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专业: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 “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苏大人始终秉承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倡导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坚持博学笃行、止于至善,致力于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奥(yù)、郑辟疆、杨铁梁、查良镛(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栋梁和社会名流;谈家桢、陈子元、郁铭芳、宋大祥、詹启敏等50多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 36个学院(部),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7897人,硕士生15943人,博士生5061人,留学生1271人。学校现设132个本科专业,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9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止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共1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学校现有 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4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5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全校现有教职工 5847人,专任教师3319人,其中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两院院士,8位发达国家院士,3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3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4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近300人次,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苏州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性的卓越型人才为定位,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深化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 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学校设立了3个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紫卿书院致力于打造“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场。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23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近年来,苏大学子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700余人次,在全国“挑战杯”、奥运会等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屡折桂,在校硕士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论文,相关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学校实施 “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科研创新工作取得累累硕果。2021年截至11月,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5项,其中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艺术学年度项目3项,位列全国第5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14项,全国第8位,连续三年位列全省首位;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4项,一等奖获奖数位列全国第11位。自然科学领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项,国防重大项目1项;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0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第一合作单位),第八届树兰医学奖1项,第三届“科学探索奖”1项;2021年度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位列全球高校第41位、全国高校第14位;23人次入选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2020年全年发表三大检索论文4774篇,其中SCIE收录3085篇,位列全国高校第26位;授权知识产权1390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81项、国际专利授权29项,实现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210件。此外,苏州大学还入选科技部、教育部首批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高校。,学校按照 “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思路,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拥有来自全球的来华留学生千余人。2010年,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援建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2011年,在老挝成功创办中国第一家境外高校——“老挝苏州大学”,该校现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上的重要驿站和文化名片;2018年,学校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医学教育大学联盟,打造中国-东盟健康命运共同体,助推“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全球首家红十字国际学院挂牌成立,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2020年,学校获批建立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未来校区四大校区,占地面积 4586亩,建筑面积166万余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超500万册;拥有丰富的中外文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215万余册,电子期刊192万余册,电子学位论文1225万余册。学校主办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和法学版三本学报及《代数集刊》、《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中国血液流变学》和《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其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年来,刊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摘编,其转载量一直位居综合性大学学报排名前十。2018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教育科学版)双刊同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期刊,2021年同时入编北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CSSCI核心(2021-2022版)来源期刊,《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和《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为CSSCI扩展版(2021-2022版)来源期刊。,新时代,孕育新机遇,呼唤新作为。全体苏大人正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野,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坚持人才强校、质量强校、文化强校,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区域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一所更有格局、更有情怀、更有作为的大学。
其他信息:苏州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具体地址如下:
1.天赐庄校区(本部)、苏州市吴中区干将东路333号
2.独墅湖校区、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3.阳澄湖校区、相城区济学路8号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苏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入选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之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苏州大学的最早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江苏师范学院改为苏州大学。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和2012年并入苏州大学。
截至2018年5月,苏州大学拥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3个校区,下设24个学院(部),131个本科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
苏州大学位于江苏苏州详细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号(校本部)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独墅湖校区)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济学路8号(阳澄湖校区)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11计划”首批认定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学校前身是东吴大学,创办于1900年,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是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学校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截至2018年2月,苏州大学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751亩,建筑面积162余万平方米;学校有十二大学科门类,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22位;学校下设24个学院(部),有全日制本科生27011人,全日制硕士生9903人,在职专业学位硕士3713人,全日制博士生1804人,临床博士1899人,各类留学生2598人。
参考资料:
江苏开放大学是教育部批准,江苏省人民**主办,具有本科办学权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新型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79年的江苏广播电视大学,2012年正式更名为江苏开放大学。学校校本部坐落于南京,新校区在建工程位于南京浦口桥林,占地面积1096亩。那么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分校有哪些?
江苏电大分校一览表
序号
地区
招生点名称
招生咨询电话
地址
江
苏
开
放
大
学
校
本
部
1
南京
江苏开放大学商学院
025-83774735
南京市古平岗35-1号综合楼319室
2
江苏开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025-86496525
南京市应天大街832号综合楼806室
3
江苏开放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025-86496505、17805005998、15312085387
南京市应天大街832号综合楼808室
4
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
13675120456
南京市应天大街832号图书馆楼7005室
5
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
025-83774749
南京市古平岗35-1号综合楼(北楼)301室
6
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健康学院
025-86265470
南京市应天大街832号综合楼817室
7
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025-86265583
南京市江东北路399号913办公室
8
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学院
025-83774838、13770730620
南京市古平岗35-1号综合楼南215-1室
9
江苏开放大学外国语学院
025-83774889、17327091473
南京市古平岗35-1号综合楼南215-2室
江
苏
开
放
大
学
办
学
体
系
1
南京
化工分校
025-57042694
南京市大厂葛关路271号
2
无锡
无锡开放大学
0510-82365596
无锡市广瑞路390号
3
宜兴开放大学
0510-87981740
宜兴市教育西路29号
4
江阴开放大学
0510-86831204、86800065
江阴市君巫路242号
5
徐州
徐州开放大学
0516-85711286、85722116
徐州市湖北路68号
6
沛县开放大学
0516-68879992
沛县迎宾大道12号
7
铜山开放大学
0516-83998326、83888798
徐州市铜山新区学苑路10号
8
邳州开放大学
0516-82280888、82282999、86602736
邳州市运河镇辽河东路
9
丰县开放大学
0516—68920709、68895877
丰县南环路东首
10
睢宁开放大学
0516-88301798
睢宁县八一西路328号
11
贾汪开放大学
0516-87713274
徐州市贾汪区泉旺路9000-7号
12
常州
常州开放大学
0519-86691121、86653965
常州市劳动西路256号
13
金坛开放大学
0519-82321874
金坛市北环西路34号
14
溧阳开放大学
0519-87214515
溧阳市燕山南路1号
15
武进开放大学
0519-86591992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星火南路18号
16
苏州
苏州开放大学
0512-68269641、68626087
苏州市干将西路1122号
17
张家港开放大学
0512-58683313、58983537
张家港人民东路111号
18
昆山开放大学
0512-57795554
昆山市晨丰西路88号
19
吴中开放大学
0512-65625626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龙翔路333号
20
常熟开放大学
0512-52881638
常熟市泰安新村31号
21
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大学
0512-69176041、69176435
苏州工业园区松涛街208号善行楼16号楼202
22
太仓开放大学
0512-53940839、53940828
太仓市科教新城健雄路1号
23
南通
南通开放大学
0513-83559915、83559913、83520029、13962800909
南通市外环西路10号
24
通州开放大学
0513-86107034、86029507
南通市通州区金沙街道古沙路3号
25
如皋开放大学
0513-87658373
如皋市如城镇仙鹤路18号
26
海安开放大学
0513-81811211、88826283
海安县高庄路126号
27
如东开放大学
0513-81965639、68127890、68127033
如东县经济开发区嘉陵江路58号
28
连云港
连云港开放大学
0518-85820355、85820325
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39号
29
东海开放大学
0518-87799025
连云港市东海县晶都大道北19号
30
赣榆开放大学
0518-87110722、87100386
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宁海东路6号
31
灌云开放大学
0518-88835772
连云港市灌云县胜利西路599号
32
淮安
淮安开放大学
0517-83907585
淮安市清江浦区明远西路15号
33
淮安区开放大学
0517-80901386
淮安市淮安区西十路1号图文信息中心二楼招生处
34
涟水开放大学
0517-82331525、18652321983
涟水县安东北路358号
35
淮阴开放大学
0517-80835787、80853658
淮安市淮阴区淮河西路359号
36
洪泽开放大学
0517-87200268、87288096
淮安市洪泽区微山湖路5号
37
金湖开放大学
0517-86800845
金湖县神华大道185号
38
盐城
盐城开放大学
0515-88168121、88160032、88168146、88168147
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盐城工学院东校区
招生办公室102,104室
39
大丰开放大学
0515-83528211、83933510
盐城市大丰区西康中路9号
40
东台开放大学
0515-85213269、85106216
东台市南门惠民路9号
41
盐都开放大学
0515-88416001、88412526
盐城市盐南东路3号
42
阜宁开放大学
0515-69919833
阜宁县阜城街道北京路288号阜宁开放大学
43
滨海开放大学
0515-84137001
盐城市滨海县中市北路199号
44
射阳开放大学
0515-89218519
射阳县合德镇德发大道82号
45
建湖开放大学
0515-86116699
建湖县近湖镇建宝路888号
46
响水开放大学
0515-86890132、86896405
响水县幸福路278号
47
扬州
高邮开放大学
0514-84687070
高邮市海潮东路98号
48
江都开放大学
0514-86895178
扬州市江都区新都南路返坎河桥南
49
宝应开放大学
0514-88259611
宝应县泰山西路1号
50
仪征开放大学
0514-89392161
仪征市古运河路2号
51
镇江
句容开放大学
0511-87200308
句容市华阳镇弘景路1号
52
泰州
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0523-86667919
泰州市济川东路93号泰州学院行政楼D1309
53
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兴化分校
0523-83321028
兴化市昭阳东路王家塘
54
靖江开放大学
0523-89165128
靖江市斜桥镇新港大道135号
55
宿迁
宿迁开放大学
0527-84826041、84826043
宿迁市湖滨新城学成路2号
56
泗洪开放大学
0527-88359633
泗洪县青阳北路24号
57
沭阳开放大学
0527-83590221、80810018
沭阳县学院路2号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1、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是国家985、211一期建设院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并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共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
2、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是国家“985、211”重点高校。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07-2009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中,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位列全国第1位,交通运输工程位列第2位,建筑学和艺术学均位列第3位,土木工程位列第5位;另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
3、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为国家“211”重点高校,是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省部级重点建设的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中心1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覆盖16个一级学科的39个博士点、覆盖36个一级学科的110个硕士点。学校具有教授任职资格整体审定权,可自评增列博士生导师。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是国家“211”重点高校,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部级开放实验室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7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9个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8个学科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重点学科、8个学科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是全国52 所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
5、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有1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豆改良中心,34个省级所(中心、实验室),以及百余个校级研究所、研究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5个博士学科专业、106个硕士学科专业、57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五个专业学位授予权。
6、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是国家“211”重点工程院校,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8个博士点,124个硕士点,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在世界水利水电工程方面仅次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7、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6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8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6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8、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我国唯一部属专业药科学校,也是世界最大的专业药科大学。药学一级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覆盖的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6个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08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我校一级学科药学名列全国第一、中药学名列全国第三。
9、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化工为主的省属重点高校。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推广中心1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共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军工“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委员会专家2人。本校共拥有国家“973计划”项目6项、军工“973计划”项目1项,在江苏地方高校中名列第一。
10、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江苏省人民**共建的高校。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19个硕士点和38个本科专业;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信号与信息处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另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6个;有通信工程等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及建设点。 其中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专委会和多媒体通信专委会挂靠我校。
11、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大学。学校现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博士点及博士学位授权领域、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4个硕士点及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和12个专业学位授权南林大厦领域,现有林业工程1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是国家气象局直属院校,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建设的高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4个,不少校友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及相关部门领导,他们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央部委领导及世界气象组织高级官员等,全国气象领域70%的技术骨干来自该校。
13、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共设有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22个,工商管理硕士(MBA)等专业学位学科1个。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产业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食品科学与工程、统计学2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14、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学校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7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15、南京审计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与国家审计署同时诞生,与中国审计事业同步发展,为审而立、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其中,审计学、金融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2年被ACCA总部授权为“全球推荐级培训机构。”2007年,我校被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定为中国唯一的IAEP(内部审计教育伙伴)“合作级”院校,成为IIA在全球认定的39所高校之一。
16、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是省属本科院校,是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1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有江苏省“333 工程”培养对象 18 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8 人,现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3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4 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 人。
17、南京晓庄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是公办本科普通高校,坐落在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素有“六朝古都”之誉的南京市。现拥有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各1个,其中现当代文学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小学教育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8、金陵科技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是南京市市属高校,2005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由金陵职业大学和南京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本科院校。专业教师中,1/2为双师。另有一批教师入选省"青蓝"工程、"333工程"和国家、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美术学、音乐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学、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产业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艺术学、**学、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产业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20、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竞技体育训练基地,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排球、田径、举重、体操、艺术体操、武术、蹦南京体育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专门培养各类体育人才的高等体育学府,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三个硕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