吗?孔子也和学生们开玩笑。一次,孔子到武城,听到子游鼓瑟以乐教,便微微一笑说:“杀鸡焉用宰牛刀”,认为子游小题大做。可子游却叫起真来:“老师你说的‘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立马收住笑容,回头对几个跟着的学生说:“阿偃说的是对的,我刚才是在开玩笑”。(《论语·先进》)孔子并没有拿出所谓的师道尊严,做道貌岸然的假文章。这样的老师学生能不亲近吗?《史记·孔子世家》还有这么一则记载:孔子被困陈蔡,与颜回交谈后,大悦:“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用现代观点来诠释:“如果你发了家,我给你当管家”。完全没有一点老师的臭架子嘛!更甚至,孔子一将自己的身后事交给自己的学生为安:“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这是师生之间一种多么可贵的信任啊!只有真心的付出,师生关系才会自然和谐。只有以真情去感化学生,才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信念上的自觉,行为上的顺应,目标上的认同,我们才会有收获后的喜悦。
三、温暖学生,献出一颗爱心
马克思说:“爱,是生活深处一朵炽热的火花,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必须是个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有了爱,班主任才能以美好的情感投入到教育活动当中,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以心灵赢得心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孔子不仅关心着学生的教育,还关心着学生的家庭。孔子虽然招收收费(《论语·述而》: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愚以为,那不过是表达一种尊师受教的礼仪罢了),可是,孔子有了官俸还得养着一大批学生。《论语·雍也》记载:原思(孔子**里教穷的的一个,穷得与颜回有的一比)做孔子的宰(管家),孔子“与之粟九百”(时孔子为司寇,粟九万)。原思不受,孔子不高兴了:“你不要可以给你的亲戚邻居嘛(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多好,给老师当学生还能挣工资。当然,孔子并不是空大方:冉有为公西赤的母亲请粟,在其一再请求下,孔子才答应给二十二斗四升(与之釜、与之庾),理由很简单“君子周急不继富”。当然,冉有不听话,给了800斗(五秉),那时另话。
孔子用一双爱的眼睛时时观察着学生。冉雍出身贫贱(其父可能是强盗),很自卑,孔子便经常鼓励他:“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不要介意自己的家庭出身如何,只要有真才具,站得起来,别人想不用你,天地鬼神也不答应》)冉雍在《论语》中出现了7次,全是夸。
孔子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超越了师生感情的爱。伯牛得了麻风病,孔子不顾传染的危险前去探视,并拉着伯牛的手仰天长叹:“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子路在卫国被砍成肉泥,孔子难过得将家中所有的肉酱都倒掉(《礼记·檀弓上》);颜回死,孔子更是悲声恸哭:老天这是要了我的命!这是要了我的命啊(《论语·先进》)。
正是有了无私的爱的付出,老师才得到了学生爱的回报。前文讲过的我们就不再说了,后来孔子出游十余年,许多**都忠诚跟随,几经生死,患难与共。也正是在冉有的一再要求下,季康子才以币迎归鲁,孔子才得以整理《诗》《书》等,才有《春秋》传以后世。
四、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展示一颗公心
孔子的学生并不是都对老师不违,除了一个好顶嘴的子路,常唱反调的宰我,还有一个好怀疑老师的陈亢(有人考证陈非孔子学生)。陈亢不仅认为孔子不如子贡(“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论语·子张》),而且还怀疑孔子的言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更有意思的是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你是老师的儿子,老师在课下是不是给你开小灶?”(“子亦有异闻乎?”《论语·季氏》),当听了孔鲤的回答后,陈亢也不得肃然感叹:“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孔子自己也曾直言:“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是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老师本身就是教材,在平时做人做事的言行间,无时不在以身而教,又有何可隐呢?
孔子提倡教育公平,他教导学生,一本大公,主张“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孔子收徒不分贵贱、贤愚,把教育从贵族专享开放到全民参与中来,赋予了每个学生受教育的机会,真正地体现了“来着不拒,爱无等差”的教育公平理念。同时,孔子还反对歧视与排斥,对一些品行不佳的学生也始终抱有一颗宽容、公正之心。“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对于差生,孔子以发展的态度去看他的洁身以求进,而不是他的过去,这是一颗多么伟大、公正的心啊!反观我们现在的一些老师,总是先戴上一些有色眼镜去看待差生,气急了还会挖苦、讽刺、辱骂,不懂得如何去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其结果只能损毁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他们可能所做的唯一的反抗就是破罐子破摔。
五、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上都存在着差异,作为我们老师应承认并尊重这些差异,视这些差异为一种资源,采取适当的调试方法和教育策略。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看到了这一点,他提出了“因材施教”。子路和冉有曾问过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听到了就去做吗?《论语·先进》)孔子却做出了两中不同的回答: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子路,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蛮干’;对于胆小懦弱的冉有,他却鼓励,‘听到了就要去干’。孔子解释的很明白:“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典型的因材施教嘛!同样,对于常拘于琐碎之事的子夏(商也不及《论语·先进》),他教诲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对于性格有点偏激、邪僻的子张,告诉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论语·为政》)。孔子之所以能提出这些有针对性的教育理论,完全是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他子对学生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学生的父母。爱徒颜回死后,其父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请求孔子把车子卖掉“为之椁”(《论语·先进》)。孔子坚决不愿意,孔子知道颜回一生安贫乐道,这样做会违背了颜回的本意,让颜回的人格蒙羞。所以,当后来学生们不听他的劝阻厚葬了颜回后,孔子反而为未能依其简约朴素的本性办其丧事而感到不安。(“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这不正老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最佳佐证吗?
“教育是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了解学生是教育的一把钥匙。不了解学生,教师就像黑夜里走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生动地阐释了教育管理的真谛。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只有肯定、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情况胸有成竹,了如指掌,才能找到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才能不会用理想化的共性去压抑特殊个性,才能消除内心的教育歧视,做到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教育。
六、经营班级管理,创建精神家园
先说点题外话。如果让我给孔门**建一个班级的话,首先,我选子贡当班长。他不仅演说技能、外交能力高超(《史记·仲尼**列传》记载:子贡一使,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三千越甲可吞吴”,不仅有西施的功劳,子贡的功劳更大些),而且政治业绩斐然(被鲁、卫等国聘为相),同时,在经商理财上,子贡还有着过人的天赋(“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其名声地位雀跃而上,甚至《史记·货殖列传》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所至,国君无不仆庭与之抗礼。可见,子贡当时的名声、地位、影响力已不在他老师之下。有这样的学生做班长,班主任所制定的决策便不难落到实处,师生沟通便会架起一座承上启下的有效桥梁,班主任只要做好宏观调控,大可放手。其次,选子路当个纪律委员。这不仅因为子路年龄稍长(少孔子10岁),更主要的子路性格独异。1、子路“好勇力”(《史记·仲尼**列传》)。但其勇与一般的逞强好斗不同,有伸张正义、不欺幼弱的意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子路成了孔子的贴身侍卫之后,因而无人敢欺慢孔子。孔子也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2、子路“志伉直”,光明磊落。一方面对老师忠贞不二,极其尊重。一方面又能对老师言行不正确的地方,直率地进行反驳和批评,学生们不敢向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他能很快地上达。(佛肸召篇《论语·阳货》、正名篇《论语·子路》、子见南子篇《论语·雍也》等)3、子路重言诺,不掺假,不欺瞒。孔子曾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有些问题,比如,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人家偏要赔偿,而你无法买到同样的东西或者家境贫寒无力赔偿。找老师,往往一时也难以解决。如果找这种具有狭义精神的班委出头,三言两语,把一切咎责跳起来,待人道歉,几句话,或者做个担保,很快就能完事。4、子路讲义气、重朋友。子路曾经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我要是发了财,便和朋友们共享,用完了,拉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雍也》)对子路的此种言论,孔子也不得不承认:“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这才是真修养:富,与朋友共享,成了穷光蛋也无所谓;穷,和富朋友在一起,我也不觉得渺小、自卑。是啊!人到无求品自高,对他人不乞求、不奢望,有自己的精神思想,内心便会恬淡闲适,大大方方地写一个“人”字。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信任,不让人佩服呢?孔子正是对子路的深刻了解,所以他坚信:“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治长》)相信子路当个纪律委员,定能敢于负责,不徇私情,定能以出色的个人魅力团结全班同学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三,选颜回当个学习委员。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他是安贫乐道的典范。“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他是最好学的学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他善于聆听,长于思考:“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他是在“仁”的问题上做得最好的学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这样的学生,老师没法不喜欢,连孔子也私下对子贡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我和你都比不上颜回啊《论语·公冶长》),不让他当学习委员,让他干啥?
回归正题,我给孔子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