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士兵突击》观后感

《士兵突击》观后感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4-11-15
  • 发布时间:2024-05-13 13:00:52
《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农村出身的普通士兵许三多的成长历程,不抛弃、不放弃,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兵。分享了士兵突击观后感,欢迎欣赏! 士兵突击观后感1  以前,老是以为做一个军人很威风,但在军训时,我体会到了当军人的辛苦,而在《士兵突击》
内容详情

 《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农村出身的普通士兵许三多的成长历程,不抛弃、不放弃,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兵。分享了士兵突击观后感,欢迎欣赏!

士兵突击观后感1

 以前,老是以为做一个军人很威风,但在军训时,我体会到了当军人的辛苦,而在《士兵突击》上,我更了解了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人所需要接受的考验。

 我看了《士兵突击》的第一感受就是—苦。军人们第一次来到军训地点,第一天就早上2点起床,然后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又开始匍匐前进……他们直到天亮的考验,让我的心里发酸,身上背负着三十公斤的物品,又走了那么长的路,能坚持下来,真牛!

 我看《士兵突击》的第二感受就是—毅力。做一个军人是可以锻炼一个人的体魄,但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受了这么大的苦,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毫不犹豫地说:“我一定要坚持到底。”而要换做是我,我肯定坚持不下来。

 看了《士兵突击》这个片子后,我才真正的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软弱。我觉得那些士兵不一定胜利了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能坚持到底,问心无愧的士兵,都是好士兵。

 人的一生,不求对社会有多大的轰动,只要你努力做好你该做的事,问心无愧就行了。

 做一件事都要有耐心,有毅力,坚持到底,无论结果是不是你所希望的。

士兵突击观后感2

 之前一直有朋友跟我推荐《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他们说这是他们认为最为感动最应该看的电视剧,但是苦于没有时间,所以我一直没有时间去观看。这次党校的推荐读书里刚好有《士兵突击》这本书,于是我用了4天的时间,把这本令人感动得书给读完了,读完后我唯一的感受就是,读得值!

 许三多,浑身一股傻劲。在小村子中,一遇到人就会傻笑,连杀猪都不忍心看。被他爸爸一踹,只会傻不拉叽地狂奔;在5班,除了呆呆地直立站岗、练习踢正步、为战友整理床之外;当战友问他:“何必如此认真呢?我们5班都是些被人抛弃的,还没种菜的有价值!”他却说:“我要做有意义的事!”“什么有意义的事呢?”“就是好好活!”“什么是好好活呢?”“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哼,多么让人发笑的回答,他的思维与常人根本不在一个频率上!真傻!

 但是,也正是这个傻人,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许三多,一个倒数第一的步兵赢得了全连士兵的尊重!他不再是一个惹人嫌弃的差兵了。他证明了自己是有种的!!从此,他便像一个执着的蜗牛一步步地向上爬,风雨无阻,拼命努力。他做到了!他登上了高峰!从一个倒数第一的坑住到永葆第一的特种兵,许三多一步步得走出来了,他是真正的步兵!他超过了史今,超过了成才,超过了高城,更重要的是他超越了自己!他凭什么?!我想他凭的就是那股傻劲吧!

 许三多傻,傻到不去特种队拿高薪,傻到竞赛时死活都不肯放弃队友宁可牺牲自己的机会,傻到不敢杀毒贩,傻到一次演练竟拼到连命都不要了……也许你会笑他,可我要说,傻人有傻福,他得到了袁熙的赏识,得到了高城的肯定,得到了王团长的'敬佩!傻,他持之以恒;傻,他追求卓越;傻,他任何细节都不肯放松;傻,他牢牢记着——人要做有意义的事,要好好活。

 其实,这不正是我们这些预备党员的应有品质吗?不去计较功名,不去计较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只是时刻记得我们要努力超越自己、努力做对集体有益的事,努力去完善我们的集体,努力去为集体增光。或许,我们的社会之所以还存在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少了像许三多这样的人吧……

士兵突击观后感3

 也许是因为看了这部电视剧的感想太多了,想写些东西的时候,却有些无从下手,有些没有章法了。看来我只有跟着感觉走了。

 许三多,一个从来不敢反抗父亲的打骂,一个极度缺乏自信,一个被人戏称为“许木木 ”“木头疙瘩”的人,在最后却成为一名优秀的兵。许三多虽然看上去软弱,虽然看上去脑筋不那么灵活,但他心里却是倔强而坚强的。所以,他当兵后才自己修成了一条数代前辈都没能修成的路;才在那个偏居一隅、被别人遗忘在角落的五班中不急不燥地以一个兵的本色与本份感染了不同性格的一群人;他才在有机会进入钢七连后从一个人见人烦的“后进兵”一步一步、步幅虽小却十分扎实有力地把自己煅炼成一个“训练尖子”;他才会在钢七连解散后只剩下他一个兵的时刻仍然坚守一个兵的现职,照样出操,照样值日值勤,甚至自己一个人代表一个连高唱饭前一支歌!他没有在艰苦面前低头过,没有在孤独面前退缩过,没有在强敌面前胆怯过。他只有一根筋,那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他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好好活”。

 这两点,就决定了这个稍显卑微的男人,没有做不好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正是由于他的坚持,他的顽强信念,他的踏实。。。。铸就了他的成功。就如同做好事可能每个人都能做到,但坚持每天都做一件好事,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是一种习惯的问题,现在很多学生都请语文家教,而且这种现象有一种扩大化的迹象,为什么会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作为我们母语的汉语,对于我们来讲因该是非常容易的事,我们平时说的就是中国话,所以说写作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难事。只是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大多数学生是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也没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对于一些学校也没有对于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只是一味的搞学分,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习惯是逐步形成的,魏书生曾说过,他的学生起初每天只写一句话,以后逐步的加量。就是这样,每天上同学们先看一小段书,然后再逐步增加。这样坚持下去,自然的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语文能力也就不成问题了。因而,我们应宣扬许三多的精神,效仿他。

 他的成功除了以上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偶然性。他从某种角度来讲,是没有目标的,盲目的生活着。而成才身上却有了那种冲劲那种勇于拼敢拼的精神,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也有意识的为之奋斗。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没有目标不知如何去实现,那是多么可悲的意见事呢。没有了奋斗的目标,生活中的**何在?那生活的意义又何在?所以,我们不但要教育孩子们保存良好的思想品德,又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从小确立自己的目标,确定努力的方向,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

 史今从慧眼相中并能坚信他能是一个响当当士兵的史今,是他让许三多知道如何做到“好好的活”,在他的鼓励与培训下让许三多真正成为一名好兵。可以说史今是许三多的伯乐,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说是每一位同学的伯乐,我们应因材施教,找出它们各自的优点并发扬它。我们是他们的引路人,让他们知道了一些道理,明确了是非善恶,明确了自己要走的路。

 我们的责任重大,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仅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且还要引领同学们明确他们的目标。

士兵突击观后感4

 《士兵突击》,最可爱的人,生死与的峥嵘岁月,不抛弃 不放弃的兄弟情谊...... 《士兵突击》讲述一个从小怯懦被父亲称为龟儿子的农村娃 许三多,在队从一个孬兵成长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兵的故事。虽 然下火车时许三多的胆怯姿势举动被高诚连长狠批了一顿, 入连 后班副伍六一也是不想多看他一眼,可这里面唯一“接受”许三 多的还是班长史今,并且顶撞连长坚决接收。后来才知道,史今 就是为了信守在许三多父亲面前的一句不算承诺的承诺: 一年内 把许三多培养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在许三多的成长过程中,经 历了不同的领导,不同的领导,给予了不同的舞台,让许三多发 挥了所有的潜能,使他从“傻”兵到“尖”兵。他之所以能够成 为尖兵,我想这是与他的职业精神分不开的。 许三多曾说过自己仅有的理想: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儿, 可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儿?就在他用铁锤砸了班长史今的手掌后, 他把有意义的定义阐释为“不想做错事”, “不想再拖全连的后 腿”。 职场如战场,在我看来,理解“职业精神”最到位的,当属 许三多一类的军人。他们从不把“职业精神”挂在嘴边,但他们 是把这四个字履行到极致的一群人。“不抛弃,不放弃”这是职

 业精神的典型解读:坚持。最后攀上顶峰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这 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投机取巧者会半途**。从这个意 义上讲,军人无论对职业还是对人生,都抱着投资的态度。投资 和投机的手法差不多,结果却大相径庭,投资才有可能成功,投 机不能长久。“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情就 是好好活”这句话转赠给所有期望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朋友。潜 台词就是, 别做整日赶场参加饭局等与事业无关的 “额外工作” ; 做对事业有帮助的事情,就是好好工作。“人不能太舒服,太舒 服就会有问题。”如同秦始皇所言:“养士如养鹰。”不能给鹰 吃的太饱,太饱就会缺乏斗志。在这一点上,无论客户管理还是 内部管理,都是一样的。 “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作为员工, 你的使命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工作环境、不 断提出问题。拿几个行业内的小道消息来危言耸听,或者一知半 解地向领导提出几个问题,绝对不是职业的表现。出题谁不会 呢?问题是,你是否知道该如何解决它们。记住,解决问题是你 在任何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而不是提问题。一个光会提出 问题、品头论足、横加指责的人,一定是个饭桶。任何公司求贤 若渴的,都是能解决问题的职业人士。 “信念这玩意不是说出来 的,是做出来的。”其实,每天的工作做久了,谁都会觉得枯燥。 可是古人说了:远路无轻担。所以,坚韧才是体现一个职业人士 精神的所在。能不断重复的做好每一件事,才是专业化的表现。 成功就是不断重复的做简单的事情, 这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不易。

 “别混日子,小心日子把你给混了”混日子其实比过日子有趣, 你会感觉自己赚了,至少每天都很高兴。但是长久看来,混久了 终究是把自己给混了。十多年前混日子的人,我没见过一个现在 在单位里挑大梁的。你可以选择现在混,但时间对你的酬劳是一 事无成。“你玩命了,你的班长也得玩命。”每个公司,每个级 别的领导,包括高级管理层,都存在着混日子的人。千万不要因 为你的上司不玩命,你就不玩命。你是为自己而活而工作,不是 为上司。如果你真正有能力,没有人能挡住你成功的步子。群众 的眼光永远是雪亮的。大伙都清楚地知道哪些人是玩的,哪些人 是玩命的。 如果用 6 个字来概况《士兵突击》,恐怕只能用“不抛弃、 不放弃”这 6 个字了,这就是真正的突击精神,是通用的人生准 则。相信,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和努力,我们一定会有水出芙蓉 的那天,到那时等待我们的将是成功。到那时,我们将成为职场 的强者。

急求《士兵突击》读后感,要800字以上,快快快!!!

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读后感

长篇军事题材小说《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记载了普通士兵的心路历程,意气飞扬的军旅生涯,生死与共的成长岁月……看完后心潮难平,心灵不禁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震撼。这部小说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钢七连那六个字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这是钢七连的魂,也是贯穿整部小说的魂。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情感。情感,是一切文艺作品的生命之源。很难想像一部毫无感情投入的作品,会因其它因素而深入人心。《士兵突击》,就是以战友之情贯穿始终,以极纯朴的语言、极平淡的细节一一刻画出士兵之间那股血浓于水的战友深情。

战友之情,不是谁都能理解的。就象现今衣食丰足的人们无法理解祖父辈们在那个人祸大于天灾的岁月对一粒粮食的珍惜,就象一个无信仰的人无法理解藏传佛教信徒磕长头去朝圣的虔诚。一个从未当过兵,从来没有与士兵一起生活过的人,也无从理解当兵人之间的感情。

《士兵突击》战友感情刻画的成功之处,就是这些平实的、当兵人身边的话语与事件。指导员要带新兵许三多这个“呆兵”要离开驻守草原的五班,许三多偷偷跑出去躲了一夜,第二天回来时被班里战友“收拾”,初时大笑,后来嚎淘大哭,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走!我离开过家,我不想再离开家!”此语一出,让多少人感动得热泪满眶。这一句话,有千言万语在内:五班,已经被这个离家的孩子当成第二个家,五班战友,已经被这个木纳新兵当成了亲人,这次离别,跟当初离开家乡离开父亲哥哥这些亲人的感觉一样,却因为这重复的别离情绪而更加伤心……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坚忍,在任何艰难还是困苦时,不动摇,不乱方寸的毅力;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信念,在陷入无尽的黑暗与绝望时,力量的源泉;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使命,哪怕没有希望,也要尽到最大的努力。在书中,班长史今没有抛弃,没有抛弃他从小山村里带来的许三多,他得到了许三多对他的爱戴和对兄长一样的尊敬,最终成了他心目中的真正的士兵;许三多没有放弃,没有放弃任何一次机会。他傻,可是他执着,他傻不是真的傻,是不知道人世间还有变通二字。但是正因为他的执着,他没有堕落,没有在本该堕落的环境下堕落,反而在本该堕落的环境里成长、成熟起来,并最终成了所有人爱护的命运的宠儿,成了士兵中的王者。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在衡阳“11?6?13”特大火灾中,房屋的突然坍塌将20个鲜活的生命掩埋,震惊全国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级领导亲临现场慰问官兵及家属,并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掩官兵,哪怕只有0.1%的希望,也要作100%的努力。赵志成昏迷24天,江春茂被困废墟27小时,领导没有放弃,亲人没有放弃,战友没有放弃,他们自己更没有放弃,在战友、亲人的照顾、呼唤,在战友的叮咛、嘱托,在“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的精神寄托下,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在不懈的抗争中迎来了新的曙光,成为了消防部队学习的楷模。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精神。不抛弃,不放弃!,就是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候,都不抛弃自己的战友,要与战友生死与共,时刻成为一个团结的战斗集体,只有这样,才会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才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放弃,就是在任何艰难卓绝情况下,都不要放弃自己的作战任务,一定要克服任何困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在和平年代的战场,消防部队作为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队伍,作为和平战场的勇士,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实践着“”的铮铮誓言,“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消防官兵的身影”,这是消防官兵的真实写照。见证或经历过九八特大洪灾的人都知道,在滔滔洪水中,消防官兵面对汹涌的洪水,充分发扬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传统和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作风,置生死于不顾,解救群众、排难救险,并以自己的身体组建成一道道人墙,冒着随时可能被洪水卷走的危险,腰间捆上麻绳,手挽手的抱着战友的肩膀,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用血肉之躯和赤胆忠心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堤,铸起了一道抗击灾害、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保卫家园的钢铁长城,以实际行动实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诚的精神,为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和平时期,“不抛弃,不放弃”,可能很多人感受不深。但是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处于绝境时期,“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意志,只有这种信念和意志的部队,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抛弃,不放弃”是战友之间珍贵友谊的写照,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要抛弃战友;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放弃完成作战任务,这就是我们这支英雄部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克敌制胜,创造奇迹的关键。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这不仅是一首歌,一句口号,这是千百年来所有当兵人用鲜血与生命铸成见证的战友深情。

谁有《士兵突击》的观后感啊?

过不平凡的人生 ——看《士兵突击》有感 《士兵突击》讲述的是一个叫许三多的农村“傻”孩子被父亲逼迫参军,成了一位“钢七连”的特种兵,在魔鬼般的残酷艰苦训练中出尽洋相,逐渐磨练成全团的尖子兵。一次执行任务中失手杀了人,他迷失了方向,此后又在连队里找回了自我。 许三多有一句话:“人活着就要有意义,有意义就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有意义!”这部电视剧吸引人的,是一个傻里傻气的特种兵许三多和他的战友们。史班长对许三多、伍六一的情谊,许三多与伍六一之间复杂的情感和生死共与的友谊,让我心动,让我流泪,让我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最令人感动的无疑是史班长。史班长对许三多的呵护、鼓励,在这个傻里傻气的特种兵的心中播种了一颗种子,充满了自信,然后逐渐长大、开花......史班长走了,许三多地依靠没了,许三多就要自己学着自己去呵护这朵花 《士兵突击》是一曲动人的旋律、一首爱的诗篇,我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它。 “许三多”给了我什么?或许正如王宝强所说,是给了你一朵心中的花——永远不抱怨生活,永远对生活充满信心。 应该像“许三多”一样,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任何困境中,都永不抛弃,不放弃。

士兵突击》观后感之战友情深

应该感慨,好久没看到这么优秀的军旅电视剧了,一直以来,看到电视里穿军装的,就换台走人。可是我看到《士兵突击》的第一个镜头,就转不动眼睛,疯狂地在网络上搜索,终于BT下完整的、还算清晰的全部28集。两天一夜看完,数次泪流满面,看完意犹未尽,心潮难平,于是,又把原著小说看了一遍。回味了一天有余,感觉,如果不写点什么,就对不起自己这几天的激动与泪水。

感情,是一切文艺作品的生命之源。很难想像一部毫无感情投入的作品,会因其它因素而深入人心。《士兵突击》,就是以战友之情贯穿始终,以极纯朴的语言、极平淡的细节一一刻画出士兵之间那股血浓于水的战友深情。当然,感情也是多样化的,但再多样化的感情,如果离开了朴实的生活根基,即使能让人感动一时,却绝不会有让人持久不忘的生命力。

战友之情,不是谁都能理解的。就象现今衣食丰足的人们无法理解祖父辈们在那个人祸大于天灾的岁月对一粒粮食的珍惜,就象一个无信仰的人无法理解藏传佛教信徒磕长头去朝圣的虔诚。一个从未当过兵,从来没有与士兵一起生活过的人,也无从理解当兵人之间的感情,无法理解诸如“一个车皮拉来的”“他是我同年兵”“他是我的兵”“他是我班长”“他是我老班长”之类随口而出的词句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士兵突击》战友感情刻画的成功之处,就是这些平实的、当兵人身边的话语与事件。指导员要带新兵许三多这个“呆兵”要离开驻守草原的五班,许三多偷偷跑出去躲了一夜,第二天回来时被班里战友“收拾”,初时大笑,后来嚎淘大哭,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走!我离开过家,我不想再离开家!”此语一出,就让我与银屏上的兵们一样热泪满眶。这一句话,有千言万语在内:五班,已经被这个离家的孩子当成第二个家,五班战友,已经被这个木纳新兵当成了亲人,这次离别,跟当初离开家乡离开父亲哥哥这些亲人的感觉一样,却因为这重复的别离情绪而更加伤心……我至今记得,我把一个新兵送到靶场看护班时,一路上那战士兴奋得又说又笑,但在我说“你在这儿跟着班长们好好干,我要回去了”时,他放声大哭:排长,我跟你回去!声嘶力竭地哭喊,让他回复成一个十八岁的孩子。他不是想抗命,我知道,他就是离不开三个月一起风雨共度、摸爬滚打的战友。离开新兵班,还有我在身边,但离开了我,他就再也没有那段日子生死与共的人了……

剧中这些情节,俯首皆是。五班长老马要复员了,却一直惦念着许三多,好不容易找到演习场,四处问“许三多来了没有?”而许三多因为刚刚暴露伪装、让七连一个星期的伪装训练成果付之东流而郁闷不已,本来只是郁闷,只是伤感,但他在装甲车内一听到老班长的声音,马上就泪如泉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老马是他第一任班长,是亲人。在别人面前可以掩伤而笑,但在亲人面前,我们却永远只会流泪疗伤。虽然,许三多最终没有走出装甲车与班长见面,可是,那种灵魂之上的牵挂与依恋,信任与亲情,已经见不见面都无所谓了。

许三多成为钢七连的尖子兵到师部示范射击归来,发现班长史今要复员马上要走,就抢包扑到床板上压在身下死不松手,坚决不放班长走。网上不少评论说,这情节有些失实,有些过头,包括许多当过兵的人也这么说。那么,我只能说,他们看这个电视剧是走马观花,或是,细看了却未能理解其中的感情线索。许三多从一个“呆兵”成长为一个训练尖子,成为标兵专业户,成为连里的NO.1,离不开史今这个“军中之母”——一个好班长的教导与关爱,许三多能成为一个好兵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为了班长一句话:只要你进步了,班长就进步了,班长进步了,就不用退伍了。于是,他才玩了命的训练,把自己所有能拿 回来的名次全部拿了回来。史今,作为一个班长,确实也值得许三多为他如此痛哭失声以至于敢抗命不遵。那种细心,那种处处为许三多着想的一桩桩一件件小事,无一不体现着他做为一个班长、一个兄长、一个战友的伟大。

钢七连,这个连散人走、在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中被打散的优秀连队,被编剧与演员们抓住了魂,所以演出的一场场男人之间的感情戏无不让人动容。尤其是连长高成这个角色,个性,热情,豪爽,有能力有魅力更有朝气还有点孩子气,即富有本剧的特色,又是一个在任何军营中都能找到其原型的基层军官形象。只要他订的标准你达到了,你就是他眼里的红人,你就可以跟他没大没小甚至可以踢他**,但如果你达不到训练标准,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他对你也视若不见。他不是那种可以“电台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形”的高大全的模范、标兵之类的形象,一喜一怒全是生活化的、个性化的,一言一行那样的可亲可信。所以,由他而始,钢七连形散魂在,战友之情无时无刻不把那个散在各处的兵们紧紧维系在一起。

至于后半部分,许三多成了老A,战友之情又有了哲学意义上的升华,由简单的认同感、亲切感,逐渐上升成生死相依、生命相托的战斗情谊,“不抛弃,不放弃”,是此剧全部灵魂的概括,也是它所描述的战友情深的根源所在。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这不仅是一首歌,一句口号,这是千百年来所有当兵人用鲜血与生命铸成见证的战友深情。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