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州是现在的宁夏吴忠市境内灵武县附近。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灵州县,现今为灵武市。1913年,灵州改为灵武县。新中国成立后,原灵武县辖吴忠堡改为吴忠市。
宁夏吴忠市
吴忠市界于东经105?17?~107?47?,北纬36?34?~38?15?之间,全市总面积2.14万平方千米。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原是古灵州城和金积县驻地,地处宁夏平原腹地,地势南高北低,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
吴忠市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目前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的区域性商贸城市。
塞上江南,指宁夏黄河平原,因为这一带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牧业发达,湖泊众多,湿地连片,风景优美,如同江南一样水丰鱼肥。
塞上江南的说法
“塞上江南”的说法源于《太平御览》里:“(隋郎茂)《图经》:‘周宣政二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郎茂指出:‘其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里面的灵州就在现在宁夏境内,这里原本是胡人生活的地方,他们引水种稻,植桑养蚕,栽杨插柳,培李种桃,将灵州生活的像江南一样。后来,黄河水利灌溉事业进一步发展,使整个宁夏平原都成为了水草丰美的“塞上江南”。
塞上江南位置今指黄河北部宁夏平原灌区区域。塞上江南,初名“塞北江南”,最早指今宁夏北部黄河河东灌区,即今宁夏黄河灌区。今泛指宁夏黄河平原,包括宁夏北部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一带,自古修建秦、汉等渠,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牧业发达,湖泊众多,湿地连片,风景优美,胜似江南。境内有以自然风光为代表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湖和沙坡头景区,也有以历史文化为代表的水洞沟、西夏王陵和镇北堡影视城,以及贺兰山、中华回乡文化园、鸣翠湖、黄河楼、黄河坛等众多旅游景区。
全国各地有不少地名是根据人名来命名的,如山西晋中的介休市(春秋时晋国重耳臣子介子推)、陕西延安的吴起县(战国将领吴起)、河北沧州的任丘市(西汉将领任丘)等等,这些用来命名的人名大都是古代比较著名的人物。宁夏的吴忠市也是以人名来命名的,而且还是地级市,这在全国也为数不多。 吴忠这个人好像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他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吴忠市。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北面是银川平原,南面中卫平原和丘陵山地。按顺时针方东南西北分别与陕西榆林定边县、固原市、中卫市、银川市相邻,东南与甘肃省庆阳相邻,东北、西北分别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和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相邻。吴忠市辖两区两县一县级市,总面积约2.02万平方公里,比上海市面积的三倍还大,人口还不到150万。 吴忠市是1951年设立县级市的,1998年才升级为地级市。吴忠市看起来比较年轻,实际上吴忠拥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在黄河沿线设置郡县管理收复的土地,在今吴忠西南设富平县。西汉时(公元前191年),设灵洲县,后改名为大家都很熟悉的灵州。秦汉时在此开凿的秦渠、汉渠,对当地的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畜牧业尤其发达,汉朝在那里设有两大养马场,专门给朝廷提供战马。 唐朝时,灵州有黄河和众多水利设施,物产富饶旱涝保收,是都城长安的粮袋子,被称为「 ”天下粮仓”和「 ”塞上江南”。唐朝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跑路,太子李亨就是在灵州登的基。唐末灵州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得以迅速发展。 到北宋时,灵州迎来其历史上的辉煌时刻,和宋辽鼎足而立的西夏,核心之地就在灵州。李继迁从北宋手中夺下灵州后,将灵州作为西夏的都城,虽然后来其子李德明迁都至兴庆(今银川),但是灵州依然作为陪都存在。 但是到了明朝初,灵州城被泛滥的黄河冲毁,经过几次搬迁,最后迁到如今的灵武市,而灵州古城(今吴忠)则逐渐没落。明朝时,吴忠地处边疆地区,为防备游牧民族势力,朝廷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 ”九边重镇”。 在宁夏镇的灵州守御千户所下设有数十个军屯,其中一个就是吴忠堡。这是吴忠首次作为地名出现。吴忠本为屯长之名,后来就演变为地名。这种以人名命名军屯的情况在当时比较普遍,如李俊堡、瞿靖堡、邵刚堡等。因为类似的军屯实在太多,朝廷不可能去一一给它们命名。在《宁夏旧志》里有相关记载:「 ”宁夏堡寨,以人名、事名、地名、……即以其屯长姓名命堡,如叶升、李俊、王太之类是也。” 明朝时有个叫吴忠的人,他的父亲吴祯、伯父吴良和朱元璋是安徽凤阳老乡,在明朝建立过程中出了不少力,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吴祯善水战,被封为靖海侯;吴良被封为江阴侯,后来又封江国公。吴祯后来驻守庆阳(今甘肃庆阳),去世后其子吴忠袭靖海侯。吴忠后因胡惟庸案受牵连被诛。不过,靖海侯吴忠和吴忠堡的这个屯长吴忠是同一个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虽然他们的名字一样,但是身份相差太悬殊。 吴忠堡不大,在今吴忠市街心公园以西、西湖小区以东,裕民西街以南、邮政局以北,呈正方形。为何它能从众多屯堡之中脱颖而出,最终变成地级市的名称呢?明朝时建的吴忠堡到清朝时已坍塌,后来清朝又重建吴忠堡。 吴忠堡因地处水陆要冲,具有交通便利的优势。旧时没有火车之类的交通工具,交通运输主要就是水路和陆路。吴忠依托黄河,设有大型码头两座,商贸得以快速发展,其繁华程度和影响力逐渐超过++的军堡,如金积堡等。以至于1949年以后,就用开始以吴忠作为县的命名。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公元574年,迁两万户至丽子园(今银川市东),建怀远郡及县。北周破南朝陈后,迁其人到灵州(今宁夏灵武市),由于这批江南人“崇礼好学,习俗相化”,(《太平御览》)竞使本杂羌戎之俗的灵州风尚为之大变,他们引水种稻,植桑养蚕,栽杨插柳,培李种桃,使宁夏自此获得“塞上江南”之美称。
塞上江南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现指宁夏。黄河自宁夏++自治区西南部入境,并由南向北流经宁夏300多公里,孕育了吴忠平原和银川平原。银吴两大平原因引灌黄河水盛产水稻而被誉为“塞上江南”。
扩展资料
宁夏全境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南高北低,落差近1000米,呈阶梯状下降。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为温带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地区,具有春多风沙、夏少酷暑、秋凉较早、冬寒较长、雪雨稀少、日照充足、蒸发强烈等特点,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
北部引黄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宁夏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境内灵武市“水洞沟遗址”表明,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在此设北地郡,派兵屯垦,兴修水利,开创了引黄灌溉的历史。
“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堡一城”(将台堡、镇北堡、古长城),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 旅游品牌日益叫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贺兰山红酒的创始人叫陈德启。
贺兰山葡萄酒是贺兰山东麓地区采用自产优质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凭借独特自然资源和悠久的酿酒传统及现代化的经营方式、酿造技术,贺兰山东麓地区生产的葡萄酒倍受好评,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最佳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产区之一。
贺兰山东麓日照充足,全年日照达3000小时;戈壁滩上的砂土,富含矿物质;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7度至39度,是种植葡萄的最佳地带;海拔在1000米至1500米适合葡萄生长;年降雨量不超过200毫米。贺兰山东麓的日照、土壤、水分、海拔和纬度都有助于种植葡萄。
所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香气浓郁、纯正,口感圆润、协调。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生产历史:
两宋时期,宁夏河套平原是西夏少数族割据权的治经济中心,园艺生产出现了“丛林果木皆增盛”的繁荣景象。西夏种植的葡萄,因品质犹佳,使者在出使宋朝时,“兼赍葡萄遗州郡,”作为赠送路过州郡员的礼品,葡萄种植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元朝建立后,对果酒的巨大需求,促进了的葡萄种植业与葡萄酒生产的发展。元代诗人马祖常在其“灵州”一诗中,写下了“葡萄怜美酒,苜蓿趁田居”的知名诗句,宁夏河套平原葡萄酿酒业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明清时,当地种植的葡萄品种“有绿色、紫色两种,大如白枣,皮薄多汁,食味极甜爽鲜美,南方所无着。球旁或生细蔓,上结小葡萄,如豆大,味更。”国初,当地又培育出了新的种植品种,其中“锁锁葡萄,大如纽扣,皮薄无子,食之蜜甜,堪制葡萄干,尤称特产。
此外有名猪奶头着,形似猪乳,以肉丰味甘见称,亦为优良品种”。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葡萄种植业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在继续发展鲜食葡萄的同时,将种植品种重点转向酿酒葡萄,在贺兰山东麓适生地建立标准化种植园,先后从国外引进了适宜酿制红、干白的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梅鹿辄及霞多丽等无病毒种苗,大面积推广栽培。
酿酒葡萄种植已经成为带动当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葡萄产业是产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截止2007年底,产区葡萄基地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量8万吨,产值5亿元,其中酿酒葡萄13万亩,产量4万吨。初步形成以青铜峡市、永宁县、农垦农场为主体,红寺堡开发区为补充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
有贺兰山、西夏王、御马、鹤泉、贺东、类人首等葡萄酒加工企业16家,加工能力达5万吨。培育了贺兰山、西夏王、御马、贺玉、加贝兰、贺东、类人首等品牌,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吸引了张裕、王朝、长城等国内知名葡萄酒生产企业投资建厂、建基地,贺兰山东麓成为中国新兴的较佳酿酒葡萄产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