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百科 > 四气指的是哪四气?

四气指的是哪四气?

  • 分类:生活百科
  • 更新时间:2024-11-15
  • 发布时间:2024-02-25 23:30:06
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由于寒与凉、热之温之间具有程序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
内容详情

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由于寒与凉、热之温之间具有程序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损其阳。

四气划分

一是五分法。李时珍提出五性分类法,认为“五性焉,寒、热、温、凉、平”。

二是四分法。《神农本草经》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后世多遵从之。

三是三分法。唐代《唐六书》提出“三性说”,曰“三性,谓寒、温、平”。

四是二分法。就具体药物而言,仍有偏寒或偏热之不同,分属于寒、热二性。

食物的四气是指

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中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

药物特效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食物的四气是指:寒、热、温、凉。

:

四气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序录》,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但宋代寇宗奭认为“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序例(《神农本草经·序录》)中‘气’字,恐后人误书,当改为‘性’字,于义方允”。

提出将“气”改为“性”,故“四气”又称“四性”。明代李时珍则认为“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臊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问》以来,只言气味,卒难改易,姑从旧尔”,主张仍以“气”相称为宜。

中药寒、热、温、凉四者,或称为“气”,或称为“性”,古今兼而有之,同时并存,都是指药物固有的属性。

主要有二种学说:其一为禀受于天说。如李中梓云:“四时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故药性之温者,于时为春,所以生万物者也;药性之热者,于时为夏,所以长万物者也;药性之凉者,于时为秋,所以肃万物者也;药性之寒者,于时为冬,所以杀万物者也”。

其后,缪仲醇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凡言微寒者,禀春之气以生;言大热者,感长夏之气以生;言平者,感秋之气以生,平即凉也;言大寒者,感冬之气以生。此物之气,得乎天者也”。认为药物的四气禀受于天,是由四时季节气候的差异而引起的。

其二为入腹知性说。徐大椿云:“入腹则知其性”。药性寒温的确定,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概括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素问》)。

大凡能减轻或消除阳热病证的药物,其药性为寒凉;凡能减轻或消除阴寒病证的药物,其药性为温热。同理,温热性质的药物,主要用于寒性病证;寒凉性质的药物,主要用于热性病证。

入腹知性说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机体用药后的反应为依据来确定药物的寒温性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