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的意思是寄居异乡;指客居异乡的人。
1、拼音:jī lǚ。
2、出处:
(1)《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齐侯使敬仲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杜预注:“羇,寄;旅,客也。”
(2)《史记·陈杞世家》:“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
(3)《魏书·袁式传》:“虽羁旅飘泊,而清贫守度,不失士节。”
(4)宋·陆游《六言》诗之四:“壮岁京华羁旅,暮年湖海清狂。”
(5)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六回:“向以公子尚在羁旅,臣不敢辞。今入晋矣,臣奔走数年,惊魂几绝,心力并耗。”
(6)《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郑玄注:“羇旅,过行寄止者。”
3、近义词:惦念(diàn niàn)、记挂(jì?guà)、客居(kè?jū)。
4、成语及释义:
(1)漂泊羁旅(pīao bó?jī?lǚ)
释义:飘泊:随水漂流或停泊。比喻漂流异乡,没有一个固定的家。
(2)羁旅之臣(jī?lǚ?zhī?chén)
释义:指寄居在外的官员。
(3)羁旅异乡(jī?lǚ?yì?xiāng)
释义:羁旅:寄居作客;异乡:他乡。在他乡寄居作客。
羁旅的例句:
1、许是羁旅之途耗倦了他的身子,又许是漫天的黄尘本就带着多多少少的迷惑作用,他倏然起了万种前所未有过的幻象。
2、但这次不一样,实实在在的泥土香味从远处飘过来,让这个羁旅的女子,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3、山水承载了他的离别之痛、羁旅之愁、孤独之感,鲜明地烙上了晚唐时代感伤的印迹。
4、受其人生遭遇的影响,这部分诗歌多写乡园之思、离别之叹、羁旅之苦,情真意切。
“羁旅”的意思:① 亦作“羇旅”。指寄居异乡。② 作名词,指客居异乡的人。
羁旅,读音是: jī lǚ 。
出处
①《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杜预注:“羇,寄;旅,客也。”
②《史记·陈杞世家》:“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
③《魏书·袁式传》:“虽羁旅飘泊,而清贫守度,不失士节。”
④《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郑玄注:“羇旅,过行寄止者。
造句
①少年初秀,孤身羁旅,壮志远筹。
②羁旅诗一般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绵绵的乡愁。
③杜甫《登高》中 , 极写自己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④这诸多的情景,处处萦绕飘荡着诗人那无以自遣的羁旅愁怀。
羁旅怀乡的意思是离家久远,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想及思念之情,字面意思就是旅行外地思念故乡之意!
羁旅,汉语词汇,拼音:jī lǚ,释义:指的是长久寄居他乡;指客居异乡的人。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羁旅诗惯常使用“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3、抒发独倨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i ]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
羁旅的读音是:jīlǚ。
羁旅的拼音是:jīlǚ。注音是:ㄐ一ㄌㄩˇ。结构是:羁(上下结构)旅(左右结构)。
羁旅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亦作“_旅”。寄居异乡。指客居异乡的人。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_旅”。⒉寄居异乡。引《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齐侯使敬仲为卿,辞曰:‘_旅之臣敢辱高位?’”杜预注:“_,寄;旅,客也。”《史记·陈杞世家》:“_旅之臣,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唐韩愈《又与柳中丞书》:“夫远徵军士,行者有_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宋陆游《六言》诗之四:“壮岁京华_旅,暮年湖海清狂。”⒊指客居异乡的人。引《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_旅。”郑玄注:“_旅,过行寄止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_旅。”《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机以_旅事颖,一旦顿居诸将之右,王粹等心皆不服。”清龚自珍《台城路·同人皆_知余近事》词:“吴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_旅。”
三、国语词典
寄居他乡。唐.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聊斋志异.卷一.娇娜》:「羁旅之人,谁作曹丘者?」也作「_旅」。
四、网络解释
羁旅羁旅,汉语词汇,拼音:jīlǚ释义:1、指的是长久寄居他乡。2、指客居异乡的人。例:羁旅异乡。
关于羁旅的近义词
记挂牵挂客居惦念
关于羁旅的诗词
《冬夜·羁旅复经冬》《题梦璧兄《羁旅吟》》《羁旅无聊自嘲》
关于羁旅的诗句
言笑忘羁旅萍风羁旅到中年圣贤犹羁旅
关于羁旅的成语
漂泊羁旅振兵释旅整旅厉卒昌亭旅食跌宕不羁陈师鞠旅退旅进旅进旅退旅旅进旅退_弛不羁
关于羁旅的词语
_弛不羁
关于羁旅的造句
1、两本靡靡之音,词意萎靡,闺房*亵,羁旅狎妓,沽名钓誉,才情不高,意趣不高,纯任天籁,专主情致,浮夸少实,皮厚中虚,读不得,读不得!
2、上羁旅孤飘,我所建立,有吾兄弟,犹鱼之有水,人既亲我,背之不祥。
3、流落异国近二十年的孤军羁旅,漂泊他国有家而不能回的寂寞游子,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终于再见当年记载自己全部光荣和骄傲的旗帜,一瞬间二十年滔滔岁月流水而过,恍惚间皎皎少年还是昨日,再回首旧人不在,两鬓已霜。天下归元。
4、许是羁旅之途耗倦了他的身子,又许是漫天的黄尘本就带着多多少少的迷惑作用,他倏然起了万种前所未有过的幻象
5、或借酒浇愁,轻歌曼舞,醉生梦死,或寄情山水,羁旅天涯,佳章纷沓。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羁旅的详细信息
临江仙·暮春原文: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见说江头春浪渺,慇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临江仙·暮春翻译及注释翻译 作者客居他乡,看尽鸿雁的北往和燕子的南来,而故乡的消息茫然,不禁惆怅满怀。整个春天都在惦念家乡,人已憔悴有谁怜?于是只好在这落花时节的寒食夜以酒浇愁。听说江头春波浩渺,春水情意恳切地像是要送他的归船返回家乡,这条曾送他离乡又送他归去的水路,是他最为之情牵梦萦的。最后,他设想登上归船,听着春雨打着船篷,看着将别的断桥边上的疏柳淡烟,充满别离之情。
注释 1征鸿:即征雁。 南朝梁江淹《赤亭渚》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宋陈亮《好事近》词:「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2故园:旧家园;故乡。 唐骆宾王《晚憩田家》诗:「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3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无所知的样子。《庄子·盗蹠》:「目芒然无见。」4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 。 介愤而隐于绵山 。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5中(zhong)酒:醉酒。晋张华《博物志》卷九:「人中酒不解,治之以汤,自渍即愈。」6见说:告知,说明。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也有听说的意思。 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诗:「见说 蚕丛 路,崎岖不易行。」 7慇勤:热情。8萦牵:牵挂。南朝宋鲍照《和王丞》:「明涧予沿越,飞萝子萦牵。」 唐黄滔《壶公山》诗:「清吟思却隐,簪绂奈萦牵。」9短篷:指小船。元萨都剌《次韵与德明小友》之一:「烟雨短篷 水口 ,人家乱石山前。」十南浦:虚指,暗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⑾断桥:实指,地处杭州西湖东北角,与白堤相连。自唐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宝祐桥 ,又名段家桥 ,今罕有称者。 唐张祜《杭州孤山寺》诗:「 断桥 荒藓涩,空院落华深。」
临江仙·暮春鉴赏上阕写念家。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两句把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瞬间倾吐而出。「过尽征鸿来尽燕「用比兴手法,以征鸿比喻飘泊异乡的旅客,以归燕兴起思家的情感。在南 宋词 人心目中,鸿雁不仅是传统的捎信使者,更代表了战乱年头的流亡者。然而鸿雁秋去春来,离乡后犹能回到塞北;而这些南来的词人却永远远离故土。因而他们看到北归的鸿雁,总有自叹不如的感觉。
」故园消息茫然「作一顿挫,稍稍收束起句的迅发之势。词人把」望征鸣,看归燕「的过程略去,仅是截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尽情抒写。这里两个「尽」字用得极好,不仅表现了生活中这一特定的横断面,而且把词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望眼欲穿的神态概括在内。可以想像其中有过多少希望与失望,有过多少次翘首云天与茫然四顾。词笔至此,可称绝妙。
」一春憔悴有谁怜?「表达了惆怅自怜的感情。从章法上讲,它起著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常情,鸿雁秋分后由北飞南,春分后由南回北;燕子则是春社时来到,秋社时飞去。这里说「一春憔悴有谁怜」,则总括上文,说明从春分到春社,词人都处于思乡痛苦的煎熬之中,人也变得消瘦憔悴。在它样凄苦的境遇中,没有一个理解他的人。一种飘零之感,羁旅之愁几欲渗透纸背。进一步推想,其中不无对南实的投降派发出委婉的讥讽。寥寥七字,意蕴言中,韵流弦外。
」怀家寒夜食,中酒落花天。「愈觉韵味浓醇,思致渺远。「寒食夜」系承以上三句而来。词人怀念家乡,从春分、春社,直到寒食,几乎经历了整个春天,故云「一春」;而词中所截取的生活横断面,恰恰这寒食节的夜晚。赵氏先茔所在地河南已沦入金人之手,欲祭扫而不能,更增添了词人思乡的情怀。这两句一实一虚,前一句叙事,后一句说景,化质实为空灵,造成深邃悠远的意境。「中酒落花天」一句,乃从杜牧《睦州四韵》诗变化而来。小杜原句是「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词人只换其中一字,以「天」代「前」,便发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其实「天」和「前」同属一个韵部,不换亦无妨。那么他为什么要换呢?一是为了对仗工整,上句末字是表示时间的名词「夜」,此句末字也必须用表示时间的名词「天」;二是「天」字境界更为阔大,且能与起句「过尽征鸿来尽燕」相呼应,从而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把思家意绪,中酒情怀,便表现得迷离惝恍,奕奕动人。
词的下阕一转,由思家转入归家。
」见说江头春浪渺,慇勤欲送归船。「二句情略一扬起。词人本已沉醉在思家的境界中,几至不能自拔;然而忽然听说江上春潮高涨,似乎听到了要回故乡的讯息,精神为之一振。这与前片起首二句恰好正反相成,遥为激射。前片「故园消息茫然」,表示失望,在感情上是一跌;此处则借江头春汛,激起一腔回乡的热望,是一扬。钱塘江上浩渺的春浪,似乎对人有情,主动来献慇勤,要送他回家。江水有情,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词人曾慨叹「一春憔悴有谁怜」,在人世间无人理解他思乡的痛苦,而江水却能给以深切的同情,两相对照,托讽何其深水!
「别来此处最萦牵」一句,缠绵不尽,撩人无那。春浪来了,船儿靠岸了,词人即将告别临安,却又舍不得离开。这种感情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条件下产生,极为矛盾、复杂。赵长卿作为宗室之一,处境较好,南下的亲朋友好友众多,临别之时他依依不舍,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声「别来此处最萦牵」。词人在这种欲去又流连、不去更思归的矛盾状态中来刻画内心的痛苦,从中我们窥见到 南宋 时代上层贵族中一个现实的人,一颗诚挚而又备受折磨的心。
「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以景作结,寄情于景。在思乡痛苦的煎熬中,憔悴而惆怅自怜,又加重思乡之情,同时写出了一种飘零之感,羁旅之愁。客居他乡时间长了,客居之地又成了新的牵挂之地。表现了作者欲去又流连、不去更思归的难以割舍的复杂心情。
全词伤春更是伤己,寄寓了诗人漂泊之感,思乡之愁,自怜(惆怅)之意,牵挂之情。
临江仙·暮春创作背景「靖康」之变后, 北宋 亡于金人,宗室纷纷南迁,定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一带。有的人苟安一隅,整天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然而也有一些人不忘故国,时时通过他们的诗词抒发怀念故国的感情,表达收复失地的愿望。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怀着悲愁与壮志写下了这首抒怀词。 诗词作品: 临江仙·暮春 诗词作者: 宋代 赵长卿 诗词归类: 宋词三百首、羁旅、写鸟、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