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很多家长都已经听到校外培训机构要面临改革的这一消息,而且很多校外补课机构也确实开始进行整顿、调整。
就连一些比较知名的教育培训集团,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造成股票大规模下跌。而针对此次出台的政策都明确地在瞄准一个方向,那就是学科辅导班将要面临“终结”。
教育部门之所以会进行大规模改革,出台双减政策,一方面是想为学生真正实现减负,另一方面也是想对乱象丛生的教育机构进行打击。
只不过,关于校外补课机构的去留问题,很多家长还是比较担忧的。一部分家长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有家长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在打击了补课热潮之后,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校外辅导机构,学生和家长们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站在一部分家长的立场来看,确实对他们没什么好处。
补课机构被叫停以后,学生和家长会受到哪些影响?站在支持的一方考虑
首先一点,站在支持双减政策的家长方面考虑,确实补课机构叫停能让孩子们减轻不少学习负担,现在的学生每天不是在上课就是去上课的路上,一点休息空闲没有,压力很大。
如果补课班停了,那学生们就只用在学校上课就好了,不需要再占用课外时间去学习了。
而且这样一来也能减轻一部分家长的经济压力,现在给学生报个补课班,需要花费的金钱可能是家庭的最大负担。
尤其是各种补课机构还有乱收费的现象,导致家长们苦不堪言。但看别的学生补课,又不能让自己家孩子落在起跑线上,所以只能无奈跟着一起补。
站在不支持的一方考虑
这部分家长也有自己的顾虑,虽然补课机构停课了。但是有经济能力的家长,却可以让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补课教学,这样学生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而如果其他家长也都进行一对一补课,那学生不仅没能做到真正减负,同时家长的钱包可能更瘪了,毕竟一对一家教可是比大班上课要贵很多的,这样一来教育成本又会增加。
再有如果学生们不能补课了,但那些教师家庭子女可能还会有人教,这样对其他学生来说可能也是一种碾压,让彼此差距越来越大。
如果父母当中有一方是进行教育事业的,那自己家的孩子就完全可以自己辅导。即使在培训机构被整顿之后,他们也依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但对于没了补课班的学生就不一样了。
所以从整体上来考虑,补课班的开设与否确实会对学生有不小的影响。但既然教育部门有决策,就一定是按照当前社会国情进行综合考量分析的,大家理应支持就好。
女教师家庭地位明显提升,“拼妈时代”或将到来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孩子补不补课可能没那么重视,但对于一部分家长比较焦虑的家庭来说,可能就会觉得学生不补课就和别人差距太大。
只不过他们一方面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能力又很有限,既没有办法自己进行辅导,但又没有办法聘请一对一的家教,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们就感觉处境艰难。
但是对于那些教师家庭来说,就完全又不一样了。对于现在的教师行业来说,女孩们可能更愿意从事一些,男生相对较少,所以辅导孩子学习的重任就都落在了妈妈身上。
也正因此,女老师们的家庭地位可能会有显著提升,谁家孩子要是有个当老师的妈妈也能轻松不少,这就是所谓的赢在了起跑线上。
家长是从事教育行业的,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能后得到更多的消息,对于孩子来说也会更加有益。
再一个本身自己就是从事教育行业的,完全不用花那份钱把孩子送到补课机构去,自己就可以轻松辅导学习了,这也是比较好的一点。所以不少人调侃道,拼妈的时代要到来了。
法律分析:禁止。“双减”政策落地以后校外培训被禁止,目前多地已经出台了禁止“一对一”私人家教,教育部出台新规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明确一对一家教、住家私教、思维素养等7种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法律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
一、明确合规要求。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须在培训主体、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合规性学科类校外培训一般是指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在登记的培训场所和规定的培训时间,由其所聘请的具有教师资格的培训人员,按照规定的培训方式,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的符合培训内容要求的学科类培训服务。二、把准变异形态。对不符合上述合规性要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科类培训行为,应依法依规予以查处:违反培训主体有关规定,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违反培训人员有关规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三、建立辨别机制。对于明显违反相关规定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旗帜鲜明严肃查处。根据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行为的隐蔽性、多变性特点,以及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或指定专业机构,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科学辨别。四、落实属地管理。各地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学科类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进行查处。对于证照不全的机构和个人,根据国务院《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对跨区域违规行为,由培训机构审批地、违规行为发生地相关部门共同查处。五、强化监管执法。各地要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同、条块联动,压实责任。要将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问题查处工作纳入省、市、县和乡镇(街道)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治理功能,开展区域巡查执法。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拓展问题线索来源,强化社会监督。对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要创新监管方式,推进“互联网+监管”,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将违规培训的机构和个人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坚决防止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