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和再传**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
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经常向孔子请教《诗》.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浅析孔子的仁
内容提要:仁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有两个:克己复礼和爱人。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主要不是一个伦理学范畴而是一个政治学或政治学范畴。
关键词:仁 克己复礼 爱人 政治学
孔子思想中的仁,我国理论界争论很大,通常认为仁最基本的含义是爱人,仁是一个伦理学的范畴。在我看来,仁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有两个:克己复礼和爱人。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主要不是一个伦理学范畴而是一个政治学或政治学范畴。
一
在孔子之前,仁这个范畴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主要是被用作对有善良品德的人们的赞美词。孔子最早把它系统化,并把它作为自己思想的核心。
孔子讲到仁的地方很多,据统计,《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含义也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含义是什么?仁最基本的含义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克己复礼,二是爱人。克己复礼主要是个人的内在修养,爱人则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已名存实亡,流于形式,撍越篡弑的现象屡见不鲜。当时,人民的反抗斗争固然是会“破坏”礼,但破坏礼更主要的还有统治阶级自己。“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现象并不鲜见。孔子对这种现象极为关注,认为这样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统治阶级内部各成员缺乏自我克制的精神,缺乏遵守礼的自觉,因而在行动上就越出了礼的堤防。为此,他向统治阶级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要求。只要统治阶级自觉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在礼的范围内行事,统治阶级才能和睦相处,天下才会太平。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克己复礼?孔子认为关键在于个人的自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孔子的这些话都是劝告人们自觉以仁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克己复礼,主要是对自己的要求,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统治阶级而言,不仅希望他们自我克制,自我完善,而且希望他们做天下的表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在孔子看来,春秋时代社会动荡的根源就在于统治阶级自身,在于他们不守本分,没有起天下表率的作用。要结束这种局面,关键在于统治阶级。只要统治阶级“其身正”,作天下的“表率”,老百姓就安分守己了,天下也就太平了。孔子并没有看到社会危机的深层原因,但他敢于指正在位者,希望他们作天下的榜样,仍不失为一位大胆直言的思想家。他希望在位者有仁德,以身作则,也是一种有一定价值的政治思想。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这是仁的另一个基本含义。
有些研究者认为,爱人中的人仅仅是指统治阶级,不包括劳动人民。这种见解并不符合孔子的思想。爱人中的人应当包括劳动人民在内。(《论语·乡党》)中的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来,问道:“伤人乎?”不问马。郭沫若认为,孔子把奴隶也当人看待,这是“人的发现”。①综观孔子一生的言行和政治主张,他无疑是关心民众疾苦的。子路曾问过孔子的理想是什么?孔子作了这样的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爱人,作为仁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仅是希望人们相互敬爱,而且希望统治阶级施政要爱民、顺民、惠民,怜恤百姓的疾苦。孔子固然不相信劳动者能够成为仁者,但他希望统治阶级同情人民的疾苦,给人民以实惠。他曾提出“泛爱众”的主张,他认为:
“道千乘之国,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因民这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
孔子的这些话固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说的,其目的也是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但他主张统治者施政要爱惜民力,减轻人民的负担,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孔子的政治主张而言,他是反对暴政的。他认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季康子问政,子曰:“子为政,焉用杀?”(《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从孔子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他的爱人是包括劳动人民在内的。
二
孔子的仁,含义非常广泛,大至为政治国,小至待人接物,都可以用仁去衡量。仁既包括了各种道德,又包括了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方略。一方面孔子把仁看成是最高的道德,另一方面又把仁看成是为政治国的根本措施。仁,对个人是道德,对社会则是政治。前者是仁的内在层次,后者是仁的外在层次。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就是仁。不合符礼的东西,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在家与人相处要恭敬,办事的时候要严肃认真,与朋友交往要忠诚。
孔子把仁看成是最高的道德,同时又认为这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遥远,只要努力追求,修养自己的品行,仁的标准是可以达到的。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可是,孔子又认为仁是少数君子才能做到的,也只有君子才能具备的品德,普通人是难以具备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孔子的仁,又是为政治国的措施,他这样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孔子不赞成用行政和法令来统治人民,希望统治者用仁政礼治来感化人民。他厌恶暴力,自称不懂兵阵之事,这使他以治国的蓝图上求助于道德的力量。他认为只要统治者品德高尚,自觉以身作则,做天下的表率,老百姓就会跟着仿效,天下无道的局面就会结束了。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论语·子路》)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在为政治国的问题上孔子过份看重道德的力量,用道德来约束政治,把治国的寄托在统治者的个人自觉上。这样,孔子的学说不免染上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孔子不懂得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把各种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简单地归结为道德伦理的关系。须知在当时的条件下道德与政治是根本不相容的,权力的欲望没法用道德来约束。当时,天下大乱,各诸候均以武力称霸天下,在诸候国内,大夫陪臣又以实力求立足,道德规范是无能为力的。孔子生活的时代就已经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说可闻而不可即,孔子本人也被称为无害的怪人,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认为:“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以尽从。”
孔子提倡个人修养,目的主要是为了治国救世。仁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准则,又是为政治国的手段。修身讲克己复礼,出仕为官要忠君、爱人。克己复礼是仁的内在层次,忠君、爱人是仁的外在层次。
三
仁是道德范畴,还是政治范畴?通常我们把它看成是道德范畴。其实,孔子学说在本质上并不是伦理学,而是政治学或者说是政治哲学。
高专诚先生这样认为:“整个儒学,从孔子时代起,政治就是它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归宿点。”②这个看法是正确的。尽管孤立地看,礼和仁都是作为道德规范出现在孔子的思想中,但是,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和仁都是为治国救世服务的,由此就构成了孔子政治学思想的特色。在我国古代,政治与伦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孔子对社会政治的认识偏重于伦理道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孔子的哲学就是一部伦理学。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哲学则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哲学伦理化;西方哲学则重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索,哲学科学化,哲学成为各种知识的总汇。孔子生于乱世,一生以改造社会为己任。“孔子无疑是想从根本上改变那个时代的”,③甚至达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地步。孔子的一生,并不是以学者、教书匠的面目出现,而是以救世者身份出现的世间智者。孔子基于变革社会的使命而逐步形成了一套改革社会的救世方案,这就是他的思想。这人思想与其说是伦理学不如说它是政治学或者政治哲学。他这样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并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用政和刑来治理国家不如用仁政礼让来治理国家。能够用礼让来治国,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如果礼让不能用来治国,礼让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的礼、仁并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而是治国救世的措施。统治阶级只有把道德准则贯彻到政治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把国家治理好。“为政以德”难免使孔子的学说染上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他本人虽奔走列国,却处处碰壁。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经过后儒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道德的教化作用。从积极方面看,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重道德的传统,由此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从消极方面看,它使我国社会重道德轻法制,人治思想根深蒂固。过份强化道德的教化作用,特别是道德与封建专制制度相结合,使道德蜕变为封建礼教,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经过封建统治者改造过的道德规范,一旦成为社会的习惯势力,便会象一个无形的枷锁,牢牢地把人束缚住,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从章节看论语 ——读论语之政治思想感 ——读论语之政治思想感《论语》注译:刘胜利,出版社: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54187 ,出版时间:2006-12-01。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言行 的一部书, 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 为至理。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 “语”是话语。 《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有孔子的再传**,也有 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 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辩, 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对于政治思想,论语充分体现了孔子仁治周礼的政治思想,在我 的阅读中的感受分篇阐述: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 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而》一篇包括 16 章,内容 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 ; 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 《为政》篇包括 24 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 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 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 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为政》篇包括 24 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 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 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 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八佾》篇包括 26 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 维护礼在制度上、 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孔子提出 “绘事后素” 的命题, 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 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第五篇包括 26 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 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 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论语·公冶长篇》共计 28 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 里,孔子和他的**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 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 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 ; 较大影响。 《论语·雍也篇》共包括 30 章。其中著名文句有: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 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vk 乐之者”“敬鬼神而 ; ; 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 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 、 说、 “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论语·述而篇》共包括 38 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 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学 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 ; ; 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 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 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不可否认, 《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 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 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 时代大潮中, 《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 值。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子是我国教育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教育思想虽 然经历了无数朝代变迁, 却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土壤, 生生不息, 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典范。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 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例如, 对于教育对象,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强调的是人人都应有接 受教育的权利;而“因材施教”的理论,则强调发展学生个性, 体现了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孔子主张仁、义、礼、 智、信,作为一名教育家,他提出了“好学敏求,不耻下问,学 思结合,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因材施教”等先进的教学理念。 对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 思、 行等四个阶段, 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 习、 并以孔子名义总结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 (《中庸》) 孔子重视启发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孔子作出了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著 名论断。孔子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以“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孔 子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 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 而时习之, 不亦悦之。 孔子指导学法, ”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 “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 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 则寡悔”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思想教育方面,加强做人道理的教育,孔子“不学礼, 无以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巧言乱德。” 等等。孔子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说,在通过格物、致知做到 诚意、 (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正心 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形成完善的人格。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凝炼教师人格力量,成才 德为首,树德先树人。孔子提出的完人标准和发展模式,即便对 今天的教育无疑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 格的力量是无言的召唤。当代教师应该全方位地进行包装自己, 用渊博的学识、谦恭的为人,幽默睿智谈吐,健康稳定的心态, 丰富、深邃、独特的思想见解,善良、真诚、宽容、正直、富有 爱心的人格品质的外在表现,给学生以启迪、教育、影响并形成 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孔子“德侔天地、道冠古今”,他的地位 是永远不能动摇的。现代教育不排挤传统,只要是优秀的,就永 远具有生命力,孔子教育思想就是这样。 作为青年教师, 我们应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呢?我 认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热爱这份事业是干好这份事业 的前提,我以身立教,树立为教育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我觉得这 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在不断地更新,我们青年教师不能一 劳永逸,应当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好学上进,勤于进取,不 断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使自己的一桶水成为常换常新的活 水。不可否认,我们每位教师的生活都是忙碌而充实的,不过我 看来越这样越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给自己充电,尤其是我 们青年教师更该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专业知识, 教育的理性发展将 使我们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不进则退,一时的安逸也许 明天就会使我们被竞争所淘汰。 教育是科学,是一门艺术,需要实践、反思与探索,为使我们的 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我觉得总结回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 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长处经常进行冷静的回顾、分析,回想 一天工作中的得与失,不足之处,认真反思,加以改进,闪光点 加以放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充分运用。记录教学工作中珍 贵的点点滴滴,坚持写反思札记,我以为这能使我们青年教师在 反思与总结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 力。 我们的工作不同于一般,因为我们的劳动对象是有头脑、有思想 的学生,所以我觉得我们应当走到学生中去。一名好老师,首先 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学生所爱戴、尊重的,情感共鸣对教 学效果的影响,我觉得不可疏忽,如果一节课气氛轻松活泼,学 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配合,效果一定很好,相反,如果 师生之间有反感甚至厌恶情绪, 课堂上经常有师生不调和甚至相 互冲突的情况发生,课堂效益一定不会很理想。所以我觉得我们 青年教师应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注重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恰当 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要认识到学生和我们是平等的,和我们一样 有自尊心、要面子。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一次我正在很投入 地上课,忽然看见一个男生趴在桌上睡着了,当时我十分恼火, 就劈头盖脸地训了他一顿,后来我发现他对我似乎有抵触情绪, 作业经常不完成,成绩急流下降,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找他 谈话,才知道,那天他上课睡觉是因为前一天夜里宿舍里太吵, 他没睡好,而我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深深地伤了他的自尊心,他 产生了一种破罐了破摔的想法。我非常后悔,如果当时我对学生 多了解一些,换一种方法处理这件事,就不会导致他的退步。因 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是有人性味的,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 解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我认为教师之间的相互扶持、团结协作,对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 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任何人都离不开集体,一个好的集体可 以带动所有成员的发展,闭门造车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应 当学会取长补短,形成相携互助的合作氛围,所以说,我觉得每 一次集体备课都是我们青年教师虚心学习的宝贵机会, 是能使我 们业务素质得到提高的一个平台。 我认为我们青年教师应认真对 待每一次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珍惜每一次取经,充实自己的机 会,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着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又成为社会的热 门话题。《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言行的著作,涉及了处世、道德、从政、教学, 哲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孔子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个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 绝大部分对我们今天仍有指导意义,本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论语》中学到了很 多教学心得, 将其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可以帮助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 简单介绍如下: 一、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 孔子收学生,不拘类别,贫富贵贱贤愚都收。对行了入门之礼,交了束滫,列为弟 子的,孔子是“未尝无悔焉”(《述而》),对那些没有列为**的,上至国君,下至 “仪封人”那样的小官吏,甚至是“鄙夫”,孔子都尽力解答他们的问题。我们的实际 工作中,也是这样的情况,每年的新生入学,生源参差不齐,有好有坏。不管是差生还 是好生,既然进了自己的课堂,都要尽心尽力去教导他们,不能存在一个先入为主的学 生分类思想,对差生疏于教导,听之任之。对待优秀学生,要发扬他的长处,使之取得 更大的进步,对待所谓的差生,也要认真分析总结,归纳出学生基础薄弱之处,进行针 对性的巩固和提高,帮助他取得学习的进步。中等学生占大多数,通常会成为被忽略人 群,我们用应该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同样的关怀。 刚教书的时候,每次都会用很严厉的目光扫视一下教室,常常会发现有几个学生坐 在那里想动,想说,还有几个学生会坐得很好,但是什么都不会,什么也没听进去,看 到那样的情形时,会非常生气,恨不得立刻把那部分孩子赶出课堂。多年教育小孩下来 才知道,赶出课堂小孩会什么也学不到,《论语》里有“有教无类”,其实就是说教育 机会的平等,每个人都有薄弱的地方,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尊重差异,很多学生在学数学 的时候由于基础比较薄弱,也可能会在进入中学之后比较吃力,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公 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成功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在自己的书中提及自己的读博士的那一 段经历,每次英语课,他都会做在教室的最前面,但是他什么都听不懂。想想我们的学 生,每次都是端正的坐满 45 分钟,有些同学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坐了 45 分 钟,很不容易的,在同一个花园里,不是牡丹花才开花,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做到“有教无类”。 二、诲人不倦——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 诲人不倦——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 —— 这与“学而不厌”一样,是孔子的谦虚之处。纵观《论语》,两万余字,孔子讲述 了自己对为人处世,道德礼仪,为官从政,教学相长等多方面的看法,对于别人提出的 问题,都做了耐心的解答,真正体现了一个教育者在传播文明方面的献身精神,是教师 的典范。 数学教师特别需要具有孔子所说的"诲人不倦"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尽到"诲人 不倦"的责任。 由于数学内容的抽象和知识间的逻辑联系,要提高基础差的学生的数学成 绩成为十分困难的事。 当多次讲解学生依然不懂,或教过不久就全然忘记,甚至学生不愿 意学习数学时,教师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而教师一次不耐烦的表现就可能使学生丧失 学习数学的信心,而致前功尽弃。孔子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先天会有差别,但不是不可逾 越;而认为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自我努力却造成了人们的千差万别,所谓"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数学教师需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刻关注他们思维的过程,努力提供机会让学生在他们自己的水平上感悟数学思想,领 略数学的美,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 三、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学生 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学生 —— 《先进》中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对于同一个问题,因为提问者不同,孔子的回答也 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回答。数学教学也 是一样,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吸收消化程度,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忘记和丢掉因材施教 的好传统,教学方式或解答学生问题的方式应根据学生水平与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对学习很好的,或点到为止,主要留给其自己思考,或旁敲侧击,让其触类旁通, 在课堂上 也可以给这些优秀的学生大一点空间, 尝试让他们做一些竞赛型题目, 思考一些范围广, 难度深的题目,既可以提高这些优等生的成绩,又可以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对 学习较好的学生,可给以适度帮助,促使他弄清问题,逐步分析探究,不仅解出题目,还要 理清思路,掌握方法,逐渐培养条理性,逐渐能够自己解决难题;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 则要耐心地教给解决问题的每个步骤,以及每一步的理由,让其弄懂并会做; 对于基础差 的学生,只能让其大体明白,先模仿去做,然后再图进一步理解与提高。数学课堂本身就 比较注重精讲多练, 认真讲透彻每一个例题, 让不同的学生能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知识, 因材施教,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四、启发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启发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 《述而》中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一 章就明确表现了启发教学的思想。数学内容抽象,只有进行正确的启发引导,才能使学 生在数学活动中深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和发展数学能力, 使数学教学充 满活力。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把所教的内容在学生思考后进行教导,让其领悟到。学生 思考后不明白,不得解,教师这个时候要进行启示,学生有了想法,不知道确切表达, 教师引导其确切流畅地表达。学生处于如此状态的时候,教师进行启发引导,教学效果 最佳。教学时,教师举一,学生应以三回证,才能达到推广并融会贯通,真正领悟所学 知识。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教师不能直接讲解,应该鼓励学生发思考,让学生“愤”” 悱”,然后再进行启发讲解。 我一直从事的是初中数学教学,每一次在讲到几何教学的时候,学生的思路就会很 混乱,可能依葫芦画瓢会知道一些,但是不知所以然,在学生一开始接触几何证明题目 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慢慢地导出, 因果关系要做到紧凑, 做不把条件全部用上, 不多也不少。就象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整理书包一样的,同一门功课放在一起,让孩子 自己动手,家长在边上指导,有些家长,每次都是亲自帮孩子整理书包,孩子也许长期 不知道怎么自己去整理。同样的我们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尝试整理条件,利用条件,老师 只是给出适当启发,不可包办代替,这样才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教师和学生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孔子的认识也往往随之更上 一层楼。他对那些善于思考,好跟他切磋的学生,常常鼓励有加,毫不掩饰自己受到他 们的启发。《八佾》子夏将学《诗》心得告诉孔子,孔子高兴地说:“起予者商也!”。 数学思维中的求变,求异,求新,与青年人头脑中框框少,敢想,敢于突破的特点相一致。 学生的见解给教师以启发,乃至学生数学解题能力超过教师,是很正常的事。 教学相长在 数学教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可谓数学教学的真谛。 数学相长的思想也源于孔子,韩愈:"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师说》)为人 师者,也应该有这样的度量,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指出了教学中的错误或者找到了 更为便利简单的解题方法,教师应该鼓励赞赏,而不要觉得面子挂不住,知错不改,打 消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对学生和教师都没有帮助。 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颜渊就曾经感慨孔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 在前,忽焉在后”,其实只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儒家教学观, 就可以把中国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观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找到 一把短时高效的钥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语》读后感 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 20 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 《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 《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 《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 的言论,也有**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 年), 名丘, 字仲尼。 他父亲孔纥, 又名叔梁纥, 曾做过陬邑(今 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 3 岁时, 父亲就死了,17 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 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 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 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 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 颠沛流离 14 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 484 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 苍的 68 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 479 年,孔子去世,享年 72 岁。他的**和再传**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 一书,共 20 篇,计 492 节,合计 12700 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 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 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 “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 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 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 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 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 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 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 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 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 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 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 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 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 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 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 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 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开导说: 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 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 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 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 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 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 性率直而鲁莽
读后感(0801)-论语时间:2010-10-15 08:4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00次写读后感是一件无趣的工作,在高中结业前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观后感,读后感,什么的,给我的感受就是一种熬煎。只是小学、初中、高中要经常有这样的熬煎。 论语读后感组织看什
写读后感是一件无趣的工作,在高中结业前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观后感,读后感,什么的,给我的感受就是一种熬煎。只是小学、初中、高中要经常有这样的熬煎。
论语读后感组织看什么片子,都要写观后感。一般都是革命片子,写观后感是要有政治意义的,小小年纪就要拔高本人的思想高度,其实是疾苦,胃痛的那种感受。或者读什么雷雨选篇,多收了三五斗之类的,也要写一些有思想觉悟的读后感。以致于完全无法欣赏文中的美感,只记得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去了。
如今本人起头自动的写读后感,不晓得出于什么样的目标。大要是传说中的自虐。
闲话少说,此刻书柜上曾经堆了不少的书,专业的、文学的、计较机的、经济的都有。书是不少了,然而看过的却不多。为了盘活这些固定资产,决定此刻起头逐本阅读。同时为防止读过即忘的坏弊端,决定每读完一本,都写上一篇读后感,也可以算是读书笔记。
一般来说,尽量节制在一周一本书的速度摆布。一年有52周,理当很快就可以把书架上的书给读过一遍了。
这个打算很雄伟,**不要怀疑我能不能坚持做完。如果此刻下注的话,那显然做不完的赔率要低良多的。不外有这个起头就行,先起头再说啊。
第一本书竟然是论语,选这个做第一本其实有那么点难度。古文啊,我能读懂几多啊。偶且,论语这样的玩意儿,我一个没什么文学涵养的人,能读出什么工具来呢?这几乎是自取其辱吗。
不外主要的是,我脸皮足够厚,我心理本质足够好,我……
我不说了,归正我就写我的阅读心得好了,管他高深还是陋劣,准确还是错误呢。
起首要无畏,再考虑是不是蒙昧。
其实手头这本书不只仅是《论语》,而是四书的合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客岁四月的时候,小马同学来宁波一起逛街在左岸书店买的了。我必定也不能一次把这个儒家的奠基的思想一下弄大白,初中古文里面也就讲了点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短句,不外论语中一丁点玩意儿。
我每晚坐在床上的时候,捧着这本儒家的圣经,左边古文,左边白话的版本,慢慢的揣摩着。这本书是中华书局出的,论语的译文是张燕婴译的。这个人不大清楚,不外看的译文很有那么不爽,只是其时感受中华书局出的这些先秦文学的书版本都挺不错的,就买了。
论语一共有二十篇,从第一篇的学而第一到最后一篇的尧曰第二十。其实我还只读到第七篇,没有全部看完,看过的几篇所记得的也不多,良多成语本来都出自论语。比如乐而不*、哀而不伤什么的(翻书找了很久才找到啊,忘的实快)。也发觉有论语里面有良多所谓的“精髓”什么的。我的思维怎样这么定性的就这么理解呢,莫非被马列从义给迫害了,没有法子用其他的视野来读论语这样的书了?呵呵,要习惯用本人的知识来看一本书。
论语里面可是实的反映了孔子对礼的追求,有时候想想,那么多礼数,如果实要一直实行起来,像我这样习惯的人,不晓得能不能忍受。
公冶长第五的最后一句,本来孔子同学也是有那么点自恋或者显摆的的。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勤学也。”
今天就写到这吧,等我读完了再来写个续。下午打乒乓了,人懒懒的不想动。还是没完全恢复好吧。
本篇是论语的结束篇,正如所有经典文章一样,本篇要对整部论语思想进行一个总结,相应只有三章,是二十篇中最少章节的一篇,但是内容却是高度浓缩的精华。这最后三章分别讲治国之道、为政之道、君子之道。一章一道。第一章针对居上位的上层执政者如国君所言,第二章针对官僚阶层所有为政者而言,第三章针对所有想为政的学人君子而言。文章结构非常清楚,非常经典。这是整部论语章节最少,最无可挑剔的一篇。
第一章讲治国之道。讲尧舜、商汤、周武王如何履行天子之命,怎么选人用人,怎么担当天下责任的。治国的大政方针,如何让四方之政畅行,让天下百姓归心。所重:民、食、丧、祭。所要:宽、信、敏、公。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第二章讲为政之道。孔子总结要尊五美,屏四恶。尊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屏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第三章讲君子之道。君子要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第二十篇原文如下
20 尧曰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 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20-2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白话诠释: 尧说,“啧啧,你这个舜啊,天命按照顺序排列就到轮到你了,请你诚实地执行中正之道路。四海之内的人民穷困,你的(天命)俸禄就到头喽。”舜也(用同样的话)对禹说。
(商汤对天说,)“我自己履,斗胆使用黑色的雄性鸟兽(来祭祀),并且斗胆昭告光明正大的上**帝:天下有罪我不敢赦免,作为天帝您的臣子我不敢有所隐瞒,(这一点)您天帝的心中是十分清楚明白的。我子集有罪,不能够波及老百姓;老百姓有罪,主要的罪责原因都在于我(自己没有做好)。”
周朝有大的赏赐,善良的人都富有了。(周武王说,)“尽管有(很多)至亲,不如有(少许)仁德的人。老百姓有过错,都在于我一个人。”
(孔子说,)谨慎地衡量度量衡,审视国家法律制度,重新建立哪些被废除的官职,(这样做)天下的政治就能够清明了。复兴那些被灭掉的国家,接续那些断掉的世袭贵族,天下老百姓的民心就会归顺了。所需要重视的事情有:人民、粮食、丧葬和祭祀。宽厚就可以获得命中,诚信老百姓就会信任,勤勉就会有功劳,公正人民就会喜悦。
切己体察: 这一篇很长,总共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是尧、舜、商汤以及周武王关于责任感的论述。后半部分则是孔子说了在现代来说应该如何施政。
我们先看前半部分,尧、舜,商汤和周武王都说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我犯错我就没有资格去管理别人,而我下面的人犯错,应该都是我的错。联想到现在职场中的管理,如果管理层做的不好,那么上行下效的话,下面也做的不行;如果下属犯了错,我们一味地去责怪下属,事实上是我们犯了小孩子气的毛病,也就是我们极力的想要把责任推给下属,仿佛是在告诉别人“这不是我的错”,你看,是不是和小孩子一样呢?这就是没有担当的表现。本质上,下属犯错很大的情况下是我们没有跟他沟清清楚目标或者是我们没有给他设定合理的计划,所以才使得他做错的,最终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所以做一个团队管理者或者企业家是十分不容易的。反观我自己,我曾经就没有很好的以身作则,所以团队有一段时间松松垮垮;而同时我也是一个十分严厉的人,这里说自己严厉实际上是一种托词,因为我责怪下属是我希望下属能够对我的意图心领神会,当他们做不到的时候我就会心情不好,而这本质上是没有修养的体现,也是我没有做好对他们目标和绩效管理的表现。
后半句是孔子在说如何进行施政,说来说去就是国家层面要重视制度建设,而在人民层面则是重视他们的获得感,要累计信任等等,要人们觉得君主是诚心诚意的为他们好。这在现代管理中就是,既要注重企业文化,也要注重团队文化建设。
文言拾遗: 允执其中--“允”在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吕)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敢用玄牡--“牡”从牛,土声。甲骨文字形,左为阳性生殖器。本义:雄性的鸟兽。
敢昭告于皇皇后帝--“皇皇”形容堂皇,盛大:~文告。~巨著。
周有大赉--“赉”指的是赏赐:赏~。
周亲--指的是至亲。《书·泰誓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孔传:“周,至也。言纣至亲虽多,不如 周 家之少仁人。”
谨权量--“权”指的是衡量,比较。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 霍光是也。——《三国志·武帝纪》注。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吕氏春秋·举难》。又如:权时苟重(衡量时势而苟且顺从);权度(权衡度量);权量(犹权衡);权准(权衡的准则)。
? 论语最后一篇共三章,先总结为君之道,次讲治民之道,最后是为命之道。上一章,讲了帝王治国之道,本章讲在上位的君子治民之道。
子张向孔子请教做官治理政事之道,孔子告诉他崇尚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政,就可以了。五美四恶又是什么呢?孔子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通读论语后,我们可以知道,这五美四恶不过是孔子治民思想的一次大总结,论语至本章已经要结束了,论语的编者将本章放置于此,或是想最后一篇,该做总结了。
为官从政,治理政事,要推崇的第一项美德是“惠而不费”。
“惠而不费”如今已经成为中文的一个成语,意思是给了别人好处,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耗费。如何才能做到呢?孔子说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君子就着百姓所想要得到的利益,而给予百姓好处,这样对于君子而言呢,却并没有耗费什么,损失什么,老百姓得到了好处,就是惠而不费。中国人历来历史感极强,做这样惠而不费的事情,不独是君子,就是小人也愿意做。
或有人问,这样的好事有吗?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古语“身在公门好修行”,作为一级从政官员,手中有一定的权利,做起善事来比普通百姓更加容易。有了惠而不费的指导,琢磨出一个好的办法、好的措施,能够在社会上推行,使更多的人得到实惠、福利的例子太多了,而对于官员自身是没有损害的,不独无损害,官员本身亦是百姓一员。对于普通人,不从政,这样的机会也是有的,就看你想不想做。
为官从政,治理政事,要推崇的第二项美德是“劳而不怨”。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说:“子女奉事父母。若父母有过当微婉而谏,把自己志意表见了,若父母不听从,还当照常恭敬,不要违逆,且看机会再劝谏,虽如此般操心忧劳,也不对父母生怨恨。”)如果按照孝子的标准要求一级官员,则“劳而不怨”当解做“君子个人辛劳而心无怨恨”。但从孔子向子张做解释看,“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君子选择百姓可以做的工作来让百姓做,百姓又有谁会怨恨”,则貌似孔子在答非所问。于是有人主张劳而不怨解做“役使百姓劳作,百姓却不怨恨”。如此,何谓劳而不怨?究竟是谁劳?
窃以为对于孔子教导学生而言,作为一个有德君子当是辛劳而不怨的,这是君子成德的标准。而孔子教人,有时候不是那么直来直去。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所以当孔子告诉了子张,君子应该培养的第二种美德是“辛劳而不怨”,但在解释时又告诉他,要择百姓之可劳而劳之,也是可以说得通的,符合孔氏教法一贯作风。
作为一级从政官员,选择百姓可以做的工作来让百姓做,在官员来说是苦心孤诣心无所怨,就百姓而言并从中获益,百姓又哪里会怨。这事当然也好,这样的好事有吗?答案是肯定的。不想再举具体的例子了,倒是想起孔子的那句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说:“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设计的道路走,却难以让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或许民众一时不能理解君子之行为,但历史终将会证明。逢有此种状况,君子更当思“劳而不怨”也。
为官从政,治理政事,要推崇的第三项美德是“欲而不贪”。
是人就有思想,就有欲望,就有所求,区别在于所欲的内容。从后文孔子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教育子张所欲在于仁,要追求仁德,但却不过度贪求;而君子需要仁德便得到了仁德,又不叫贪求。论语里一涉及到仁,这含义就广了,孔子教育**们要成长为“仁人”,修养“仁德”,而从孔子对**们的评价看,对自己的评价看,现实之中难得有人被认可为“仁人”。对于现实中的能人、好人、善人、聪明人……,孔子也认可,但一涉及到评价该人是否为仁人,孔子往往以“仁则吾不知”结尾。所以,仁的境界,在孔子看来可谓“至德”,是一个人一辈子终身以之的理想、目标。这理想目标,的确太难达到了,所以孔子才教育子张说,“欲而不贪”——一个人要把仁的理想作为终身的理想,但因为这理想难以达到,也不要过度去贪求这辈子就一定能够成仁。看来成仁的理想目标实在是太难实现了,这个“仁”实在是个好东西,但是我们将成仁作为理想目标去追求,“求仁而得仁”,能叫做贪吗?当然不,如果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成为“贪仁”之人,这世界早就大同了。
为官从政,治理政事,要推崇的第四项美德是“泰而不骄”。
? 泰而不骄,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孔子曾将能否如此作为君子小人区别之标准。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