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辛亥革命有感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我们说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我没说它失败了,但从它的重大影响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是象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象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他们坚韧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这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反动势力都已无法把它再扭转过来了。
与时俱进 奋斗不止
——孙中山的精神及其启示
3月12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忌日。孙中山先生虽然去世了半个多世纪,但他一生为国为民奋斗至死的经历和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
**战争的硝烟尚未完全消散,虽然满清王朝从总体上来说几乎又复归于战前阒寂的黑屋之中,但仍有极少数的社会精英如魏源等人发出了“师夷之长技之制夷”的呐喊。面对“万马齐喑”的大清帝国,他们的声音是那么微弱与寂寞,对后世虽如春天惊雷,而在当时则犹如死水微澜。但有了开始就必有发展。为了驱逐列强、振兴中华,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赴汤蹈火,不惜抛洒热血、献出生命,以探寻挽民于倒悬、救国于水火的真理和道路。孙中山无疑是其中少数几颗最耀眼璀璨的明星之一。
孙中山之为孙中山,当然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及社会状况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但也与其个人的出身、经历、教育、志趣、品格、理想等等有直接的关系。
广东香山县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滨临南海,紧邻澳门。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海的风浪和气息造就了香山人的开放胸怀,由于人多地少,一些香山人很早就走出香山,到澳门谋生,或下南洋,甚至漂泊到遥远的檀香山。孙中山的父亲年轻时曾到澳门当过鞋匠,而当孙中山五岁时,他的哥哥孙眉于1871年远涉重洋前往檀香山谋生。没有几年的时间,孙眉发展成为一个华侨资本家,这对孙中山的影响至深至远。
出身于贫苦人家的孙中山如同众多中国农村的贫穷子女一样,自小就参加了农业劳动,使他对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的痛苦境遇与要求有着较深的了解与体认。因家贫直至10岁时才进本村私塾念书,也曾留心倾听太平天国的造反故事,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模糊的革命种子。如果就顺着这条中国农村普遍固有的轨道滑行,孙中山也将与千千万万的中国农家子弟一样,辛苦耕作,默默一生,如同过眼烟云,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无情的历史唯独对他情有独钟,许多必然的因素与偶然的机缘交互渗透,共同锻造了一位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这其中关键的一环即是他投靠哥哥孙眉。
1878年,12岁的孙中山陪同母亲取道香港远航檀香山。由于孙眉已经取得事业的成功,因此孙中山到檀香山后免除了创业的艰辛,进入当地教会学校读书,初步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与近代科技知识,奠定了其以后人生的知识、志趣与信仰的基石。此后又在香港继续接受西方教育,香港中央书院毕业后又攻读医学,到澳门行医。期间常与志同道合者议论时事,抨击弊政。
任何“叛乱”者与革命家都不是天生要“叛乱”、要革命。起初他们总是诉求于体制内的改革,只有当此路不通时,“叛乱”与革命才应运而起。孙中山也不例外。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上书李鸿章大约是孙中山真正涉足政治的起点。这封八千多字的上书,平心而论,其识见和建议并没有超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改言论与主张。当时位居人臣之极盛的李鸿章自然不可能意识到漠视一位无名热血青年的殷殷企求的严重后果。不久孙中山再次前往檀香山,联络革命志士,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明确提出了“驱队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的革命主张,从此揭开了他伟大革命一生的序幕。
次年孙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兴中会总部。清**在中日战争中的惨败,《马关条约》的奇耻大辱,孙中山等人谋划借机发动广州起义。冒险的起义不仅以失败告终,而且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这一流亡就是漫长的16年,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才踏归故土。1896年孙中山辗转到达英国伦敦,不幸被清**驻英使馆绑架,准备装运回国处决;而又有幸被英国友好人士援手救出,更幸运的是孙中山由此声传世界,成为大悖清**初衷的国际上著名的革命领袖。
由于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孙中山等人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同盟会,并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纳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系统阐述了三民主义。此后领导同盟会与康梁改良派进行革命与改良的大论战,创办报刊,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使民主革命的潮流不仅在海外迅猛发展,而且及于国内。尽管武昌首义前他直接领导或影响的八次武装起义均惨遭失败,但每一次失败都打击震撼了清**,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正因为这样,才有1911年武昌举义,全国响应,并最终结束了260多年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使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寿终正寝。虽说此时孙中山正远在美国,似乎与武昌首义无关,但如果没有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的不限奋斗与牺牲,武昌起义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16年前,无名“反贼”孙中山被迫亡命海外;16年后,革命领袖载誉归国,孙中山成为各种矛盾焦点之中一致推举的临时大总统。迫于内外压力,只当了四个月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逼宫成功的袁世凯。孙中山认为由于清帝退位,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完成,“唯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努力的方向即在民生主义,实行社会革命,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大借外债以兴实业。为此孙中山到北京与袁世凯筹商国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与袁世凯晤谈13次之多。由于此时袁世凯独裁的时机不熟,孙中山尚有大可利用的价值,为蒙骗孙中山,袁世凯常称“以国家和人民为念”,言词恳切,凡孙中山所提主张,袁世凯几乎无不同意。孙中山遂对袁世凯极为满意,并认为袁世凯比自己更有治理国家的政治经验,进而向袁世凯声明自己辞去正式大总统的候选人,支持袁世凯当十年总统,练百万精兵,而他自己则十年不预政治,专事修筑全国铁路事业,计划在十年之内修筑铁路二十万里,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强国。袁世凯喜出望外,索性将假戏进行到底,给了孙中山一个“全国铁路督办”的虚职,而孙中山也欣然就任,并“日夜筹思,不敢稍懈”。
然而,仅仅过了半年的时间,枪声惊醒梦中人,宋教仁的鲜血洗亮了孙中山的眼睛。“二次革命”旋起旋落,孙中山成为自己手创的中华民国的通缉要犯。对此直到今天孙中山仍为大家所诟病,责怪他不该对袁世凯如此轻信,在政治上过于天真、幼稚、不成熟等等。与袁世凯相比,这些话语用之于孙中山并不为过。但话又说回来,正是因为如袁世凯之流的在政治上不天真、不幼稚、过于成熟,善耍阴谋阳谋、翻云覆雨的**“政治家”流氓太多了,所以才使中国的问题积重难返,而胸怀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理念的孙中山们经常处于边缘地位,中国也就依然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孙中山继续为缔建真正的中华民国而奋斗,组建中国革命党,为“护国”、“**”而奔走,虽然不断的失败使他痛苦不已,但绝未气馁,并认识到了军阀无论南北皆如一丘之貉。身陷困境的孙中山继续在黑暗中摸索,著书立说,希望以此唤醒民众。孙中山以其如椽巨笔在《实业计划》中描绘了一幅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其中很多规划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令人感奋不已,同时也使后人感到赧颜。
一生经历无数失败的孙中山在晚年遭遇到一次最惨重的失败。相随自己十余年的“革命将领”陈炯明竟要置他于死地。以往要杀他的人都是革命的敌人,以往的失败都是因为力量相对强大的敌人所施,这些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尽管在同盟会时期亦曾发生过几次“倒孙风潮”,但那毕竟是革命队伍内部的政见分歧,而本次却“祸患生于肘腋,干戈起于肺腑”。这次向他伸出黑枪的正是他计划完成北伐大业所最倚重和信任的部下陈炯明,孙中山极度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三十年。中间出生入死,失败之数,不可偻指。顾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
但孙中山是永不言弃的真伟人,他遇挫而愈奋,失败越惨,教益越多,“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天助自助者,命运也是公平的。苦苦探索之中,十月革命使迹近绝望的孙中山依稀看到了中国革命未来的方向,决定“以俄为师”,开始了他晚年最伟大的转变,改造***,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给三民主义以全新的诠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为了实现全国的统一,孙中山抱病北上,一颗巨星不幸于1925年3月12日陨落。
孙中山虽然去世了,但革命事业后继有人。中国人民最终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实现了他一生为之奋斗不止的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的理想。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迁,但孙中山一生为国为民奋斗不止的精神却历久而弥新。他心忧祖国与人民,铁肩担道义,一生革命,不求个人名利;他从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遇挫愈奋,永不言败;他酷爱学习,手不释卷,融汇中西,心态开放,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引领时代潮流。这种精神给后人以无穷的启示与力量。孙中山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的遗嘱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因为中国距离完成现代化的目标毕竟还有一段相当长的道路,必须继续发扬孙中山的精神,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奋斗不止,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告慰孙中山及无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