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个人观点而言,二者都重要,试想,211出来的你学了考古学,你觉得会好找工作吗?除非你喜欢;但如果学了好专业比如经济,却又是杂牌学校的,哪个单位会要你?
所以关键在于你的水平,水平到了,就可以一石二鸟了,这个我想你应该明白。
陈词就是阐述我方的几个观点,给你几个观点,自己总结
1。上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结识新的同学朋友,以便让自己在未来的社会上能有更多的朋友,而结实朋友这一个角度来看,清华的校友明显要比专科高职的校友带给自己的帮助要多。
2.回到学习知识角度,好的学校师资强,资源多,外界渠道多。(这是最通俗的一点,指出来即可)
3。现在大学虽然对转专业有限制,但并不是绝对的不行。你可以考到清华一个不好的专业再通过自己努力转到好的专业,但如果进一个普通学校,即便选了一个好专业,也只能以此为终点了(准确的说这个涉及到未来提升空间不一样)
然后你们再总结一些自己的观点进去就好了
从专业和职业的关系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专业虽然并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从事某项特定的具体职业,却基本上界定了未来职业的范围。
从人的成材角度来看: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光是短暂的,而专业陪伴人的一生。此外,现在大部分高校都经历了改名,或者向综合院校发展,它们的名字可能很好听,但其实学校的特色和专业情况很模糊。读此类学校,很容易“毕业即失业”。
本科专业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思维形成很关键。在专业上有所成,往往能弥补学校名声的不足。
对于那些毕业即就业的考生而言,应该在专业选择上多下工夫,学校则相对次之。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一些技术性较强、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应给予充分考虑。
上大学填志愿,高中毕业生们普遍会遇到一个纠结的问题:选学校重要,还是选专业重要?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多家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对此问题分成两个派系重学校派者认为现在的就业都不对口,毕业院校才是“招牌”;而重专业派者则认为术业有专攻,专业就是“饭碗”。
某职业机构负责人指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将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发展形势相结合,应首先分析目前短缺的人才在四年后的情况,以及该专业在四年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其次是分析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将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既不要盲目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也不能只顾个人兴趣,一定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学校派
实例小林高考填报志愿是某高校的法律系,但最终他并不能如愿。当时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读该高校的化学专业,一条是降到下一级学校读法律。
经过权衡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名校。上了大学一年后,他便辅修了法律,甚至把法律当作主攻的方向,在临毕业前便拿到了法律学位。找工作时,他凭着学校的好“口碑”和双学位,被一家跨国咨询公司录取。
观点好的大学名声,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社会上也更有流通价值。无论去到什么单位,负责人都会第一时间看你是不是名校出身。
普通大学为了提高吸引力,专业比较时尚热门,但水平可能还不如知名学校的一些冷专业。并且,好大学的冷门专业也都在与时俱进,比如以前叫信息管理系,现在叫资讯系,以前叫新闻学,现在叫媒体传播一样。即使是哲学、考古这些专业,只要成绩优异素质好,一样会被注意。
现在大学经常根据社会需要来打造专业名称,以为这就是对口,但是实际上很多毕业生往往不是去到自己对口的岗位,比如公关岗位,招聘的学生可能是金融学的学生。以为读什么专业就有什么职位等着,其实是件很悬的事情。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上至国家***,下至普通职员,最后的工作都是非常综合性的,很少死守自己当初大学的专业。进步神速的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不断调整自己。
担心专业不好影响就业,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素质的担心。如果专业真的不热门,建议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
对于准备大学毕业后出国或考研继续深造的考生,应该首选学校,名牌大学师资力量强,社会声誉高,考研、出国机会较多。
专业派
实例小程学的是经济新闻专业,毕业之后却在银行工作。她觉得,如果自己的专业是金融学或者经济学,做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升职的空间也更加大。“对那些要求专业技术的工作来说,所学专业对口与否挺重要的。”
观点从专业和职业的关系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专业虽然并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从事某项特定的具体职业,却基本上界定了未来职业的范围。
从人的成材角度来看: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光是短暂的,而专业陪伴人的一生。此外,现在大部分高校都经历了改名,或者向综合院校发展,它们的名字可能很好听,但其实学校的特色和专业情况很模糊。读此类学校,很容易“毕业即失业”。
本科专业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思维形成很关键。在专业上有所成,往往能弥补学校名声的不足。
对于那些毕业即就业的考生而言,应该在专业选择上多下工夫,学校则相对次之。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一些技术性较强、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应给予充分考虑。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一个选择会影响人一生的命运。专业的选择是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也是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所要做的第一个选择,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不少考生往往对自己喜欢什么专业还不是完全了解。很多考生和家长对专业选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且缺乏必要的方法,于是出现了“紧盯名校,不顾专业”的现象,有的甚至到了“专业无所谓,有学就去读”的地步。这种观念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量“毕业即失业”的后果。
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
经过了近十年因“只要上学,不论专业”而造就大量“毕业即失业”的教训后,家长和考生在面对择校问题时已逐步发生了转变。教育咨询专家认为,比起之前考生“重学历轻能力、只要证书不管就业”的现象,现在的考生他们不仅关心专业的就业前景,更注重各学校的培养计划,是否能使他们真正学到有技术含量的知识。许多负责考生与家长咨询的老师都说:“这两年的咨询服务工作越来越重,因为现在的考生更加务实和脚踏实地了。”
可以从两方都很重要,但专业重要方面来着手。分四个角度来说,一是好学校好专业的,二是不好的学校好的专业,三是好的学校不好的专业,四是不好的学校不好的专业。四个角度相互比较并举例论证你的观点即可,先一三比较得出学校一样专业重要,再二四比较的出专业更重要,最后一二,三四比较也可得到结论,这样比较全面一点。
填报高考志愿时,在同样的分数段中,是选择名气大但专业不太热门的学校,还是选专业很“热”而名气稍差的院校?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棘手问题。对此,湖南省会一些高校和就业指导部门的专家认为,这种情况考生应根据自己成绩、兴趣爱好等情况综合考虑,有针对性地权衡院校与专业。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中南大学招办一位负责人建议,如果你平时成绩一般,但这次高考发挥不错,而且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再考研、出国,选择时恐怕报“热门”专业更为有利,因为这样可以不必为将来的就业犯难。如果是潜质较好、成绩拔尖的考生,家庭又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最好选报名牌大学,因为名牌大学毕竟实力雄厚、条件优越,进大学以后可凭你的实力再读第二学位,或考研时再选别的专业,这样会更有利于你将来的深造与发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分奔名校,中低成绩选专业”。
当然,这只是原则性建议,各人具体情况不一,还需考生自己把握。
“冷”与“热”是相对的
具体到专业选择上,省教育厅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欧阳增铜认为,随着不同时期人才供需关系的变化,职业的冷、热也在发生变化,这必然导致专业的相对冷热。如前些年颇受冷落的机械、师范、园林等专业,如今却是抢手的热门专业。他说应审时度势,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种趋势变化对学校和专业的冷热会产生直接影响。
专家们还认为,并不是每个“热门”都适合所有考生。有些热门专业,毕业生虽然在社会上很抢手,但如果你对它缺乏兴趣爱好,或性格、气质类型不合,就不必去硬挤。其实从辩证的观点来看,冷门专业往往是考生问津不多,相对竞争力不强的专业。如果你具备一定的实力,又对这方面的专业有浓厚的兴趣,选报“冷门”不仅录取几率大增,而且入学后会比较容易成为优秀生,毕业后完全有可能被很不错的用人单位相中。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近年来,不少高校开设了形形**的新专业,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当如何抉择﹖
省会知名职业规划师赵静芳建议考生,首先要知己知彼,真正清楚自己的长处所在、兴趣所在,将来自己究竟适合从事研究型工作还是应用型工作,自己究竟是动手能力强,还是思维分析能力强﹖了解了自身实际情况后,要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个大致的规划。尽量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切不可一味求“新”求“热”。因为,专业并非越新越好,也不要只从名称上判断是否热门专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应尽量选择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专业特色鲜明,并且在国内同类专业研究和教学中居于领先地位的院校专业。
1、学校和专业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兴趣。
2、首先,一个好的学校,就好比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环境,会促进一个人积极向上、顽强拼搏。另外,好的学校提供的知识面、教学方法、学习气氛都相对更先进。还有就是社会的认同感,好学校出来的学生,在应聘工作上会有印象加分;
3、所谓专业就是专心从事的事业,也就是在某行业有突出表现力和突出能力的行为。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一个好的专业,在社会的需求度和认知度上有明显优势。不如有些热门专业,在社会需求人才上会更多,而一部分冷门专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少的。
4、第三,好学校和好专业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性的。也就是说,好学校好专业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不一定就比普通学校和专业出来的作用大、贡献大;相反,我们看到好多高学历的员工还是为低学历的老板打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5、所以,自身的努力和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在普通甚至比较差的学校或者专业中,只要自己付出的努力多,就会有出头之日,天道酬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个专业感兴趣,就会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其中的乐趣,就会引领你更深层的探知!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根本不感兴趣的专业,对自己的所学毫无兴趣,那再好的学校和专业也白搭!
学校重要:
一个人读大学不只只是读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还要去读懂一个大学的文化,所以如果能够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学读书,尽管在比较差的专业,但能够领略这个大学的文化,其实也是一件幸事。
至于专业知识,我觉得其实只要你用心去读,即使你不是这个专业的学生,靠旁听,自学同样能学好。
毕竟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让我们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好的学术氛围进行学习。同时就业前,用人单位也会对相应的人才的出身学校进行挑选。这样会有助于单位整体员工的提升。就好似最近佛山电视台来中大招聘,看中的不是专业人才,而是看中了中大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更为重要!
学习氛围以及教学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是很大的。
首先是硬件方面,大学作为一个自主学习占大部分的学习过程,如果学校能给你提供一个比别的学校更好的硬件设施比如说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安静的校园,设备齐全的实验室等,你的起点自然高一点。
师资。虽然说大学多靠自学,但是不可能不听课的,所谓自学,是指在听老师讲课之后比以前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自己反复咀嚼消化,那么,良师,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氛围。在一所更好的大学,可能你的专业不会是最好,但是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林林总总的强人如若出现在你的朋友圈里,将会成为你成长的一大助力。
而且很多公司都看重重点大学的文凭,他们也比较倾向于去重点大学找毕业生,这样对我们来说有比较多的机会。如果是比较一般的大学,我觉得是专业重要,因为当公司不看重你的文凭的时候,你最好学一个比较好的专业,增加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