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周继续关注**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情况。大学生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对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敏锐性和洞察力,面对**肺炎疫情这样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们的生活学习状态,对于学习、就业的担忧和期盼,以及对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认知态度值得关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廉思课题组于2020年2月—3月组织开展了“**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影响调查”,通过电子问卷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12897份在读大学生样本,对大学生在疫情期间的生活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下一步高校如何开展学生工作提出建议。
“疫情当前,宅在家学习就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最好的贡献”“谨防‘情绪病毒’,学会调整自我”“别停下,好好沉淀自己”“疫情,当重视不当恐惧;青年,当热血亦当理性”……疫情期间,在互联网问答社区上的一条条“面对疫情,青年大学生能做什么”的问答帖汇聚了不少高校青年学子的频频互动:从为高考在即的学弟学妹做大学直播到分享自律高效的学习方法,再到展示自我的社区志愿者经历。
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高的阶段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缺少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储备。因此,面对**肺炎疫情这样一场危及全世界、全人类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态度和社会认知,对我们分析研究危机状况下当代高知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和参考价值。
1 新时代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
在**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既具有普通社会民众的心理状态,如恐慌焦虑、人际交往减少等,同时由于青春期思维活跃的特点和对网络工具的熟练使用,其行为特征与普通社会群体相比又有显著的差异。调研发现,疫情期间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平和中透出理性乐观。疫情暴发之初,大学生心头不免有畏惧感和恐慌感,但随着战“疫”的深入,逐渐认识到病毒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过分畏惧病毒的心理。抗击病毒,不仅要依靠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和医疗技术,更需要积极阳光的心态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调查显示,当被问及“疫情期间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是什么”,排名前三的选项是:关注疫情信息占63.5%,学习专业知识占45.3%,做家务、烹饪和手工占41.5%。此外,娱乐休闲活动也占一定比例:看**、电视剧、短视频占32.5%,玩电脑、手机游戏占28.4%,体育锻炼占20.4%,听音乐占14.1%,看网络小说占9.3%,阅读经典名著占7.8%等。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居家事宜,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整体表现,从最初的紧张恐慌、到焦虑茫然、逐渐变得理智清醒。随着对疫情认识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心态也愈发呈现出理性平和的态势。
关注中映射思考深度。大学生作为知识青年的代表,对**肺炎疫情及其有关问题高度关注。调查显示,在疫情期间最关注的问题中,85.3%的学生选择了疫情发展形势,71.5%的学生选择了医护人员健康安全,排名前两位。疫情期间,学生们看到了白衣天使在危险中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和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这种舍己为人的职业情操,激发起当代大学生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
疫情的突如其来,促使“象牙塔”中的学子们超越个体层面进而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调查显示,36.4%的大学生关注重点疫区防控进展,35.3%关注疫情防控信息的公开透明,24.7%关注捐赠物资的合理使用和监管,11.1%关注渎职官员的问责,10.3%关注各地具体防控措施有效性,9.5%关注疾病预防控制制度的完善,8.7%关注确诊患者收治康复,8.3%关注公众采取的防护措施,5.1%关注重点防控物资的供应等。
高校采取的主要疫情防控措施
认可中体现层级差异。此次疫情发生后,中央做出决策,各地纷纷响应,使得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向积极态势拓展,显著提高了党和**在青年中的影响与威望。调查显示,95.7%的大学生认为中国**使疫情得到了最大程度控制,93.5%的大学生认为疫情防控政策有力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92.2%的大学生对控制疫情的各项举措表示支持和拥护,91.4%的大学生认为疫情防控体现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84.3%的大学生认为此次疫情提高了自己对**治理能力的信心。以上数据说明,中央的决策部署得到广大学生的高度认可和衷心拥护。
但同时,大学生对**的态度呈现出层次性差异,对中央的防疫工作认可度要高于地方。调查显示,92.5%的大学生认同中央有关疫情防控的整体部署及时有效,而认同本地相关部门的防疫措施执行到位的比例为87.4%。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对防控工作的层次性差异同样明显,居住在非湖北地区的学生对防疫措施的认可度为91.2%,而居住在湖北地区的学生对防疫措施认可度要低一些为81.5%。
灾难中感悟蓬勃力量。大灾大难现人间真情,疫情暴发后,爱国情怀的集结号浩荡响起,五湖四海的力量如潮水般集结。调查显示,当被问及“疫情中最感动/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时,88.9%选择“专家、医护人员在一线舍身忘我”,83.4%选择“集全国资源力量驰援湖北等重点疫区”,72.1%的大学生选择“迅速建成雷神山、火神山等集中救治场所”。此外,38.7%选择“采取武汉‘封城’坚决防止疫情向其他地区扩散”,32.1%选择“快递小哥、基层工作人员的敬业奉献”等。
调研中,很多学生在谈起疫情期间的感受时,“泪水”“无私”“守望”等都是反复提及的高频词汇。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被“对火神山、雷神山和钟南山的期待”“方舱医院内的欢快舞步”“人民子弟兵奔赴前线的欢呼”“痛失亲人撕心裂肺的哭声”“护士与女儿隔空拥抱的温情不舍”“医生和党员主动请缨赴一线的生死状”等视频和新闻感动着。有的大学生说:“苦中作乐、逆境前行是中国人精神世界里不可消磨的文化因子,民族的苦难、家族的兴衰和个人的成败,我们总在最困难的时候负重前行、找到出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真切发生的感人场景和动人故事,大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情绪状态虽有波动起伏,但始终保持“三少三多”的大局稳定,即抱怨少、恐惧少、宣泄少;感动多、拥护多、期待多。
合肥市包河区,“00后”大学生志愿者王束佳(左)在疫情期间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购蔬菜。新华社发
危机中展现责任担当。**肺炎疫情引领当代大学生看清宏大与渺小中的价值选择和使命担当,使青年更加领悟到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内涵,检验着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他们首先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调查显示,大学生高度配合应急管理的要求,98.6%的大学生避免出门聚集,98.3%的大学生勤洗手、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由于大学生本身知识水平较高,在认知上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科学预防的方法,对用科学战胜病毒有着坚定的信心。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大学生还努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防控。虽然很多学生不能去一线抗疫,但是他们在村口、社区守一方平安,在高铁站和高速口的人流和车流中恪尽防治职守,在防疫用品生产工厂参与保障复工,更多的学生自觉上好线上课程,准备好升学备考和求职就业,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调查显示,95.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愿意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在具体参与疫情工作方面,71.3%的大学生积极向亲人朋友宣传防护知识,35.8%的大学生配合社区做好防控工作,20.3%的大学生举报网络谣言/积极辟谣。调研中有学生说:“在疫情之下,我们更加明确了自身的时代责任,时代洪流中我们很渺小,但也有塑造伟大的能力,防控战有医生、护士、警察、基层干部,也一定有我们大学生的身影。”
2 “超长假期”引焦虑 如何“对症下药”
自律性差影响学习效果。由于**肺炎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学生不得不在家学习,尤其考验居家学习的自律能力和自学能力。调查显示,每天学习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占15.3%,1~3小时的占41.1%,3~5小时的占28.4%,综合来看,有84.8%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长低于5小时。从主要学习方式上看,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学习占45.6%;线下自学占31.2%,还有15.1%为老师网络指导,8.1%为线上集体讨论。
疫情初期,很多学生对上网学习方式不熟悉,进入状态较慢。但随着课程内容的丰富,技术障碍的排除,学生逐渐适应了线上学习方式。但调研中仍有部分学生反映,网上开展问题研讨较为困难。每次围绕主题讨论时,总有一些话题会引发漫无边际的延伸,不知不觉之间把研讨变成了聊天。提出问题和老师解答之间也有一段间隙,很容易迷失,忘记了提问的主要意图。可见,对于网上学习方式,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需要不断磨合和继续探索。
居家隔离导致生活紊乱。调查显示,当被问及“疫情对自己生活造成哪些负面影响”时,大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是疫情导致生活节奏混乱(55.1%),其次是社会交际受到影响(41.3%)。除此之外,大学生的家庭收入、身体、精神、睡眠及饮食等方面也受到一定影响。调研中有学生反映:白天过于紧张,无心学习,晚上又会觉得虚度时光,产生负罪感,每天既恍惚又焦虑。此外,长期居家生活,由于观念、作息和行为上的差异,青年与父母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安徽铜陵市义安区,西安工业大学学生王雨杰(中)与合肥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陆圆(右)在向村民宣传科学防
另外,在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广泛,包括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和社交软件等。但与以往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同,此次疫情中电视广播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第一现场”。调查显示,72.2%的大学生获取疫情信息最主要的来源为电视广播,在所有信息来源中占比最高。同时,网络平台、社交软件也成为大学生获取疫情信息的重要途径。
1、大学生要成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积极参与者,前提是要做好自我防护。
只有保护好自己,不让病毒感染,才能让家人放心,才能给社会做贡献。保护好自己,必须严格遵守当地防疫指挥部的命令,积极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和关注疫情防控的最新动态,科学防疫:既要无事不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又要消除恐惧心理,坚持学习,早睡早起,多做操,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还要不转发未经核实的信息。
2、大学生要成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积极参与者,必须从关爱家人做起。
这次疫情让全国所有的高校都延期开学,让所有寒假返乡的大学生都必须尽可能长时间宅在家里,让大学生有了长时期与家人特别是爷爷奶奶待在一起的机会。宅在家里的大学生要多做家务,主动关爱家里的每个人特别是老人。3、大学生要成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积极参与者,可以聚焦自己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庄)在疫情发生后的各类社会现象,抒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大学生应该学习运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到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在专业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是网络原居民的优势,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理性分析,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微信及时传递给家人、同学、朋友和老师,优秀的还可以投给人民网、光明网等媒体发表。
4、大学生要成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积极参与者,还可以参与社区的防控工作。
如协助社区干部做信息录入、物质分发、宣传教育等工作,当然参与这些工作的前提是社区需要且做好自我防护。所在社区复工或春耕后,也可在防护到位的情况下参加生产。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写观察研究文章,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展现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法治精神等,不仅可以讴歌***,弘扬正能量,为防疫助力;而且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国社会生活和培养他们应对危机的能力,为他毕业后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一员做好准备。
要向家人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的最新知识,引导家人做好防护并通过做室内健身操提供免疫力,引导家人理性对待网络上的相关信息,消除恐慌。还要利用这次机会,深入访谈家人特别是老人,了解家庭、村庄、社区的发展变化,撰写家史、村史或社区史,通过描写自己家庭(家乡)的进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参考资料:
提到2021年,大家的想法都是核酸,口罩,网课。我的2021年也不例外,但是这一年,我也是遇到很多的感动。无论面对洪水还是疫情反复,中国人总是他们当中最勇敢的。在今年的疫情中,我看到了赶往前线救援的医疗工作者和志愿者。在共同抗疫时候,有很多的背影令人印象深刻。我见过志愿者身上挂满了二百多斤蔬菜。距离我们最近的疫情。应该就是连夜做核酸。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人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对于做核酸的医疗工作者们和志愿者来说,那是一天一夜的时间。核酸是从早上8点开始到半夜4点结束的。作为大学生,我们不可能像医护人员那样赶往前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是听从国家号召,不随意走动。在疫情严重时期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家自我隔离不。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待在家里一段时间就能从根本上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或许有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但大学生是明白这个缘由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听从国家的号召,不乱跑。第二点是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在疫情期间,很多地方都需要自愿奉献的志愿者,所以如果自己所在社区或者城镇需要志愿者,作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能发一分的光就发一分光,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的道理同学们从小就开始学。所以说如果同学们有精力的话,当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响应号召。
第三点宣传防疫知识。有一部分人群还不太理解疫情,也有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隔离,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站出来,为其他人普及与疫情相关的知识,人们明白其中的利弊,自然也能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自然也就不会为国家添乱了。这样也是为国家减轻了很大一部分负担。虽然大学生不能像有很多经验的医生一样奋战前线,不能像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警察一样为社会维持秩序,但我们也能用我们所学得的知识,所拥有的能力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
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