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读后感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读后感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4-11-15
  • 发布时间:2024-05-12 23:10:20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读后感阿瞒攻徐州,成全玄德之志。屠徐操留骂名,救徐备留美名,一出一进,大耳儿得舒凌云志,真正登上历史之舞台。何以谓之?看管请看:1、太史慈为孔融请刘备,文中叙道:“玄德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此句甚妙,令人回
内容详情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读后感

阿瞒攻徐州,成全玄德之志。屠徐操留骂名,救徐备留美名,一出一进,大耳儿得舒凌云志,真正登上历史之舞台。何以谓之?看管请看:

1、太史慈为孔融请刘备,文中叙道:“玄德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此句甚妙,令人回味无穷。孔融何许人?孔子二十世孙也,《后汉书》载:文举于时英雄特杰,譬诸物类,犹众星之有北辰,百谷之有黍稷,天下莫不属目也。忤逆董卓,侮慢曹操。且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号称:坐上客恒常满,尊中酒不空。按,刘备自认出身寒贱,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为融所识,今番受邀,岂不惶恐。再者,后汉时爵禄晋升,多需名士推荐,如得孔文举提携,平原可别也。

2、玄德辞别孔融,去公孙瓒处借兵时,文中又叙,玄德曰:“公以备为何如人也?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军、或借不得军,必然亲至。”按,其义有二,一者公孙瓒是备挚友;二者备以信立天下,坚融之心。

3、一让徐州,玄德离席再拜曰:“刘备虽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为平原相犹恐不称职。今为大义,故来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耶?若举此念,皇天不佑!”按,“信”后有“义”,古今成大事者,必不记小之得失。再次得分。

4、吕布袭兖州,间接支援徐州方面。郭嘉曰:“主公正好卖个人情与刘备,退军去复兖州。”按,曹操本蔑视刘备,然后方起火,不得已而为之,反成全刘备。此次救徐州,玄德得孔融之邀,孟德之情,足矣!天下从此莫敢小视之。

5、二让徐州,玄德曰:“孔文举令备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人矣。”又,玄德曰:“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按,玄德威望已得,再次重申大义,驻留小沛,徐州已在掌中。如不想得徐州,为何不撤平原。

此五处说明,救徐州使刘备名利双收,声名大振,仁义之师耳!此乃战略之重大胜利。否则,何来煮酒论英雄。

第十四回 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杨奉、韩暹不敌曹操,前往投奔袁术。刘备收留吕布,曹操假借汉帝手诏使刘备攻袁术,张飞奉命守城,但张飞却因饮酒而醉倒,吕布乘机攻取了徐州城。由此可以看出饮酒误事。

三国演义一到十五回读后感1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这 本书由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及元代的《三国志》为依据,经过熔裁在元末明初创作的。它描述了近90多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地历史时代,生动地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勾结而又相互争夺的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副精彩壮阔的历史画卷。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他有独特的人格,择梧而栖,择主而事,他尽忠于刘备,尽忠于蜀汉,最后中献身于统一的大业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随着蜀汉的衰亡悲剧,他也成了悲剧人物!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等等

在《三国演义》里还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团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势不两立,明天却又杯酒言欢。而且这种斗争渗透到生活的许多方面,连家庭、朋友、婚姻等,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了斗争的漩涡,甚至成为斗争的工具。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权利,财产的欲望,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争夺战中不被消灭,总是玩弄各种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活剧。

这样的心机,在如今又和偿没有。商家绞尽心机,赚消费者的钱;骗子费尽心思,骗取他人财物。人们可以看见:贪欲和权势欲如何主宰了社会中兄弟、夫妇、朋友等关系。人们甚至为了钱财,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偷取,杀害。所以奸诈狡猾的有心机的人,必将成为权势的佼佼者。但是,心机是需要无心机来衬托的。如果每个人都那么奸诈狡猾,世界怎会太平呢?

总之,《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国演义》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局面。自从董卓被杀后,整个朝廷就乱了套,大家都争着当皇上,刘备、关羽、张飞为了恢复汉室,请来了诸葛亮,有了诸葛亮的帮助,他们一连攻下了荆州、南郡、襄阳等城池。孙权一心要得到荆州,就千方百计去抢,诸葛亮识破了一计又一计,使孙权赔了夫人和大将周瑜,又打了败仗。可好景不长,不久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被曹操害死了,很快,诸葛亮也死了。这时,地盘已被晋军占领。

我想:刘备的志向是远大的,他的行动也是迅速的。他只要找到了目标,就全身心的投入了,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都要达到目的。我联想到了中国的“体操王子”李宁,说起李宁人们总说他是个不平凡的人,但李宁自己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认定方向后决不动摇的普通人。他相信,凭着顽强和汗水,心态和适应能力,无论做什么都能取得成功!退役后,李宁转向了新得事业:组建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有人问李宁:“经商和体育,哪个更轻松,更愉快?”李宁说:“要做好,哪个都不轻松,不过我总是很愉快。”不错,无论在那里,李宁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英勇善战,我应该学习;诸葛亮的机智,我应该学习;刘备的定了目标不放弃,我更应该学习!

三国演义一到十五回读后感100字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一到十五回读后感100字,我们来看看。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关张与朱[]孙坚打败黄巾,朱[]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强迫蔡邕为侍中。

 少帝作怨诗,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

 董卓摄君害民。

 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弃官同逃。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操因多疑而杀吕后奢全家。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操到陈留招天下士,立袁绍为盟主,讨卓。公孙瓒荐玄德,关,张。吕布部将华雄连斩数将,关公出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歧视。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听李儒计要从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李[],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

 孙坚飞奔洛阳救火,于井中得玉玺,离袁绍而去江东。

 曹操领兵讨董卓,被吕布打败后埋怨袁绍“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投扬州去。,公孙瓒与刘,关,张,亦离袁而去,袁自投关东。

 荆州刺史刘表截孙坚讨玉玺。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袁绍与公孙瓒战于磐河,公孙瓒败,被赵云所救,赵云因绍无忠君救民之心,弃之而投奔公孙奔公孙瓒。公孙瓒不重用赵云。

 刘,关,张前来助公孙瓒,与赵云相见,甚敬重,不忍相离。

 袁术向袁绍要马不得,向刘表借粮不能,使书叫孙坚伐刘表,已伐乃兄袁绍。

 孙坚伐刘表;刘表先败,后听蒯良计,在砚山用矢石打死孙坚。

 孙策用黄祖换父尸后回江东。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戳。

 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分别把貂蝉许与董卓和吕布,使二人猜疑。

 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卓赶来,大怒。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听贾诩

 李儒让董卓把貂婵赐与吕布,收买其心。卓告貂婵,婵哭诉不去。李儒叹曰:“我等皆死于女人之手矣。”

 董卓领貂婵去眉坞,王允与吕布计议杀卓,派李肃假传天子诏要禅位于卓,卓欣然以往。被杀。

 蔡邕哭董卓,王允将他下狱缢死。

 李郭求汜王允赦罪不得,从谋士贾诩计聚陕人反之,败吕布,围长安,杀王允,欲杀献帝谋大事。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李[]郭汜等向献帝求得官职,三次改葬卓尸。

 西凉刺史马腾,并州刺史韩遂引兵伐李,郭,各有胜负。

 曹操破黄巾军,将所获精锐俘虏兵编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自此威名日重。

 操在兖州,招贤纳士。

 操接父嵩由陈留郎琊往兖州,途中嵩被黄巾降将所杀,操为报父仇,亲讨降将新主陶谦。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北海孔融准备救陶谦,自己却被黄巾管亥打败包围。

 太史慈与刘关张杀败黄巾。

 玄德又借得公孙瓒兵二千并赵子龙一行往救陶谦,陶谦要让徐州与刘备,刘备不受。

 操因吕布助张邈夺取兖州而退兵。

 陶谦二让徐州与刘备,刘力求不肯,从陶谦而屯小沛。

 曹操被吕布战败,典韦救出。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曹操又被夏侯[忄+享]所救。

 吕布用陈宫计,诱曹入濮阳城而大败之。

 操诈言被烧死,诱吕布入寨,大败之。两家因粮不济而退兵。

 陶谦病危,三让徐州于刘备,备不受,陶谦指心而死,刘备于是暂领徐州。

 操东略陈地,次及汝,颖。打败黄巾何仪,黄邵。操使埋伏计俘计褚,褚降曹。

 操复兖州,败吕布,取定陶,尽得山东之地。

 第十三回

 李[]郭汜大交兵

 扬奉董承双救驾

 吕布投刘备,驻小沛。

 太尉杨彪使反间计,李[],郭汜互相残杀。

 张济与催,汜讲和,两人从之。

 郭汜劫驾,董承等救驾。催,汜又商量杀帝分天下,李乐护驾守黄河。

 帝驾至大阳,李乐专权,全不成体统。

 杨奉董承要弃安邑同帝归洛阳,李乐串通,汜劫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都

 李乐追帝时被徐晃砍死。帝入洛阳,满目蒿草。

 杨彪奏帝召山东曹操保驾。

 [],汜又来劫驾,帝起驾欲去山江,适曹操至,保驾还洛阳。

 [],汜不听贾诩降曹之计,诩单马走乡里;[],汜与曹战败落荒而走。

 董昭献计曹操,移驾幸许都,操从之。

 操护驾移许都,杨奉等领兵拦路,曹操谋士满宠说动杨奉部将徐晃来降。杨奉败走。

 操移驾许都,封赏部下,大权独揽。

 操惧刘备,吕布,从荀[]“二虎竟食”计,使刘,吕相杀,不成。

 荀[]又献“驱虎吞狼”之计,便刘备攻袁术,刘备虽胜,却被吕布袭了徐州。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自虎

 袁术使书与吕布让攻刘备,许以金帛,刘亩走,吕布索取金帛不得,欲伐术,陈宫劝阻,令叫刘备还屯小沛,再攻袁术,布从之。

 玄德回徐州,吕布从陈宫计,让屯小沛,两相和好,

 孙策以亡父玉玺作质当向袁术借兵往江东开创基业,招兵买马,战刘繇,袭曲阿,得秣陵,江东之民呼策为“孙郎”.

 孙策又破吴郡,在会稽,扫平江南。

;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