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读后感的吗?给你推荐朦胧诗派的作品哦~舒婷《致橡树》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徐志摩《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江河《星星变奏曲》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海子《面朝大海,新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另外,冰心的诗也都不错。还有就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了,下面的网站是朦胧诗派几个代表作家的介绍和作品,希望对你有帮助。舒婷: http://baike.baidu.com/view/9046.htm 江河: http://baike.baidu.com/view/39079.htm 顾城: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56.htm
最初认识舒婷是因为她的诗,那时我正是喜欢读诗和写诗的年龄,她的那首《致橡树》成为我追求爱情的标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舒婷写的散文《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我又被她那优美的文笔,诗意的哀愁而深深打动。
这篇文章是舒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写的一篇散文。读过一遍,散不去的是淡淡的哀愁。再细细品读,更增加了些许沉甸甸的感情,引起我心灵的震动。舒婷写了一个女同学的命运,从被同学讥笑为“蚂蚱”到最后无声无息地经历了爱情和志趣的破灭,下乡回城后被安排在市政局修马路。我想作者一定是含着泪写的,没有一颗善良的同情心,是写不出这么感人的文字的。舒婷用她最擅长的诗意的语言开头就写道:“手扶住窗棂,我的心突然发疼。这是一个普通的夜,白天刚下过阵雨。风特别湿潮。犹如海的呼吸,轻悄地穿过荒芜的花园,抚摸了我一下,脸上一阵凉意。是什么使眼睛发潮?……不料记忆能及的那一页,竟是老朋友你。”感情真挚,让我不得不想读下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你”呢?作者接着是一段人物描写:“学生时代你的外号叫蚂蚱。你长得尤其高又非常瘦,不是林黛玉类型的纤细娇弱,而是真正的皮包骨头。你有必定要叫女孩子们伤心不已的凸额头,又粗又硬的头发编成结结实实两条辫子,撅在耳后。”作者栩栩如生的描写让人觉得这个人仿佛就站在眼前。插队时,舒婷曾步行40多公里去看的伙伴“蚂蚱”。文中写道:“远远看见你张着大手飞奔而来,使出那么大的劲勒我,我们一起摔在地上,你的一只鞋甩到水田里去了。”场面动人,感情真挚。后来,“蚂蚱”最后一个回城,因为初恋的梦破灭了,她谁也没通知就结婚了,生了一个女儿。舒婷很为她惋惜:“命运使我成了‘文人’,成了传闻和争议的中心,而你默默戴着草帽跟着压路机劳动……但我们同是母亲,我不知道我的儿子和你的女儿会不会相识在蔚蓝清澈的天空下?会不会手拉着手在我们寻找草莓的地方采摘鲜花?”舒婷无限深情,无限感慨地写道。
舒婷的诗是朦胧的,可她的这篇散文却是现实主义的,自然、质朴、亲切、有感情。当然,舒婷散文的意境和魅力,离不开她诗人的气质和修养,文中写她与“蚂蚱”初相识时:“我们的友谊究竟怎么开始?谁能说清草坪上的第一粒种子是鸟衔来还是风吹来的呢?……我们把书摊开,做出早读的样子,而鸟儿们正开始真正的早读。淡青色的风、无拘无束的云、拔开灌木丛,白色的野蔷薇正安详地开放……”分明就是一组优美的诗句。可见,舒婷是用诗心来写作的。
读书读书再读书~~舒婷的《致橡树》也是其中之一嘛~~读后感,恩,让我懂得做女人不能靠男人,要独立自主,方不被男人甩了。哦,对方是树你也得是树,这就说明志同道合门当户对的好处啊~~多有共同话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