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全句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意思是:
什么是“有为法”,什么是“无为法”。最简单的比喻就是水和波浪。当水面平静如镜,这个时候的水是“无为法”。当起了风,水面有了波浪,这个时候的水是“有为法”。
一真法界,佛法里也叫“真如”、“涅磐”、“法身”、“本来面目”,就是那平静的水面,就是“无为法”,这个时候没了任何的波动现象。没有了光波,没有了声波,没有“色受想行识”一切波动,整个世界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描述的一片空寂,但这片空寂里却能生出万物,“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扩展资料:
佛陀在《金刚经》里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佛陀所引用的东西——“梦”、“水泡”、“电”、“露”都是不稳定、稍纵即逝的东西。佛陀这句想说的是“任何有相的东西也都是一样的——不稳定、稍纵即逝。”
意思是:人生短暂,如同吹起的泡泡瞬间破灭,像早晨的露珠倏忽而逝,也像闪电一般一闪而过。这其实是在教会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出处: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
原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释义:世界上所有的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因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 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一切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都会消散。
扩展资料: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