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高考如战场,高考改变学生的命运,你对高考有什么看法?

高考如战场,高考改变学生的命运,你对高考有什么看法?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4-11-15
  • 发布时间:2024-04-16 14:25:04
我认为高考主要的目的是人才的选拔而不是人才的培养,毕竟为了高考而学的东西今后很多是用不到的,但是由于人口问题,不是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去走向社会的各个行业的,必须有一项制度将人分出个三六九等来,这就是高考.当高考选拔人才的目的达到之后,就失
内容详情

我认为高考主要的目的是人才的选拔而不是人才的培养,毕竟为了高考而学的东西今后很多是用不到的,但是由于人口问题,不是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去走向社会的各个行业的,必须有一项制度将人分出个三六九等来,这就是高考.当高考选拔人才的目的达到之后,就失去了他的价值,这就是已经通过高考的大学生们不会再回归高中的苦日子的原因(复读的除外).

真正痛苦的不是高考,毕竟两天时间就完全搞定了,痛苦的是准备高考的过程,真的很煎熬,不堪回首的水深火热!

过去的就过去了,真正到了大学,当我们开始经历所谓的大学生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高三的生活其实挺充实的,因为我们每天很清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并且每天都在很努力的向着目标一点一点前进着。相比较而言,大学的生活有点空虚.

现在想来,有点怀念高三啊,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虽然不敢苟同,但还是觉得高三虽然痛苦,但留给我们的回忆,那种全力以赴去追逐梦想的感觉,真的不错。

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冲刺百日高考励志文章:奇迹,是为了信念牺牲一切

高考试卷,需要用那么几张纸来定性一个人十年苦功的所有。

因此,绝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就是,不被那几张纸肯定的人一定是渣渣,然后还要背负家族的荣耀和父母的脸面。

所以为了家族的荣耀和父母的脸面,还有自己的未来,必须要去解决掉那几张纸,这无形中的压力和外界刻意的关注和宣传,无疑也是巨大的增加了沉重感。

之前那种几个同学骑着自行车唱着歌去考场的情况再也没有了,有的是考场附近黑压压的陪考家长和亲友长辈。

进考场的那一瞬间,甚至就忽然有了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感情……又或是那种乌江之岸不为霸王无颜见江东的豪情(少部分情况除外,例如:学霸、学渣)。

等待成绩的学生和在后方大营等待前方战况的将军两者的心态是何其相似,胜则无前,败则涂地,虽有来年再战之机会,却无牛犊初生之勇锐。

总之,高考的那几张纸是没有缓和余地的,就像战场的交战双方一样没有余地;你不能和高考题谈条件就像交战双方只能各凭所长;考场外的陪考家长又如战场督军,考生如将,只许前不许后;古时以斩首论军功,今日靠分数称英雄。

最后祝愿考生们能独斩750分,封侯拜相

高考失利,我又重新走上高四的战场.我文言文熟语病句排序,数学选择填空英语作文物理大题化学实验生物大...

一个考取北大生物系学生的高三传奇

高策,2010年高考672分,北大生物系录取。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让高策写一写曾经的故事,算是给自己的高中一个总结,也给学弟学妹一点鼓励。几天之后他发给我这样一篇文章,读完之后,我热泪盈眶。他的文章里有自己刻骨铭心的故事,我的眼泪里有我和几十个孩子刻骨铭心的青春。

 TO all those who said that I can't,I have proved once more,yes I can.

 终于,我可以平静下来,在这样一个清晨,好好地回忆,细细的品味,那属于我的高三奇迹。

 想借用班主任的评语,对高三的上学期大致描述:“你懂得胸怀天下却做不到卧薪尝胆,立志异常坚定却难逃现实诱惑,看得见远处的山却看不见脚下的路。有时把执迷不悟叫执着,有时把自我满足当自信,有时自以为是能够拯救别人拯救世界的万能上帝,到头来成了自身都难保的过河泥菩萨。有时是真正弱点百出还不以为意的“伪高手”,有时是地道地荒废机会还自鸣得意的可怜人。”看到这些评语,这些批评,我心里有恐慌,却更迷茫——我究竟该怎样做……

 这是我从教几年的学生评语中一次这么“狠”地评价自己的学生,而批评的恰恰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中的一个。他几乎是我钦点的班长;他有很多看法与我异乎寻常地一致,虽然我没有当面对他说过;他曾经在寒冷的深夜与我探讨爱的问题,虽然我没有能让他接受我的观点,但是我依然欣赏他的思考;他也有着自己的大气与胸怀,我喜欢他们做的每一期墙报和班会,我喜欢他的文笔,也多次把他的文章作为范文;当然,这些都掩不住他的不足,他也在高三的时候为自己的习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直到今天我都相信,他的路原本可以不这么难。

 我依然记得,我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给高策写下上面那些话,我记得,我几乎是用了整整两个晚自习,用了十多张答题卡来反复揣摩这些话。语气太重了,缓和一下,太缓和了,再加重。思考来思考去,我几乎选择了我能选用的最严厉的方式写下了上面的话,我的想法只有一个,我也相信他能理解,那就是——这些话不是无情地否定,而是狠狠地唤醒;而不是无情地放弃,而是坚定地期待,这些话不是结束,而是一个起点。

 千疮百孔的习惯让我的成绩从高二期末的年级第一跌到了四五十名的位子,不过那时的我依旧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可以东山再起。

 这就是高三的前一多半时间,在迷茫与挣扎中看着成绩下滑,看着北大远去……

 不得不提的是自主招生,现在想想,那真是一次梦幻般的影响我很久的经历!

 凭借高二的成绩我走进了北大自主招生的笔试考场,上午的数学共四个题,交卷时我只做了一点点。若是搁在平时,下午的测试我一定会边做题变懊恼,接着一败涂地。可是这次,不知是哪里来的力量,我暂时忘却了上午的数学卷,一点一点答题,一秒一秒把握。走出考场,我知道自己希望不大,却着实为自己下午的沉着感到欣慰。压线通过笔试,正是对我心态的奖励,从那时起,无论上一科考的怎样,我都能坚强的努力到最后一秒,这或许远比通过考试要重要吧。

 我不曾预料到他会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可我料想到了他的坚持。这也许是我下决心写下上面那些评语的的原因吧!

 接着的面试,我再次走在未名湖畔,呼吸着那让我陶醉的气息,阳光静静地洒在身上……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那未名湖中的滑雪者,博雅塔下的读书人,给了黑暗中的我多么强烈的希望。

 戏剧性的是最终我只获得五分的加分,老天开起玩笑怎么这么有意思,寒假的十天,我扔掉了所有的计划,不知所措的呆着,就是呆着什么都不做。做了那么多,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只有五分,值吗?我永远不会忘记许多人听到这“五分”的神态,那是一种听到冷笑话的表情,我只有以笑应对。可我不服,或许,这五分就有用呢;或许,就真的有用呢……

 再开学,立刻到了“质检二”。理综的出现让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化学的优势发挥不出,物理的劣势暴露无遗。200名,我忘不了老师气冲冲地拿着成绩单到宿舍指给我看:“还没这么差过吧!自己好好想想……”刹那间,我感觉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咬咬牙,下定决心。我扔掉了手机卡,把MP4借给了同学,在枕头下放了三样东西:暑假买的《清华北大不是梦》,在北大自主招生领取的《筑梦北大》,以及北大的一组明信片。趴在床上,难以入梦。一笔一划地将职烨的《花开不败》抄了一遍,希望自己可以像那个为了复旦牺牲一切的小女孩一样……

 在职烨写成《花开不败》的那一刻起,这篇文章影响了多少曾在梦想面前困惑的孩子。在郭嘉逸的文章中提到他,在高策的文中里提到他,在无数孩子的青春记忆力有这样一篇文章的痕迹。而未来人们还会记住郭嘉逸的《从一个自己到下一个自己》,也会记起这一篇《奇迹,是为了信念牺牲一切》。

 每天走在路上,眼前总是黑压压的一片,看不到一丝阳光,晚睡早起的生活导致了身体的问题,脑子里总是跟浆糊似的,还不时地干呕。但我不能松懈,该吃药吃药,吃了药还得玩命啊……每天在宿舍“加班”,觉得夜好静啊,只听到自己的心跳。那是一段忘记了开心的日子,也是我最怀念的一段时光。

 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我坚持了一个月,结果却是在“一模”时由低谷跌落深渊。570分,283名,按往届的成绩看,这刚够一本。距高考还有54天,我真的想放弃了……有气无力的看着试卷,可怕的是我没有那种“收拾旧山河”的勇气与**了。

 多谢我的朋友,用一张纸,一段话唤起了我内心的希望:“把每天当成终结前的最后礼物,把每道题都当成训练能力的必备武器”“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也“必须为了必须,到耀眼的地方去!”。是啊,还没结束呢,真的,还有可能大逆转。

 我记得我曾经让他们看马云的访谈视频,也曾把马云的那句话告诉他们,他们也一定都记得,那就是“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见后天的太阳”。是啊,努力容易,坚持难;坚持容易,遇到挫折打击、甚至是反复遇到挫折和打击仍旧坚持就更难。我对现在的学生说,如果你一直努力,却要在往后的第十次考试的时候能换来胜利,你愿不愿意为它承受前九次的失败?还是在其中某一次失败的时候就举手投降?回答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而那第十次考试也许就是高考!

 那是一个见证我内心成长的下午,一个人坐在窗户旁,发声地再一次读了那个坚强的复旦女生留给我们的财富——《花开不败》。日记本上我有力的写着:我可以一落千丈,我偏要一鸣惊人。一天超越六个人,杀进北大。现在看到这些话,仍是很佩服自己当时的勇气,怎么就那么相信奇迹!正如柴静所言吧,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

 按照正常的情节,我应该成绩回升。可现实终究是现实,“一点五模”年级233名,据复读生说,这样的成绩没戏了。没戏了吧……

 那天上完第一节晚自习后出去跑步,发疯一样。回来看到了发下来的化学卷子。看着接近满分的卷子,我对自己笑了笑。接着发现卷子的最后有化学老师的一句话“你还是那个优秀的你!”还有人相信我,老师没有放弃我。一瞬间,我感到莫名的感动。趴在课桌上任眼泪肆意,那是在最黑暗的时候看到的光芒,哭过后的我轻松了不少。不管前面是什么,我都要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最刻苦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全力以赴!输输输,输到赢为止!

 有的时候老师无心的一句话都可能在学生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无心的鼓励可能种下希望和力量,而无心的否定也可能带来失落甚至是仇恨。一次一个学生给我留言说,说我的一句话给了她很深的影响,这句话是“就算是你有99%的好,也不能放纵1%的不好”,可是这句话我早就都忘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说的话了。在那个高压下的时期,一句否定的话就可能摧毁一个前进的就会,而一句鼓励的话或是一个信任的微笑就可能成为燎原的星星之火。老师啊老师,我是每时每刻带给人影响的人。

 影响很深的是一天在宿舍,隔壁班的一个哥们来聊天。言谈中,我不自觉地流露出沮丧,他送我这样的一句话:高一高二,你一直是在前面,没受过打击。我是一直被打击,从未被*!

 从这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看出班风的重要?是不是也可以看出朋友的重要?如果这个时候听到更为沮丧的话,又会怎样?

 一天天重复的日子,通向了“二模”,冲到了年级70名的我却怎样也高兴不起来了。马上要自由复习了,物理60分……向物理老师求助,经验丰富的他告诉我这一阶段物理不太可能有大进步了。老师说的没错,但是不是没有可能啊!我不服,我知道我有多好,走着瞧!

 有的老师对学生说要重视高一,高一不行以后就不行了,有的说重视高二,高二不行以后就不行了,有的说重要的是高三一轮复习,一轮不行以后就不行了,可是我要说,我们理解这些话的用意无非是想让学生当下,但是请不要再无心中也摧毁了孩子对未来的期待。我们不相信“高一决定论”“高二决定论”“一轮决定论”,我们鼓励珍惜每一天,我们也欢迎每一个迷途知返的孩子,我们相信所有的努力只要开始都不晚。而只要坚持,总会好于放弃希望。在成功面前,没有“不太可能”,也没有“小可能”,只有百分百坚持与百分百放弃。

 距高考还有19天的时候,我将战场搬到了自习室。那里都是学竞赛未成的战士,我和他们一样,无路可退了!每天都在想着那些分数,语文120,数学140英语140理综275加上5分,够了,到北大了……白日做梦可以,不过要梦得有价值,梦是可以带来动力的!我在桌子上立了一张纸“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像一匹饿狼,不顾一切地发疯一样冲向北大。

 在教室的墙上,贴着每一个同学高考的目标,高策的那张纸上写的是“博雅塔前求博雅,未名湖誓闻名”,高考前离校的时候,很多同学收拾了行李匆匆走了,高策走到那张纸前,认真地撕下来,装在包里带走了。后来我想,那一刻是不是也是一个预兆?

 “二点五模”时到了年级30名,正如我“一天超越6人的誓言”。谁让你给了我一点希望,我会不留余力!

 最后的十天,宿舍只剩我一个人了(他人已经保送或者留级)。那位保送清华的“神人”临走时说:你们会考的很好。“我会的”,我心想。

 把三年的东西全缕一遍,心如止水,最后的战役,蓄势待发。

 值得一提的是,得知考场上有我的两名好朋友时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大获全胜,不可逆转》。

 临走前的晚上,班主任到我宿舍微笑着拍张我肩膀说:“你的成绩呈一个V字,希望高考时你会再回顶峰!”

高考不是终点,真正奋斗的战场还在后头

语文:多去看,看的东西要看进去。数学:就是要多做多练,就算不会做就去抄答案,多抄几遍,要知道每一步怎么来,为什么要这一步。生物:要去记、背。没什么诀窍。英语和生物一样。物理如何学好,我就不知道了。

我快升高三了,听说今年高考都未延期,真是高考如战场啊,怎么学习才能让高三减轻一些压力呢?

这几天高考故事刷屏,例如:高考0分的那个考生12年后怎么样了?考生为什么会撕毁同考场考生答题卡等等。

高考3天,学校、老师、考生、家长所有目光都集中到考试,这场耗费孩子们12年的战斗即将终结,然而战斗真的结束了吗?

之后的考分会把所有的学生划分到不同的领域,人生真正奋斗的战场才刚刚拉开帷幕。

考前大家已经拉开了距离,考后还有机会超越吗?

那天李瑾打开尘封20年的日记本,随着一页一页的翻开,时间慢慢退回到2000年的8月。

20年前的8月,那还是一个交通并不便利,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信息比较闭塞的时代。

想要通知谁一点事情,要么用座机打电话,接电话的那头还得大声喊着谁谁谁来电话了,要么就得亲自见面去传达事情。

那天,天格外的热,李瑾和弟弟从姐姐家坐客车回家。车里载满了人,吵吵嚷嚷,给本就很热的空间又加了点温度。

李瑾手里捧着一摞从姐姐家带回来的书,其中就包含那本她读过4遍但若干年后还是记不住里面的具体内容的《***自传》。

车一个上坡,一个下坡,颠颠簸簸的行驶着。李瑾心里算计着高考成绩不理想,这几天家里会不会收到通知书?

不知道那是开到什么地方,车突然停了,司机说车坏了,接下来经过三个小时漫长的等待,车终于修好正常上路。

终于回到家里,妈妈递给李瑾两封信,一封信是张凝写的,另一封是入取通知书,是张凝去学校时带回来的,是一所大专院校发来的。

张凝是李瑾从小玩到大的最好的同学和朋友,她们一起读小学,一起读初中高中。

张凝知道李瑾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上大学了,高考前她们俩一直在一起,她了解她的一切,她给李瑾留了这封信。

信里写道:“在外面打工会很苦,可一定要熬下去,相信自己,道路要靠自己闯的,不要难过,不要低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勇敢的去面对,你说呢?”

即使是多少年后李瑾读到这段话时,都会落泪,这是来自一个同龄人的鼓励和鞭策,每一个字都很用心。

当时读完这封信的李瑾拿着那张大专院校通知单大哭着跑向房后的水池边。

她从来都没有那样放声的大哭过,妈妈以为她因为自己考的不好要跳河。

其实那天流的眼泪包含了太多意义:12年的寒窗苦读,她没有考取本科线。

高中的三年她脑袋里装着太多不该装的东西,压抑、贫穷、自卑。。。。

那时的她认为大专院校不能去,因为她觉得家里人也不会支持,她也没有想过复读。

她觉得高中三年里自己整天想一些没用的,没有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努力的不够,觉得对不起父母。

看着张凝一字一句的叮嘱,想象着以后和张凝就要踏上不同的路。

想着本科大学这一生已经无缘踏入,和自己未知的未来,虽然高考前她就做好了无数次心里准备,但她还是在读信的那一刻崩溃了。

虽然说努力了就好,可是总感觉自己努力的不够,觉得自己高中三年荒废了很多,觉得没有给父母拿回一张重点大学通知书,感到羞愧。

可是一切都过去了,那天哭完就代表着终止。

当李瑾擦干眼泪告诉妈妈自己没事的那一刻,她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的生活的准备。

擦干眼泪,收拾行囊,就像她在高三时写的那篇作文一样,准备踏上一片崭新的土地,寻找新的生活启点。

心里装着张凝的话:不要难过、不要低头、相信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的去面对。

可是那些遗憾,那些不甘心,那些羞愧,那些迷茫在以后的道路上仍然装在心底,挥之不去。

即使之前所有的一切令自己不满意,但之后主动权是握在自己的手里。

没有读本科大学的李瑾虽然错过了很多,但人生不走这条路,必然要走另外一条路,每一条路都会通往金字塔的顶端,看你想不想走到属于自己的那座金字塔。

是的,高考仅仅是人生的开始,青春灿烂的年华仅仅是在考场上按下了又一个行程的启动键。

接下来李瑾的高中同学们有的复读一年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有的当年就走进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而李瑾被父亲送到了一座大城市,开启了她人生的另外一段旅程,张凝复读一年,第二年到了李瑾所在的同一座城市读大学。

她们又可以在一起谈理想,谈爱情,李瑾工作的地方距离张凝的学校很近。

她闲下来的时间就去张凝的大学校园里,和她一起感受大学生活,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去学生食堂,一起在宿舍楼进进出出。

李瑾报了自学考试,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就这样她就像蹭网一样,在张凝那里蹭了四年的大学时光。

再后来李瑾工作上积极努力换了更好更适合发展的环境。

她喜欢和努力的人,比自己强的人在一起,她觉得自己能够从身边的人那里学到东西。

张凝后来成为了一名高中老师,李瑾先后在不同的行业里做着不同的职位。

她们各自结婚生子,一路上她们都是努力的追求着自己想要的。

张凝积极乐观,有自己的想法,善解人意。

她们两个带着各自的孩子在一起闲聊时,她曾对李瑾说:当年,如果你复读一年或者去读大专院校,会是什么样子呢?

李瑾多愁善感,总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活在遥远的过去或者未来。

李瑾觉得努力拼搏过的人生就OK啦,20年挥挥手已经过去,感叹高考那一年自己内心的种种滋味,高考后选择的路她不后悔。

但是高考前,她终是遗憾,她认为那是像火一样的青春,就该燃烧,就该拼搏,而不是悄悄的躲在角落里过早的感叹花开花落。

20年后的李瑾经历了风风雨雨,很想穿越回去对当年的自己说:

高考之前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尽力了才不悔。

不要背负不该有的压力去度过该拼搏的时光,你已经通过努力坐在重点高中的教室里,没有饿到、没有冻到,接受着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的教育。

应该全身心的投入,不管大学有没有经济基础去读,先考好再说。

人生的路就怕没等你去走,就开始害怕了,没去尝试就放弃了。

高考后也是一样,大好的世界在前面等待着,李瑾奔向了这个世界,事实证明她的人生也不坏。

只要努力,只要积极有自己的追求,高考后无论考的怎么样,对于任何考生来说,之前都是序幕,人生的正片才刚刚开始上演。

只要卯足劲,充满**的去演绎,随时可以一次次超越自我,一次次超越别人,最终踏上自己心目中那座金字塔。

首先心态上要放松

然后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科目分清楚,哪些是需要加强去学习

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栏,然后一个个去完成,去实现

最后祝你成功,一定可以取的好成绩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