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门艺术,人们可以学会爱。”这样的观点让我对此书生了兴趣。因为我认为自己不会表达爱,不知道如何去很好的爱一个人。然而,两年前买的书,单位家里来回带着,没读几页,反而弄丢了,怎也没找着。两年后的七月份将其又列入书单,再次网购了一本。
书倒是早读完了,读后感一直拖着,实在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自己什么性格,计划的事情如果没有如实完成总是不能跳过去继续,所以倘若这本书的读后一直未完成,那么八月份的阅读计划也将泡汤了。所以,无论怎样得写出来了。
六月底读完直至现在,书中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最大的感受是不太好读,尤其神爱的部分,而且书中有很多理论是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粗略的印象如下:
1.爱是一门艺术,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习得的。
2.一个成熟的人既可以是自己的母亲也可以是自己的父亲。
3.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因为“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4.父爱是有条件的,母爱是无条件的。作为母亲,既要给予孩子“乳汁”又要能给孩子提供“蜂蜜”。
5.真正有能力爱一个人,可以通过爱对方,进而爱所有人、爱世界、爱自己。
6.除了“给”,爱还有创造性、关心、尊重和了解四个基本要素。
读完整本书,其实对如何爱还是有些迷茫。不过,从书中的文字还是能获得一二。
摘录部分句子:
1、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么承诺相爱一辈子就没有基础。一种感情来了,又会离去。如果我的爱不包含判断和决定的话,我又何以能肯定爱情的绵绵无期呢?
2、如果我爱他人,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
3、生命从其纯生物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奇迹和秘密,而在人的范围内每个人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是一个不可解答的秘密。我们认识自己,但尽管作了一切努力还是不认识自己,我们认识他人,但我们还是不认识他们,因为我们和他们都不是一回事。我们越深入我们生命的深处或另一个人的生命深处,我们离认识生命的目标就越远。尽管如此,我们不能阻止这种深入了解人的灵魂的秘密、了解人的核心,即“自我”的愿望将继续存在。
4、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赋予自己生命力和爱的能力,就是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用自己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的爱的能力,使另一个人也能成为给予者、爱人者。
5、我必须客观地去认识对方和自己,以便使自己能够看到对方的现实状态或者能够克服幻想,克服我想像中的被歪曲了的他的图像。我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人,我才能在爱中了解他的真正本质。
6、尊重意味着关注对方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长和表现。因而,尊重也包含着不能利用对方的意思。我希望被爱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去表现,而不是服务于我的目的。如果我爱他人,我感到和他是一体,但他仍然是他自己,而不是要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于我的利用。只有当我自己取得独立的地位,在没有拐杖的情况下独立站起来,能自己走路,不想去支配和利用别人时,尊重对方才是可能的。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
7、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8、爱别人与爱自己并不是两者择一、不可兼得。恰恰相反,在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身上,我们恰恰能发现自爱的态度。爱,在原则上说,是无法将“对象”跟自己分别开来的。真正的爱是创造性的体现,包含了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因素。爱不是一种被人推动的情感,而是积极地渴望被爱者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自爱的能力。
9、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
10、从本质上来看,爱应该是一门关于生命意志的艺术,是一门以一个完整的生命去承诺另一个生命的艺术。
11、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12、尊重别人不是惧怕对方。尊重这个词的出处就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因此尊重决无剥削之意。
13、爱情与成熟度无关。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14、在**中,两个独立的人结合为一,而在母爱中,过去是一体的两个人却分开了。母爱不仅应该容忍这一分离,而且还应该希望并支持这一分离。就是在这一阶段,母爱才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母爱要求无私,贡献一切,除了被爱者的幸福以外别无所求。也正是在这一阶段,许多母亲都失败了,没能完成母爱的任务。
15、爱情毫无疑问会引起性结合的要求,在有爱情的情况下,这种生理关系就不会带有占有或被占有的野心和欲望,而是充满了温柔。
16、利己和自爱绝不是一回事,实际上是互为矛盾的。利己的人不是太爱自己,而是太不爱自己。缺乏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表明了这个人内心缺少生命力,并会使他感到空虚和失望。在必要时这个不幸和胆怯的人会通过各种其他的满足来弥补他失去的幸福。他看上去似乎非常关心自己,实际上只是试图通过对自己的关心去掩盖和补充自己缺乏爱的能力。
17、爱首先不是同一个特定的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倾向。这种态度、性格倾向决定了一个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同一个“爱的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一个人,而对其他人漠不关心,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性依恋或者是一种放大的自我主义。
18、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
19、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弃了获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基础是他内心的力量,单单这股力量就能使他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
版本信息:
著者:美E·弗洛姆
译者:萨茹菲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6,第一版
以下关于本书的梳理并非完全依照原作的写作顺序,而是个人理解这本书的逻辑。有些重要论述和观点可能有遗漏,次要的反倒对我很有意义,故记之。
在理解《爱的艺术》的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弗洛姆关于爱的两个基本看法,这是我们走进“爱的艺术”的钥匙。
爱是一门艺术。这意味着爱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并且爱是需要学习的。
爱的内涵不是爱一个特定的对象,爱是一种态度,一种人的性格倾向——我通过爱你而爱整个世界。
首先,弗洛姆提出, 爱的需求是人类生存的需求,爱是人类对于生存问题的回答。
弗洛姆认为,在人类历史中,我们出于对孤独的恐惧,对群体的渴望而采取过如下手段克服之:
1. 纵欲与群居。具体表现为**、毒品;在政治中,独裁政体和民主政体实质上都在追求一致性。
2.“平等”。工业社会里被扭曲的“平等”,追求“一种模式”,把人变成原子,追求标准化,美其名曰“平等”。
3.人的创造性劳动。“所有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劳动者都有必要和他创造的对象融为一体。”
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第二,爱的分类。
1.共生性的爱。物理意义上互不依赖,化学意义上心理相互依赖,比如胎儿和母亲,比如受虐癖和施虐癖。都不具备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失去尊严为代价。后面弗洛姆还论述了受虐癖和施虐癖与孩子和母亲、孩子和父亲之间关系的联系。简单地说,如果孩子生长于一个完全的母爱环境下,更有可能成为受虐者,他处处都渴望得到母爱般的关照;反之,则容易成为施虐者。
2. 成熟的爱 。成熟的爱以独立的人格和自由作为标志。
如果说爱情是一项摆脱孤独的积极活动,那么它应该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外部驱使,以现代活动观念为宗旨的,为实现外部目标而付出的努力;二是内在动机,人具备了独立思考的天赋,挥发蕴藏在内部的智慧。只有具备第二种才是自由的。
关于外部驱使和内在动机,弗洛姆借用了斯宾诺莎的相近观点。斯宾诺莎认为,由内在情绪激发的行为,是积极的,自由的;受人驱使的冲动是消极的。结论是“人的德行在于自己对自己行为动机的调控。”
爱情是关于内在动机的需求,前提是一个人的自由能力。也就是说,爱是一个人基于对自己爱的需求和能力的独立判断,而做出的主动的积极的行为。
爱的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1. 给予:明确一点,给予不是割舍也不是牺牲,是生命价值和活力的体现。 也就是,给予的伟大之处不在于给予是一件难事,你做成了,你为此受了苦,所以你付出了爱,你伟大了。不是的,给予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受虐倾向,它要像源源不断地活水,给生命注入希望和甘甜。
2.关心:“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作是分不开的。”
3.责任:像对自己负责一样对他人负责。这里说一点,这里的负责并非我们当今所说的履行义务:
仅论这一点,我敢说,现实中大多数人并没有爱的资格。责任感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品质,还不论对他人,即便是对自己,有多少有对自己的生活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接受,也不是应激反应。
4.尊重, 尊重的前提是超出自己去关心和了解对方。 光是超出自己已经是一门艺术。
5.了解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争吵:你告诉我啊,你告诉我啊!你什么都不跟我说!施虐者也常常觉得自己受害者,然而他不知道,这毁掉的是两个生命。正如大家常说的,没有性冷淡的女人,(生理性除外)只有活不好的男人,没有不想说的‘秘密’,只有没有爱的交流。
付出关心,进而了解,进而尊重,从始至终都保持责任感。
爱的对象
博爱
前面我们说了,在弗洛姆看来,爱没有“非你不可”。 博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爱意的责任感。”
“性应该是博爱的产物,它既表现在爱的肉体关系上 也表现在爱的非肉体关系中。”(这话什么意思,没读明白) **既以博爱为基础,又很难成为博爱意义上的延续。这组矛盾何解?
两性之爱:爱情是阴阳结合的艺术。 在此,弗洛姆反对弗洛伊德,认为他只看到了阳性。弗洛姆还认为,同性恋无法消除孤独,只是彼此分担。基于此,我也思考,为什么在同性恋中,总有一方偏男性化/女性化呢?这难道仍然是对异性恋的模仿?如果真正是同性之间的爱情,难道不应该是阳性对阳性,阴性对阴性本身的迷恋?
父母之爱
母爱是无条件的,父爱是有条件的。 前者对应的是自然世界,母爱满足人生存的安全感的需要;后者对应的是理性世界,它需要孩子面对挑战,为自己的需求而付出努力,也就是他得向父亲讨要爱,他得满足父亲的期待,得值得被爱。
自爱
首先说明, 自爱并非自私自利 。“在‘人’的概念下,任何对‘我’的排斥和教条,都是荒谬的。” 自爱和爱人并非非此即彼。 由此我联想到钱穆先生在谈中国哲学时说道,中国哲学,一言以蔽之:天地虽大,中心在我。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中心,世间实则是尊重每个人,认可每个人,进而是相互关爱的,而非排他的。
无私者常有一个误区,和前面提到的给予的误区类似。很多给予者内心都住着一个自私者。比如母亲对孩子,尽管母亲万般“为了孩子好”,做了很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孩子仍然不领情,因为他们并没有让被爱者感受到被爱,而只是为了牺牲自己,扮演一个“无私者”。
上帝之爱
上帝之爱是人对永恒之爱的期待。对上帝之爱的理解过程正是人对自身的认识过程。上帝从父亲成为单神,成为更高能力、真理和统一,这正是人不断地在调整自己的位置的。
当代西方社会爱模式的没落
首先点明,影响爱的因素有: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创造性(前文说了,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性格给予爱这种能力以支持。
现代西方社会的现状是:政治自由、市场经济。工业社会下,人被异化,追求统一标准,这遏制了创造性。市场经济是交换的经济,是取悦对方的经济,而爱偏偏是与之背道而驰的。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爱的模式正在没落。
然后举出了五种典型的爱的形式:母爱型、父爱型、偶像崇拜型、多愁善感型,投射机制型。
之后,列举了爱的前提。
最后是爱的艺术实践:出于内在的目的、专心耐性、摆脱自恋、客观、 信仰(相信人类) 、信念和勇气。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听到复旦大学哲学系陈果老师讲了一段话,她强烈推荐了复旦学子都要去看看这本书。
于是,在2018年5月的时候,我翻开了它。并第一次写了书评。现在去看那个时候写的文字,感悟似乎不是太深。
时光飞逝,转眼已将近四年,而这本书,在这四年里,我推荐给了很多人,但是,自己却没有再次拿起来细品过。
只是,不管翻或不翻,弗洛姆这个名字,早已深深地植根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总以为自己拿到了这把开启爱情的钥匙,以为自己可以拥有,值得拥有。
要知道,自以为是总是容易跌跟头的,这不,在一次次的冷战、愤怒、争吵之后,我又开始重拾这本书。
我依旧希望自己能细细地品。看看能否品出四年前不一样的味道。
弗洛姆说: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这句话听起来很拗口,理顺一下就是说: 如果遇到了一段你认为美好的感情,然后,你飞蛾扑火般地奔向他,燃尽自己去爱他,不管不顾别人的需求去爱他,或者竭尽全力满足他的需求去爱他,其实都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结局都会失败。
那么,爱情到底是什么?
怎样的爱情才能真正地持久而热烈?
弗洛姆又说: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咋说呢?哲学家就是哲学家,非要讲得让你云里雾里,才肯罢休,那么就让我深入浅出一下吧:
就是说,你要学着成熟,学着去为了两个人的将来而努力,那么到底要怎么努力呢?你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目的是为了达到一个创造倾向性。那么,什么是创造倾向性呢?好吧,问题问到这里,我自己也答不上来了。(看来我太自大了,深入了居然无法浅出了,呜呜呜)。
弗洛姆还说: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这句话理解起来倒是相对容易一些,首先要有爱他人的能力,那我认为,爱他们的能力要从两方面来讲:一是物质,应该以最基本的物质为基础,也就是所谓的面包和爱情,面包应该放在前面;二是精神,懂得谦让、包容,时刻为他人着想,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把对方的需求放在首位,这样,我觉得就应该具备爱他人的能力了。
其次要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我认为前面几点做起来相对简单,最后一点“有纪律”又让我犯难了?究竟要有怎样的纪律才行?为什么恋个爱还要有纪律?这个纪律是恋人双方要去制定的吗?还是说所有的爱情,都应该遵守相同的纪律?
读这本书太烧脑了,可是,我依旧希望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实践,慢慢地发展自己健全的人格。
可是,如果爱情有范本,那么,是不是说,只要是你,不管对方是谁,你学会了爱的艺术,就可以让彼此拥有爱情?
还是说,一定要双方都有这个能力去理解爱的本质,才能一路同行?
这也是一本比较薄的小书,虽说是比较偏心理方面的专业书,但出现的专业词汇很少,也非常好读。书的前半部分是在说,大家似乎都认为自己有爱的能力,其实不然,大多数人的爱是一交换,他们认为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已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虽然说这本书的主题是爱情,其实大部分讲的深入的东西和爱情关系不大。反正前半部分就是啪啪打脸,不断告诉读者,很多约定俗成的观念的错误的,直到最后几页纸才会有一些行为的指导。我看书极易忘记,所以大部分的内容都忘了,只能借由摘抄的句子尝试着回忆。
1.“他们生活在一种幻觉中,以为自己是按照个人的意愿行事,是具有个性的人。”
“对他们来说,衡量内心活动是否正常的标准是他们的父母和亲戚,或者是他们加入的集体社会,只要他们同这一标准没有区别,他们就觉得自己很‘正常’,也就没有兴趣去观察和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
? 当然,每个人都想成为有个性的人,所以“随波逐流”,这个照字面意思翻译其实很美的一个词,会成为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但“个性”是个什么呢?我尝试着回忆了一下那些被说是有个性的人的样子:在一群天天坐办公室的人中,有一个人会经常说走就走,只身游历大好山河,那大家会说他“有个性”;在一波喜欢听流行乐的人中,有个人只听古典乐,那或许也会有人说他“有个性”;在一些习惯了只说事情的正面,喜欢褒奖别人的人中,有这么一个实事求是,说话比较直的人,那他多半也会被称为“有个性”。这些“有个性”有褒有贬,但不外乎只体现了一点:他和周围的人不大一样。但把他放到一众热爱旅游/热爱听古典乐/直性子的人之中,那他也不过是个“随波逐流”的人。
? 其二,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很有个性,这点,在网易音乐歌曲的评论中就能捕获不少。打开一首摇滚,评论常常出现“我听这么牛*的歌,为什么我还没有男/女朋友”,我时常有疑惑,他只是在听歌,又不是在写歌,听到一首好歌的途径那么多,所以一首歌的好坏,和你自身有什么关系?还有一种评论也屡见不鲜“听后摇的人永远不会有人懂,深深的无力。”听曲子有共鸣或者共情,或者被曲子感动很可以理解,但听出“无力感”,我觉得就是身体的问题了,肾虚之类的吧。而且还经常可以看到集体的“肾虚”,这种约罢就是作者说的“个性的幻觉”。
不可避免的,我也时常会出现这种幻觉,越是接触到无人知晓的画家、作者或是乐队就越是开心,那种被大众熟知的我就不那么乐意去关注了,这正是缺乏个性的表现,越是没有的东西,我越是想营造出来。对小众的追求,应该要基于成熟的审美能力,不然就狗熊摘玉米,同样陷入了“幻觉”中。
? 2.“宗教的最终目的不是正确的信仰,而是正确的行动。”
“我理解的非合理的信仰是指服从一种非理性权威的信仰(信仰一个人或者一种理想)。与此相反,合理的信仰是扎根于自己思想或情感体验的一种坚定信仰。合理的信仰首先不是信仰什么东西,而是一种确认,这种确认是符合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的信念。信仰是全部人格的一个性格特点,而不是某种被看作为对的思想内容有关的东西。”
“一切本来是建筑在合理信仰上的宗教或是政治体系,一旦它们依靠权利或者权利结盟,就会堕落和失去内在的生命力。”
?这三段话很大程度解决了自己对信仰的困惑,首先,我以前一直有误解,宗教不就是对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人的盲目追捧么?这和小姑娘们追星有什么不同。慢慢我觉得,宗教其实是对一种态度,一些行为的追求,宗教并不是绝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佛教就中有辩经等,这是对传下来的经典的再加工。对宗教的想法又多又乱,表达出来的又非常浅显,不赘述了。
? 3.“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也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
这两句是给初为人师的自己提个醒,教师的为人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即使不及父母,也是紧随其后的,很多时候我们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但情绪是我们大家都不怎么关注的。
? ? 4.“几乎没有一场冒险像爱情那样,是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期盼所开始,并以如此的规律性遭到失败。”
“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寂寞”
读后感写完,才觉得一本书看完了,又了一桩心事。
我一直以为读书是在自己的人生中埋下一颗种子,可是后来我发现,如果一直埋种子,不给它施肥浇水,不让它沐浴阳光,它也仅仅只是一颗种子,无法与人言说,更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爱是一种艺术吗?弗洛姆做了肯定的回答。爱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爱的内涵:不是爱一个特定的对象。爱是一种态度,一种人的性格倾向——我通过爱你而爱整个世界。爱的本质是给予自己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同时唤起对方心中同样有生命力的东西。
? 不成熟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成熟的爱是在保守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在爱之中,存在着这样的矛盾状态,两个人成为一体而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
? 爱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及了解。
关心:“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作是分不开的。”
责任:像对自己负责一样对他人负责。责任感完全是人的一种由心里驾驭的自觉的行为,是“我”对另一个具有生命意义的客体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和反应。
尊重:尊重的前提是超出自己去关心和了解对方。光是超出自己已经是一门艺术。
了解:对人的生命的了解不只是通过思想传导知识,而是通过人唯一可以使用的情感传导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人与人的结合。只有付出爱情,才能为真正的认识打开一扇门户,在爱的结合里,’我’所有的提问都得到了回答。在爱的过程中,‘我’奉献自己,也洞察了对方的言行。于是,‘我’在重新定位中又找到了自己,又发现了自己,同时也发现了‘我们’两个人,发现了人类。
? 只有当我能超越对自己的关心而按其本来面目发现另一个人时,这种了解才有可能完成。爱他应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 想成为一个懂爱,能爱的人首先自己得是个自由独立的人,这样他才能抛开依赖性和自恋心理,不期待回报而敢于去爱;他还得是个有创造性力量的人,是有生命力的人,这样他才能分享自己的理解感受、快乐悲伤、兴趣,才能感知到对方同样的本质,才能唤起对方同样的生命力;他还需要具有客观认知的能力,弗洛姆说“自恋倾向”是常态,即常人或多或少都会以自我为中心地思考认知外部世界,而要获得爱的能力需要克服自恋倾向……
以下为一些摘录:
弗洛姆认为,在人类历史中,我们出于对孤独的恐惧,对群体的渴望而采取过如下手段克服之:
纵欲与群居。具体表现为**、毒品;在政治中,独裁政体和民主政体实质上都在追求一致性。
“平等”。工业社会里被扭曲的“平等”,追求“一种模式”,把人变成原子,追求标准化,美其名曰“平等”。
人的创造性劳动。“所有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劳动者都有必要和他创造的对象融为一体。”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同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如果你在恋爱,但是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
只有当我能够超越对自己的关心而按其本来面目发现另一个人时,这种了解才有可能完成。
在特性上和性机能上都存在着阳性和阴性。男子的特性可以解释为具有洞察力、控制力、积极进取、严守纪律和勇于冒险这些品质;女子的特性——从品质上说——是在创造性的接受、保护、温柔、务实、忍辱负重、母性。
童稚的爱遵循这一原则:“我因被爱而爱。”成熟的爱遵循“我因爱而被爱”这一原则。不成熟的爱宣称:“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成熟的人不受外部父母形象的影响,而是在内心建立起父母的形象。与弗洛伊德的超我观念相反,这种建立不是通过把父母的形象结合起来,而是通过在他自身对爱的能力基础上建立起母性的良心,在自身理智和判断基础上建立起父性的良心。
爱主要不是一种对某个特殊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而不是对某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
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我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另一个人说“我爱你”,我就一定能够说:“我因为你而爱每个人,我通过你而爱这个世界,我由于你而爱我自己。”
爱上某人不只是一种强烈感情,还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如果爱仅是一种感情,便没有那种永远互爱的诺言的基础。感情可生亦可灭。
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肯定来源于人们爱的能力,即来源于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
已领悟的对立双方反映的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有领悟能力的心灵的本质。思维如欲达到真正的真实就必须超脱自身。对立是人类精神范畴,它本质上不是实体的一个要素。
人们不会把试图在思维中找到答案当作最终目的。思维只能把我们引向知识,而且是不能予以我们最终答案的知识。思维的世界矛盾重重。能够把握世界的唯一途径最终不在于思维而在于行动——即实践,在于对同一[41]的体验。因而矛盾逻辑导致如下结论:对上帝的爱既不是思维上认识上帝,也不是爱上帝的念头,而是与上帝同一的体验行为。
自恋的对立面是客观,那是一种按其本来面目认识人和事物并能够把客观现象与由于人的主观愿望和畏惧心理而形成的形象区分开来的本领。
客观的思考本领是理智,理智后面的情感态度是谦卑。要客观,要使自己理智,就只有采取谦恭的态度才可能做到,只有在人们从孩子般的对大千世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幻梦中清醒过来以后才能做到。
如果我们不对自我的坚持充满信心,我们的自我认同感便会受到冲击,我们便会变得依赖于他人,以他人的赞许为我们建立自我认同的基础。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能待人以诚,因为这种人坚信,将来某个时候的他也会与今天一样,因此,他将会像他现在所期望的那样去感知、去行事。自信是我们能够承诺的一个条件,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的本质可以被定义为给人以承诺的能力,信念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之一。与爱有重大关系的是对自爱的信心,对他人产生爱的能力及其可靠性的信心。
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不幸视为只要克服它便会成为强者的一场挑战,而不是视为不应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惩罚,这也都是要有信心和勇气的。
当你意识上担心没有被爱的时候,实际上你害怕的是爱(尽管这常是不自觉的)。爱意味着在没有保证的条件下承诺自己,奉献自己,希望我们的爱能激起爱人心中的爱。爱是信心的行为,谁没有信心谁便没有爱。
? 我们从小学过语文数学,学过天文地理,学过唱歌跳舞,却从没有学过“爱”这门课程。有人说,爱不需要学习,那是自然而然的情感,当我们呱呱坠地,便开始“爱”的旅途。从爱爸爸妈妈到爱小猫小狗,最终爱上一个人生伴侣,我们的一生,遍布爱的足迹。但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却给出了另一种答案——爱是一种能力,并非天生,而需要学习和训练才能得到。
? 看似荒诞的言论,却有着严密的逻辑。首先,什么是爱?我们口中的爱,在弗洛姆看来,是个人为了克服孤寂,渴望与世界融为一体的内心追求。这样的爱,也许并不纯粹,它往往成为“纵欲”的借口。比如爱好游戏、爱偶像等等,这样的爱是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外物之上,将自己与外物捆绑,以此排遣人生而孤独的恐慌感。每个人自出生起,就要面临着个体与世界不断分离而造成的焦虑和孤独,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良方确实只有爱,但只有实现人与人的统一的爱才是对人的生存焦虑这一问题真正的、全面的回答。
? “人与人的统一”并非单纯的男女之间的长相厮守和天长地久。那些“我不爱这个世界,我只爱你”“除却巫山不是云”“You jump,I jump”的爱情也不一定是真正的爱情。这样的爱情里,两个人彼此需要,心理上相互依赖,失去自我,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的附属或一件事(譬如执迷不悟的单恋)的工具,从而使自己不用再对生存的孤独和焦虑做出独立和自由的回答。这样的爱,没有“人与人的统一”,只有人与人的附属。
? 我们总沉迷与幼稚和天真的爱的幻想之中,“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或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常言道“爱情使人盲目”,但其实盲目的不是爱情,而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我们常见的爱情故事大抵如此:初见时,彼此灿若群星。他举止儒雅,风度翩翩,上进努力还温柔体贴;她高雅纯洁,巧笑倩兮,一颦一笑顾盼生辉。如此美好的人,怎能不让人动心追寻。所有我们穷尽一切,只愿靠近他一分,搏她衷心地一笑。我们日夜猜想,若是能与他相爱,每一日该有多少欢愉,人生应是就此完美。而热恋过后,现实往往把星光摔作玻璃渣。他不爱洗袜洗澡,沉迷游戏和足球,他的哥们儿比你重要,他事事倔强霸道;她高傲冷漠,你不断道歉才换她一展笑颜,她虚荣自私,稍有不顺便是梨花带雨的哭诉,她嫉妒刻薄,大街上随意的一眼能换来几天的冷战。更甚者,他也许只把你当做匍匐于他魅力之下的证据,是向他人炫耀的资本,是消遣生活的工具。他爱你,不过因为被你所爱。你爱他,满足了自己对爱的幻想,你需要他,所以你爱他。这样幼稚、天真的闹剧式的爱情戏剧每日上演,一点点消耗着我们对爱的渴望,把我们变成无爱能力的人。经历过一次这样的爱的缠斗,有人心有不甘,换个角色继续,有人心灰意冷,从此与爱隔离。于是铺天盖地的影视作品应运而生,打着“青春”“前任”的旗号大肆收割流量,赚的观众一把又一把的眼泪。至于现实的孤独、焦虑,只要打开电视、手机,总能寻一个角落释放自我。
? 那么,真正的爱是什么?“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简单来说,只有保持自我清醒和独立的人才是拥有爱的能力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创造和培养爱。进而言之,如果一个人无法回答“我是谁”“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毫无疑问,他更没有能力回答“我为什么爱你”“我会爱你多久”这些问题。即使他给出了回答,也不过是欺骗他人,欺骗自己的谎言。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能对别人忠诚,因为他们自己就能做出保证,他将来会保持不变。
? 成熟的爱情是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成熟的爱情背后是两个成熟而有趣的灵魂,是两个客观、理智、清醒的、有着坚定信念的人。爱上一个人的出发点,不应该是“自我需要”,而是客观地去探求对方的内心,去发现他本身的美,与他交换彼此的灵魂,然后去过创造性的生活。客观地看待对方,会发现他的平凡,他不是身骑白马的王子,也不是痴情温柔的诗人,他就是他,普通得只有一两个优点,但却可以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他让你的心永远柔软,像午夜的湖面装下繁星点点。因为爱着这样的灵魂,你更热爱生活,更爱整个世界。
? 如果彼此分享的仅有过去和现在,没有创造,那也不是幸福的爱。只是相互畅叙年少懵懂,倾诉当下思念,未来的彼此一定会互相厌倦,把甜蜜的日子丢失在柴米油盐里,把细细的柔情割裂在喋喋不休中。即使离开了对方,也会在下一任面前重复同样的结局,就像两根木柴热烈燃烧后留下一地灰烬。创造,才是幸福的源泉。什么叫做创造?就是彼此离开了对方也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世界保持着不竭的好奇,内心永远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成熟的爱,是我告诉了你天山的白雪,你带给我海边的清风,我把生活过成一页页诗读给你听,你把未来谱成一首曲与我同唱。我们尊重彼此的每一个选择,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我们不用事事一致,你的未来不用为我服务。因为你我都可以独立且自由地生活。即使有一天命运之神将我们分开,我不会因失去而孤独,不会因没有依靠而焦虑,只是如收获春风夏雨一般,珍藏这一段美好的爱情。
? 理想的爱情,不是无法企及的神话,因为爱是一种能力,既是能力则必有培养的方法。弗洛姆提出,爱是能力,也是艺术。艺术的实践离不开兴趣、纪律、集中和耐心。兴趣是掌握任何一门艺术的核心,爱亦如是。纪律即克制,克制对爱的虚无幻想,对爱的错误实践和对爱的盲目冲动,不要放任自己沉溺于不成熟的爱之中。集中即安静、专注地做一件事,保持头脑的清醒,三心二意、心猿意马都无益于爱的培养。耐心是甘愿等待,等待自己足够成熟再去攫取爱的果实,不为一时之欢放弃等待一个有趣而成熟的灵魂,等待也是不轻言放弃,爱并非一帆风顺,争吵会有,抱怨会有,但在争吵和抱怨中要学会倾听、专注地走近彼此的心声,为了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而热烈的讨论,放下情绪,坦诚地表达。
? 除此之外,掌握爱的艺术还要克服自恋,保持客观、理智、谦恭以及坚定的信仰。“自恋”的实质是人的恐惧和欲望。恐惧孤独,想要获取关注的人喜欢晒**,这是“自恋”。广而言之的“自恋”是把爱当做消除孤独的工具或是满足个人欲望的途径。克服自恋需要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勿把臆想当做现实。弗洛姆在书中说,“能进行客观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为基础的感情就是谦恭,我们只有摆脱童年时代妄图得到全知全能的幻想,才能有客观性和运用自己的理智”,我所理解的理智和谦恭,不外乎承认自己的平凡,且相信于平凡中自有一番价值。坚定的信仰既不是宗教信仰也不是偶像崇拜,而是不受他人或权威的挟持,基于个人生活经验及思考所得出的个人意志的体现,即完整的人格。简而言之,想要掌握爱的艺术,首先需要掌握生活的艺术。学会生活,在生活里找到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一步步靠近真正的、成熟的爱。
? 在《爱的艺术》结尾,弗洛姆这样写道:“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性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得不到满足。”
? 爱是艺术,不是童话。愿你我都能寻到自我,寻到真爱!
老师给我推荐了埃利希 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本书,我读的是刘福堂先生翻译的那版。开始我浏览了一遍,感觉理论偏多,实操性的内容少,就不太有兴趣,在老师的鼓励下,努力地读了起来。
可能是为了忠于作者的原意,译者应该是按着西方的语言习惯翻译的,许多地方要单独读好几次才能明白作者的意图,但是也深深感受到了作者思维的严谨。我现在还没走读完,只能分享一部分自己认为的收获:
1.孤独是焦虑的根源
2.人最深切的需求是克服因分离导致的孤独
3.所有时代的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克服分离,在个人生活以外与群体达成一致,进而摆脱孤独
4.幼儿阶段,婴儿感觉与母亲为一体,他的孤独被母亲的身躯,**,肌肤的陪伴消除掉了,他也会感觉自己与大自然为一体,土地,动物,植物都是他的朋友
5.群居是盛行的克服孤独的方式
6.原始社会克服分离的方式---宗教仪式,包含集体性乱,但没有犯罪感和羞耻感
7.现代社会克服分离的不良方式---酗酒与嗑药,有懊悔和犯罪感
8.现代社会克服分离的方式--实现民众的一致性,包括
工作程序化,娱乐公式化
创造性活动,创作者与要创作的对象融为一体,达到心流状态,实现忘我饿死忘记孤独
9.屈从或者支配式的共生关系,受虐狂不需要做决也不需要冒险,也不孤独,但是不是一个完全的人;虐待狂则是通过把别人成为自己的重要部分而摆脱孤独和禁锢,也没有完善的人格
10.成熟的共生关系,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爱是给予,不是索取
余下的我还没有看完,下次给大家分享
这本书是1956年首版的,讲的原理比较底层,不太符合国人的阅读理解习惯,有些地方没有概述就直接进入主题了,有些地方需要我们自己梳理作者要表达的逻辑,有些说法需要我们置换成现在的现代的概念名词,但是真理的部分还是历久弥新的。
读到上面第九条的描述,感觉现代社会的家庭生活,亲子关系,多少还是有些作者总结的时代烙印。得益于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终于进入物质富裕阶段,可是人与人的关系的进步速度远不及社会经济的进步速度。
这本书已经出版65年了,21世纪20年代才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
爱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和人的吸引而产生的美好情愫。但是从深层次上看,爱其实是一种能力,爱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能力;爱更是一门艺术,让周围的人都快乐起来的艺术。
突然感觉真的需要东西方文化融合起来,中国文化是服从,是孝悌,是忠诚,就是没有自我,西方文化首先是要有自我,要爱自己,而后才是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