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老先生的小说集《受戒?大淖记事》,每篇的篇幅都不长,以至于让我读后感觉如前一样,又读了一本先生的散文集。这正如汪老先生在谈及对小说的独特看法时所言:"我曾想打破小说、散文和诗的界限,后来在形式上排除了诗,不分行了,散文的成份是一直明显的存在着的……"
汪老先生的小说平淡质朴,明白晓畅,一个个词语,一段段文字,平淡无奇,普通平实,毫无工巧绮丽之处,但一句句连起来,却自然而然地有了一种独特的气韵,充溢流淌,令人感动莫名,回味再三。比如《岁寒三友》结尾处:“如意楼空荡荡的,就只有这三个人。外面,正下着大雪。”只简单的寥寥数语,毫无奇巧,但读来却自有一种悲伤像雪一样纷纷扬扬落在心里,难言的凄清。又如《大淖记事》里:“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这里“飘过来,飘过去”六个再普通不过的字,将巧云和十一子相互爱慕却没能确定的情态表达得格外温婉动人。
印象深刻的《受戒》,讲述的是小和尚明海和农村小姑娘小英子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整个过程毫无曲折跌宕,平静淡泊的文字像不起眼的小河轻轻流淌,一切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浑然无痕,让人感到自然朴素之美。文章的开头:“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句子平白简短,于不动声色中诱使我往下继续追寻故事的起起伏伏、人物的点点滴滴。这也正是汪老先生文笔的过人之处:不追求一字一词的绮丽与奇特,力求准确第一,追求文章整体的氛围和韵味。汪老先生笔下的明海聪明善良,小英子美丽多情,两个天真纯朴的少年并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他们的童心充满诗意,充满梦幻色彩,无论外向的小英子,还是内秀的明海,他们都是纯情、简单又富有诗意的。故事的叙述曲尽自然,仿佛水的流动,安安静静,同时又是风行水上如云过,让人乐读不疲。文中芦苇的清香,青涩拘谨的明海,率性天真的小英子,以及一段纯美得惊世骇俗的初恋故事,让人心甘,情愿地深陷于那个“出世”的幻境,纯纯的,香香的,唯美又有一点儿淡淡的忧伤,沉溺着,不愿自拔……
文学的魅力正在于此:于阅读中升华,体味人性的美丽。至真至纯的人性之善,顷刻间,征服了你,征服了我。
《受戒》的第二篇章《老鲁》很有意思,也很有趣味。大体说的是抗战时期汪老先生随西南联大在云南昆明办学时遇到的一些趣人趣事,其中最着重要说老鲁。汪老先生对人物的描写果真不可挑剔,外貌写一写,神态动作写一写,语言表达写一写,老鲁这个人就完完全全的展露在我眼前了。一个老成又不世故的中年人,一个当过兵如今是校警,一个勤勤恳恳大方慷慨的人,就是老鲁没错了。除了展现了老鲁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为人,汪老先生还描绘了那个艰难时期下西南联大的学校生活云云。光是通过写野菜,各种不同的野菜,什么通红的苋菜,枝叶深绿色,如猫耳大小而有缺刻的灰藋菜,还有一种老先生也没写出名字的长在墙角阴湿处的菜,这些都是他们日常可以吃到的菜。趣味之外,我可以想象到那个时候的艰难困苦。再说到他们还有荤菜,这时就是这个篇章的男主人公老鲁了。老鲁的荤菜,其实就是山上飞的甲虫,炒起来还有虾的味道。汪老先生这样描述到这炒甲虫的味道:豆壳虫味道有点像虾,还有点柏叶的味道。这么一来,读者可以想想,看来老鲁的荤菜味道还是可以的嘛!然后他又说:尽管它的味道有点像虾,我若是有一盘油爆虾,就绝不吃它。我想毕竟这是甲虫吧,尽管味道多像,但怎么能和我们日常吃的东西相比呢。这个片段有一个评论挺有意思,这条评论大概说的是书中描写的这段吃甲虫,还提到了果子狸,松花鸡,让他想到了这段时间的新型冠状病毒,正是因为人们吃野味吃出来了这样的灾难,并希望不再有这样的悲剧发生。确实如此,可能若不是因为这次疫情,我们也不会有这样那样的运动打卡,读书打卡等等打卡活动了。光是从吃的方面,就很能提现老鲁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我认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认真的去对待自己的生活,从工作中,从饭菜里。再有的是最该提到的对老鲁语言的描写,这里太绝妙了!比如他说两个吹嘘自己的年轻人“两个烧包子”,说赶马的小姑娘“戴得一头的花”等等语言描写,不仅体现老鲁这个人干脆坦率,也体现了他当过兵的经历。这个篇章的很多描写都很简洁明了,还都是写到点上。仿佛不这么描写,再找不出其他的描写来表现这里。要是找得出,也没内味了。我就此摘录几个很喜欢的句子,其实这篇章喜欢的还是很多的。
第一个摘录:晚上无灯——交不出电灯费教电灯公司把线给铰了,大家把口袋里的存款倒出来,集资买一根蜡烛,会聚在一个未来的学者、教授的屋里,在凌乱的衣物书籍之间各自找一块空间,躺下坐好,天南地北,乱聊一气。或回忆故乡风物,或臧否一代名流,行云流水,不知所从来,也不知向何处去,高谈阔论,聊起来没完,而以一烛为度,烛尽则散。
这里描写得实在令人惊喜,你无法相信在只能吃野菜,喝脏池塘水,喝酒只能赊账的条件下,这些教授也好,导员也好,他们还能这样兴致勃勃的“悠闲”,将生活过得这般舒适。如此怡然自得的心境,没有抱怨,更多的是好好的生活,很清楚的表现了那代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乐观积极的心态。
第二个摘录:饭能像一顿饭那样开出,破旧的藤箱里还有一件毛衣,就允许人们对未来做一点梦。
“允许人们对未来做一点梦”这一句很触动我,炮火纷飞的年代,对未来做梦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也是对艰苦条件下的慰藉吧。
第三个摘录:四桶水,走山路,用山东话说:“斤半锅盔——够呛”
这里用了有关地方谚语,在其他地方还用到一些地方的方言,光是这一句话就很能提现生活风味了,人物形象也就跃然纸上。
最后一个摘录:老鲁笑嘻嘻地拿回来,掐了头,撕去甲翅,动作非常熟练。热锅里下一点油,煸炸一下,三颠出锅,上盘之后,洒上重重的花椒盐,这就是菜。
这是这个篇章中我最喜欢的描写,写的是老鲁抓甲壳虫而后做菜的一系列动作,看着这些动词,先是“掐”啊,然后是“撕”,再到“下一点油”,“煸炸”,而后“三颠”、“上盘”、“洒”,这些连贯的动词体现老鲁的熟练。更多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
这便是对这个篇章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啦,汪曾祺对人物描写可谓绝妙!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叶森格伦受戒》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书,就是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文学之门;书,就是一叶小舟,载着我在知识海洋里遨游;书,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最近,我读了《叶森格伦受戒》一文。课文主要讲了:雄狼叶森格伦(朋友都叫它老狼)到了列那狐家门口,闻见鱼肉味、喝奶酪的味道。老狼很想走到列那狐家里去,这样就可以直接偷鱼肉和奶酪了。老狼把鼻子贴在门上,那鱼味和奶酪味使它如痴如醉。狡猾的列那狐识破了老狼的计划。见老狼可怜巴巴,就给了它一块最小的。可老狼吃得太快连鱼腥味都没尝出来。
老狼不甘心,想在列那家要点奶酪。饿得饥肠辘辘的老狼,被列那家的奶酪香围得团团转。老狼把头伸进门窗,列那拿了一盆热气腾腾的开水泼到了老狼头上。列那一边笑一边鼓励老狼修成道士。可怜的老狼到了这般地步还没有识破列那的鬼把戏。
读了这篇课文后使我深深地懂得:做人不能太愚蠢,知道人家聪明,千万不要任意让别人摆布。这个故事与《安拿生和傻子的故事》差不多。安拿生本来很聪明,傻子也不傻。只是安拿生的贪心,让自己无家可归。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人要做有用的人,善于识别真假,不断提高自己。
除了借用苏北地区人民常用的口语表达外,汪曾祺还在小说中插入了苏北地区的一些地方特色民俗乡情,如在舅舅带明海去荸荠庵的途中遇到集市:“县城真热闹:官盐店,税务局,肉铺里挂着成边的猪,一个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卖茉莉粉、梳头油的什么斋,卖绒花的,卖丝线的,打把式卖膏药的,吹糖人的,耍蛇的,……”这是苏北地区县城常见的买卖集市往来的场景。
当然还有赵家庄邻里互助的民风民俗:“? 二三十里的人家都来请她:大娘,好日子是十六,你哪天去呀?——“十五,我一大清早就来!“一定呀!”——“一定!一定!”” 作者汪曾祺用散文化的笔调,工笔细描了苏北地方色彩。
汪曾祺写小说最大特色之一是“散文化”,而《受戒》是汪曾祺“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作,其故事情节松散简洁,结构似有若无地串联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文字同样是具有凝炼简洁、典雅的特征。
《受戒》的语言是凝炼的,文字简洁节制多用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唇齿留香。汪曾祺本人就力推“语言即内容”,“写作语言应该精心锤炼打磨的”。如讲述荸荠庵外观时:“进门有一个狭长的天井,几块假山石,几盆花,有三间小房。”寥寥数短句,直观像我们展示了荸荠庵的“一花一世界”的整体概况。
而描写大英子和英子的相貌时同样用了短语排列式的句法:“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短语兼比喻的化用,且比喻的多是通俗常见可视化感知的物体,使得大英子和英子“天然去雕饰”的少女形象活脱脱地表现出来。这些锤炼过的语言文字,没有华美的辞藻修饰,但无一不是作者思考的精髓。
今天累计超过一万字了,是我坚持日更的20天,一个人偷偷乐一下。
“辛夸高峙桂,未徙北溟鹏”小麦说梦见了这幅对子,不敢敲门,不知开门的会不会是他。 很久以前他们叫我英子。叫英子的时候第一次读汪曾祺的《受戒》,对着文中的小英子傻笑,这哪是小说,分明是柳新生笔下的水彩风景。 许多年以后发觉小麦的话汪曾祺的小说很象,常常带着梦幻般的呓语,就象《受戒》的开头,没有铺垫没有起因,“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简短直白的直接将后面行文归于自然。 《徙》是小麦推荐我看的,她说了一句:“他有一双宝黛式女儿。”于是我便去看,看过了开头讲学生们唱校歌,细致到各年级学生的体会;看过了谈甓渔和谈家门楼,细致到在门楼里坐着歇脚的轿夫和谈先生的螃蟹;看过了疯秀才徐呆子应考数年不中竟等到个废除科举,终于哭死在街上。汪曾祺用平静到如同绢细棉布般的语言慢慢讲述着一个曾经的场景,那场景的每一个角落他都经历过,每一个角落都忍不住要细细描述一番直到看到“高北溟坐在百年老屋之中,常常听到徐呆子从门外哭过来,哭过去。他恍恍惚惚觉得,哭的是他自己。”这一句的情景没来由的想到《血色湘西》第二集,端坐在清溪书院大门里领着孩子们读书的瞿先生。一时竟忘了“一双宝黛式的女儿”的话,对着他住的“开着蓝色的碎花的野草”的院子和贴着他亲自写的“辛夸高峙桂,未徙北溟鹏”的对联的白木板门出神。 汪曾祺对高北溟的房子着墨不多,只一句几概括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不过从后文的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窥到其中的布局,文中说道“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教员,在家里赏荷小聚。”想必那院子里是有个小池或者荷花缸。文中还说“(高雪)高起兴来,打了井水,把家里什么都洗一遍,砖地也洗一遍,大门也洗一遍,弄得家里水漫金山,人人只好缩着脚坐在凳子上。”“高先生的藤椅,除了她,谁也不坐”想必那院子有一点象《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家,铺着石板,摆着一个藤椅。对了,还栽着花——“浇花。这是她(高雪)的特权,别人不许浇。” 大女儿安分守拙,有好看的先给妹妹看,好穿的先给妹妹穿;小女儿高雪心高气傲,要考高中,将来到北平上大学。高冰在劝高雪出嫁时说了一句:“这是命,你心高命薄。”不想一语成诔。高雪害怕牢笼,在家是个牢笼,出嫁还是个牢笼,飞不出去,终于郁郁而终。她就没有想想她的父亲高先生也同样飞不出去啊。我并不喜欢他女儿们的名字,高冰高雪,这不该是他家世业儒的高北溟该取的名字,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我的注意力早已不在“一双女儿”那儿。合上书,眼前还是高先生小院的白木板门和门上已经发白的对联。 如果说《受戒》是柳新生层层氲开的清凉水彩,那么《徙》就是衣纹笔细细勾勒的一幅工笔荷花。一开始不觉得这幅荷花有什么特别,推开书却无法忘却。我明白了,小麦,如果是我,也会在门前犹豫。 看汪曾祺《徙》中的教育思想 最近应班主任的期望和要求,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在恶补名著的阅读。我当前正在拜读现当代作家汪曾祺的作品,在《徙》这部作品中,我惊喜地发现当中有很多关于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现象。曾祺的《徙》,创作于1981年,文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艰难时世中的语文教员高北溟狷介特立的性格。作家试图通过这个卓然不群的形象,寄托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与人生追求。 作品中提到“高先生要求‘随班走’。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他说别人教过的学生让他来教,如垦生荒,重头来起,事倍功半。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这些话语让我们不难地认识到在现实教育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就如孔子的一个例子,面对同一件事情,对于子由、子路两种不同性格的人,他进行了截然相反的教育。并伴随着一种动态性的教育,对此我深有同感。对于学生而言,频繁的更换老师无疑是有害无益的。我高一时在普通班,高二高考入了重点班,师资完全换了,虽然不得不承认这些师资确实很优秀,但最初我们这些插班生还是弄的个身心疲惫才逐渐适应新的他们新的教学方式。这不是小说中,高北溟的“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的做法,就是考虑到了这个因素。 此外,小说写到:“他要求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要把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上讲了《卖炭翁》、《新丰折臂翁》,同时把白居易的新乐府全部印发给学生。讲了一篇《潍县署中寄弟墨》,把郑板桥的几封主要的家书、道情和一些题画的诗也都印发下去。学生看了,很有兴趣。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初中国文教员中极为少见。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串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则表现了他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在这部小说中,更有“重视作文的训练”、“对学生一视同仁”等先进的思想。平时我看小说最注重的还是故事情节,但当我看到这部作品,我的眼球却紧紧地被这里面那些关于教育的字眼抓住,也许是因为现在自己是教育界的“后备军”的想法所驱使吧!不过小说中用这么多的篇幅来传达教育思想的作品确实也挺少见,至少我看到过的作品中这样的小说还不多。但是总的来说,这种的倾向还是可喜的吧。
很多人看汪曾祺,或许都是源自《受戒》。
“受戒”何意呢?
就是当和尚得过的一道大关,在好好的头皮上烧十二个洞,这就是受戒。
是了,男主是个和尚。
他出家的地方叫做“庵赵庄”。
怪就怪在,庵应该是尼姑住的,可这荸荠庵住的全是和尚。
这还不算最怪的。
荸荠庵里连明海在内,一共五个和尚。
有一个老和尚,六十几了。是个很孤寂的人,一天关在房里,在那“一花一世界”里,也不念佛,只是那么一声不响地坐着。
作者紧接着又写道:“ 他是吃斋的,过年时除外。 ”这和尚吃肉着实吓了我一跳。
老和尚下面就是师兄弟三个:仁山、仁海、仁渡。
仁山是明子的舅舅,他也不像个和尚。
他不叫“方丈”、“住持”,叫“当家的”。他屋里摆着一张账桌,放着账簿和算盘。账簿有三本,经账、租账和债账。
除了这算账让人咋舌,他长相也不像个和尚:黄、胖。
到了介绍仁海时,更是惊世骇俗,第一句话就给我吓了一跳:
“二师父仁海。他是有老婆的。”
而且他老婆并不是偷偷摸摸娶的,那叫一个光明又正大。他老婆还老来庵里,一住就是几个月,原因更是啼笑皆非,因为庵里凉快。
最后是仁渡,你以为终于来了个正经和尚,大错特错。
这个三师兄是个比**兄还精明的。
有时一笔帐**兄扒了半天算盘也算不清,他眼珠子转两转,早算得一清二楚。
他还爱打牌:
他不但经忏俱通,而且身怀绝技,会“飞铙”,也就是耍杂技,倒真是个花和尚。
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
并非是与世俗红尘毫无瓜葛,拥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才叫超然出世。
人活着本身就是一件世俗事。
这种温情浓郁的世界非但没有消解佛教,而是用戏谑和调侃的口吻,用这么一个世界诉说着入世的积极生活理想。
把宗教生活还原给“日常”与“生计”,这是汪老先生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小英子生得漂亮且灵气十足。
“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小和尚明海“ 面如朗月,声如钟磬,聪明记性好 ”。
是一对般配的人儿。
小英子出场方式也很特别。
男主明子要来铜蜻蜓上小英子家门口玩,小英子欢欢喜喜地跟着。
铜蜻蜓是偷鸡贼的家伙什。只要把它一丢,鸡上去就是一口,这嘴就被撑住了,这鸡还没缓过劲来,就被逮住了。
这铜蜻蜓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可是小英子挺喜欢,因着有趣,所以她缠着明子要玩。
小英子姐姐要出嫁,得备嫁妆,要时兴的图案。可家里谁也不会画画,于是小英子把明海请到家里来,给他磨墨铺纸。
明子每画完一张,小英子就欢喜的不得了: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这就可以乱孱!”
小英子就像个书童,又像个参谋:
“画一朵石榴花!”
“画一朵栀子花!”
她把花掐来,明海就照着画。
我没有看过《受戒》改编的**,但我心目中的小英子大概就是周迅这样的。
说起话来摇头晃脑,叽叽喳喳个不停,活像个雀。
走起路来也是上蹿下跳,像只小猴。
一样的古灵精怪,一样的灵气逼人。
明子老往小英子家跑,还认了小英子的娘作干娘,帮小英子一起为她姐姐赶嫁妆、干农活。
秋天过去了,地净场光,荸荠的叶子枯了,小英子最爱捋着玩,——荸荠藏在烂泥里。赤了脚,在凉浸浸滑滑溜的泥里踩着。她自己爱干这生活,还拉了明子一起去。 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
没有明晃晃的道出,只是似有若无的暗示。
那串美丽的脚印不仅搞乱了小和尚的心,也彻底踩进了读者内心。
后来到了小和尚受戒日,小英子很是好奇,也要跟去前去。可是受戒确实没什么好看,她也很无趣。
绝对只有小英子能干出来这事,在肃穆庄严的祠堂随心所欲,一派子的天真烂漫。
这是乱世中的世外桃源,因而才让小英子和明子深处泥潭却清而不浊,明明受“受戒”,大家却都随性而为。
也为后文明海和小英子初恋不曾遭遇波澜起伏埋下伏笔。
小说到了最后,没有戏剧冲突,也没有悲欢离合,宁静,祥和,安逸,唯美。
这个结尾太美了,诗意氤氲,言已尽而意无穷。
汪曾祺所处时代并非安稳时代,而《受戒》开篇也暗示所处时代为乱世,否则不会那么多人以出家为生。
但汪曾祺并非是鲁迅式的“嬉笑怒骂”,他的文章则是饱有那个时代所没有的安逸与美好。
汪曾祺不是政治作家,不是鲁迅,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对抨击乱世没有兴趣,偏爱着力于乱世中的“小国寡民”、“天上人间”。
他的写作是诗意的、人性的、唯美的。
纵贯各种文学作品,小英子和小和尚的爱都是独树一帜的。
没有爱恨别离,没有生死相依,没有悱恻缠绵。
甚至是没有一丝涟漪,只是这样祥和、美好,称得上是神仙眷侣。
明海到底当不当方丈,做不做沙弥尾,小英子又能否和明子长厢厮守?
我们都不知道,空留下一个意味无穷的芦花荡。
↓ 更多文章 ↓
后悔没有早些看汪曾祺的书
仅仅日更20天带给我什么
2021年3月好书**复盘
《碎玉投珠》:汉白玉佩珍珠扣,只等朝夕与共到白头
《局外人》:清醒的人最荒唐
同志亦凡人这部剧不仅仅是大尺度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2020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