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1.《杜甫传》 冯至著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简介:《杜甫传》是诗人冯至结合自身的流亡经历,以切身的感触和体会所写就的一部对诗人杜甫诗化生涯的佳作,它是一部将诗与人、诗与社会、诗与时代相糅合的诗人传记.从书中的诗里我们可以读出人生,感悟个人与国家兴亡的关联,也从诗人起伏的人生经历中读出诗的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世称杜诗为诗史,杜甫的一生,其实也是一部动人心魄的“诗史”. 2.《杜甫评传》莫砺锋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简介:研究杜甫的论著著汗牛充栋,传记类的著作也有多种.本书有两个特点,首先,以杜甫伟大的诗人兼深刻的思想家对他的文学成就,人生哲学进行剖析.其次,评、传结合,以当时广阔的社会背景对杜甫加以研讨,论述其在历史中独特的光辉. 3.《杜甫传》 马昭著 北约文艺出版社 1996,1997印 4.《杜甫传》 万曼著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杜甫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评传》与《杜甫传》之比较 杜甫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处于贫病交加,食不果腹的状态,幸时常有友人接济才得以度日,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足以展现其一生的艰辛历程,虽然没有在生前的时代大熠光彩,但身后却能以诗中“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惨淡经营的意象,“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的结构,“思飘雨雾动,律中鬼神惊”的诗律,“凌云解笔意纵横”的境界,沉郁顿挫的风格,以其千锤百炼的艺术造诣与炉火纯青的老成境界征服一代 一代的后来人. 历史上除了《旧唐书》与《新唐书》中对杜甫有限的记录外,实在难以再找到其他系统的文字对他的人生经历有个详细的介绍,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后人对他的了解,这其中的缘由就归结于他那惊人的诗作产出,不仅对他的经历有了艺术的浓缩,而且将他所处的广阔的历史画卷都能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旧唐书文苑本传》中讥笑杜甫“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足以说明封建士大夫与底层的劳动人民之间的隔膜是何等的厚重,但杜甫却能够冲出本阶级的营垒走向劳苦大众,以笔为刀,满蘸人民的血泪,记录下一个朝代的正统史书上所遗弃的有关普通民众的底层挣扎,为后世提供了最生动的研究材料. 莫砺锋的《杜甫评传》中分为六个大章节,分别以孕育“诗圣”的条件(时代、家庭、与禀赋),广阔的历史画卷与深沉的内心独白,卓岳不群的艺术造诣,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与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转益多师的文学观点与掣鲸碧海的审美理想,诗学绝诣与人品高标的千古楷模分析刻画了一位千秋诗圣的超凡形象.全书评、传结合而更侧重于评,以其诗歌为媒介,并试图将杜甫置于时代和社会的广阔背景加以审视,从而对杜甫的地位、影响及意思作出了深刻的阐述.同时作者既把杜甫当做伟大的诗人,详细论述其诗歌成就,与创作发展的过程;又把杜甫当做伟大的思想家,对其人生哲学、政治理念、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作者并不拘泥于将某个时期发生的一系列时间均一一说明,而是为了自己的观点来寻找相应的论据,从而在时间上有很大的跳跃性,这也使得全书极富条理性,便于从深处剖析. 相比之下,冯至的《杜甫传》更侧重于传,就像是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讲述了杜甫一生中颠沛流离的经历,从少儿时代的烂漫朦胧、刻苦勤奋;青年时代的壮游足迹;求仕之途的困居长安;安史之乱中的身陷贼中;朝廷的西窜与北征;派系斗争中的北斥华州;前往洛阳探望亲故(三吏三别);辗转秦州,同谷,成都;草堂宁静恬淡的岁月;避乱与回归;留寓夔州的飘零;到老年时代的漂泊荆楚及病故.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有条不紊地讲述着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并把对诗人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着重加以阐述,对诗作的分析也是为了说明诗人当时的境遇及他的心路历程. 唐帝国建立以后,有过两个被史学家称为盛世的时期,前一个是唐太宗贞观时期(627-649),后一个是唐玄宗开元时期(713-741).论政治清明,当然是贞观胜过开元,但如论经济发达,则开元堪称后来居上.虽然政治上也出现过比较混乱的阶段,但唐初制定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等开明措施却一直在促进着生产的发展,经过了一百年的积聚,唐帝国终于在开元年间达到了隆盛的顶点. 唐玄宗是通过诛韦后,杀太平公主等斗争以登基并巩固地位的,即位之初尚能励精图治,然而面对着一派升平景象,骄奢*逸之心逐渐萌发,帝国内部所隐藏的各种矛盾在不断地孕育、滋生、激化.朝政日趋黑暗,而开边之战频举,蕾将骄纵,边疆大员羽翼渐丰,终萌野心 ,于是一场浩劫撼动了唐王朝的根基.安史之乱前后的几十年,不仅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土地兼并之无限制和由此引起的异族入侵和藩镇割据面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也勾勒出了此后一千多年左右的社会发展的草图.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个皇帝的统治时期,也就是说他的一生正好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剧变时代相终始.开元年间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为诗人的读书漫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盛世气象自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仿佛是命运的有意安排,天宝五年,也就是唐玄宗已经册立了杨贵妃而且日趋昏聩荒*,李林甫已经排斥异己而独揽政事,朝政和整个社会日趋黑暗,杜甫来到了京城长安.也仿佛是命运的有意安排,在那个以诗赋取士的年代偏偏科场蹭蹬,而此时杜闲已经去世,杜甫的经济来源断绝了,有时还穿着粗布短衣与贫民挤在一起去买太仓的减价米,现实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深刻地教育了杜甫.他再无青年时代那种“轻狂”的心态,但同时也磨练出一双透视生活的眼睛,思想感情逐渐转移到挨饿受冻的普通百姓一边,创作出第一批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芒诗篇.在哭声震天的咸阳桥头,诗人细细聆听着征夫的缘分诉说.在仕女如云的曲江池畔,诗人远远地冷眼观看杨师兄妹的奢华排场.到了安禄山平叛乱的前夕,杜甫终于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惊心动魄的诗句,不仅对当时的黑暗现实发出了沉痛的控诉,而且对整个不合理的封建社会作出了深刻的揭露. 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时候,李白正在宜城,岑参远在西域的北庭都护府,都远离了战乱地区.高适一度在洛阳任职,随即赴蜀中为官,而且他官位较高,并未受到流离饥寒之苦.王维在长安陷落后被叛军所询并迫受伪职,但长安收复后即免罪复官.在当时的大诗人中,只有杜甫被困于战乱与灾荒之中,凡是人民所遭受的痛苦他几乎都亲身经历或是耳闻目睹了. 天宝十五载(756)四月,杜甫往奉先携家人至白水依舅氏崔硕.六月潼关失守,白水告急,复携家逃难,经三川而至鄜州的羌村.八月,诗人单赴延州投奔灵武,中途为叛军所俘,虏至长安,次年四月冒险逃归凤翔. 乾元二年(759)七月,因关中饥馑,诗人弃官携家逃往秦州、复经同谷而往成都. 即使在诗人远离兵乱的中原之地,他仍然亲身经历了段子璋之乱(761)、徐知道之乱(762)、崔吁之乱(765)、臧玠之乱(770)等地方性战乱. 正由于杜甫从洛阳返华州途中,亲眼见到了石壕村里官吏如狼似虎的咆哮和新安道上百姓肝肠寸断的痛苦,亲眼见到了新婚夫妇的生离与垂老翁媪的死别,才写出了“三吏”、“三别”这种不朽之作.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大动荡,使隐藏在社会的阴暗面都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从而使杜甫观察得更加深刻,并在写实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古有为楚国殚精竭虑,行吟河畔的屈原,今有为国家百姓牵肠挂肚,放声疾呼的杜甫,可以说两位都是以在非常时期历史所赋予非常使命的伟大的诗人. 关于《杜甫传》的写作目标,冯至曾经这样要求自己:“还杜甫的本来面目,他的伟大之处和历史局限性都要写够,写出分寸.” 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疾苦,这些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很具体的反映.但杜甫并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冯至在作品中写道:“他在长安一带流浪,一天比一天穷困,为了维持生活,他不能不低声下气,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从这里我们看到,杜甫一方面被贫穷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40岁以前存留下来的并不多,一共不过50来首,其中固然有不少富有创造性的诗句,但歌咏的对象不外乎个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丽和雄壮.”……通过上面的一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冯至在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为贫困和仕进心折磨的真实的杜甫.在长安的十年,他努力想博得权贵的青睐,谋求仕进的途径,因此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很多歌功颂德、酬酢唱和的诗篇,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他更多的关注个人的荣辱,他的目光还没有投向广大的人民.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但是阐述这一点时,冯至又真实地刻画了杜甫内心的矛盾,同时从个人的不幸中,杜甫也开始看出时代的危机,这一切都预示着他创作方向或者人生道路的转变即将到来.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在于他在诗歌中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的写照,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喟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冯至本身是出色的诗人,文章中也专门选录了他的一首“十四行诗”,让大家能更好地认识“诗人如何写诗人”,同时也加深对杜甫诗歌被称为“诗史”的意义的了解.
1.《杜甫传》 冯至著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简介:《杜甫传》是诗人冯至结合自身的流亡经历,以切身的感触和体会所写就的一部对诗人杜甫诗化生涯的佳作,它是一部将诗与人、诗与社会、诗与时代相糅合的诗人传记.从书中的诗里我们可以读出人生,感悟个人与国家兴亡的关联,也从诗人起伏的人生经历中读出诗的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世称杜诗为诗史,杜甫的一生,其实也是一部动人心魄的“诗史”.
2.《杜甫评传》莫砺锋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简介:研究杜甫的论著著汗牛充栋,传记类的著作也有多种.本书有两个特点,首先,以杜甫伟大的诗人兼深刻的思想家对他的文学成就,人生哲学进行剖析.其次,评、传结合,以当时广阔的社会背景对杜甫加以研讨,论述其在历史中独特的光辉.
3.《杜甫传》 马昭著 北约文艺出版社 1996,1997印
4.《杜甫传》 万曼著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杜甫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评传》与《杜甫传》之比较
杜甫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处于贫病交加,食不果腹的状态,幸时常有友人接济才得以度日,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足以展现其一生的艰辛历程,虽然没有在生前的时代大熠光彩,但身后却能以诗中“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惨淡经营的意象,“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的结构,“思飘雨雾动,律中鬼神惊”的诗律,“凌云解笔意纵横”的境界,沉郁顿挫的风格,以其千锤百炼的艺术造诣与炉火纯青的老成境界征服一代 一代的后来人.
历史上除了《旧唐书》与《新唐书》中对杜甫有限的记录外,实在难以再找到其他系统的文字对他的人生经历有个详细的介绍,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后人对他的了解,这其中的缘由就归结于他那惊人的诗作产出,不仅对他的经历有了艺术的浓缩,而且将他所处的广阔的历史画卷都能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旧唐书文苑本传》中讥笑杜甫“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足以说明封建士大夫与底层的劳动人民之间的隔膜是何等的厚重,但杜甫却能够冲出本阶级的营垒走向劳苦大众,以笔为刀,满蘸人民的血泪,记录下一个朝代的正统史书上所遗弃的有关普通民众的底层挣扎,为后世提供了最生动的研究材料.
莫砺锋的《杜甫评传》中分为六个大章节,分别以孕育“诗圣”的条件(时代、家庭、与禀赋),广阔的历史画卷与深沉的内心独白,卓岳不群的艺术造诣,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与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转益多师的文学观点与掣鲸碧海的审美理想,诗学绝诣与人品高标的千古楷模分析刻画了一位千秋诗圣的超凡形象.全书评、传结合而更侧重于评,以其诗歌为媒介,并试图将杜甫置于时代和社会的广阔背景加以审视,从而对杜甫的地位、影响及意思作出了深刻的阐述.同时作者既把杜甫当做伟大的诗人,详细论述其诗歌成就,与创作发展的过程;又把杜甫当做伟大的思想家,对其人生哲学、政治理念、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作者并不拘泥于将某个时期发生的一系列时间均一一说明,而是为了自己的观点来寻找相应的论据,从而在时间上有很大的跳跃性,这也使得全书极富条理性,便于从深处剖析.
相比之下,冯至的《杜甫传》更侧重于传,就像是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讲述了杜甫一生中颠沛流离的经历,从少儿时代的烂漫朦胧、刻苦勤奋;青年时代的壮游足迹;求仕之途的困居长安;安史之乱中的身陷贼中;朝廷的西窜与北征;派系斗争中的北斥华州;前往洛阳探望亲故(三吏三别);辗转秦州,同谷,成都;草堂宁静恬淡的岁月;避乱与回归;留寓夔州的飘零;到老年时代的漂泊荆楚及病故.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有条不紊地讲述着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并把对诗人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着重加以阐述,对诗作的分析也是为了说明诗人当时的境遇及他的心路历程.
唐帝国建立以后,有过两个被史学家称为盛世的时期,前一个是唐太宗贞观时期(627-649),后一个是唐玄宗开元时期(713-741).论政治清明,当然是贞观胜过开元,但如论经济发达,则开元堪称后来居上.虽然政治上也出现过比较混乱的阶段,但唐初制定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等开明措施却一直在促进着生产的发展,经过了一百年的积聚,唐帝国终于在开元年间达到了隆盛的顶点.
唐玄宗是通过诛韦后,杀太平公主等斗争以登基并巩固地位的,即位之初尚能励精图治,然而面对着一派升平景象,骄奢*逸之心逐渐萌发,帝国内部所隐藏的各种矛盾在不断地孕育、滋生、激化.朝政日趋黑暗,而开边之战频举,蕾将骄纵,边疆大员羽翼渐丰,终萌野心 ,于是一场浩劫撼动了唐王朝的根基.安史之乱前后的几十年,不仅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土地兼并之无限制和由此引起的异族入侵和藩镇割据面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也勾勒出了此后一千多年左右的社会发展的草图.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个皇帝的统治时期,也就是说他的一生正好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剧变时代相终始.开元年间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为诗人的读书漫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盛世气象自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仿佛是命运的有意安排,天宝五年,也就是唐玄宗已经册立了杨贵妃而且日趋昏聩荒*,李林甫已经排斥异己而独揽政事,朝政和整个社会日趋黑暗,杜甫来到了京城长安.也仿佛是命运的有意安排,在那个以诗赋取士的年代偏偏科场蹭蹬,而此时杜闲已经去世,杜甫的经济来源断绝了,有时还穿着粗布短衣与贫民挤在一起去买太仓的减价米,现实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深刻地教育了杜甫.他再无青年时代那种“轻狂”的心态,但同时也磨练出一双透视生活的眼睛,思想感情逐渐转移到挨饿受冻的普通百姓一边,创作出第一批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芒诗篇.在哭声震天的咸阳桥头,诗人细细聆听着征夫的缘分诉说.在仕女如云的曲江池畔,诗人远远地冷眼观看杨师兄妹的奢华排场.到了安禄山平叛乱的前夕,杜甫终于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惊心动魄的诗句,不仅对当时的黑暗现实发出了沉痛的控诉,而且对整个不合理的封建社会作出了深刻的揭露.
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时候,李白正在宜城,岑参远在西域的北庭都护府,都远离了战乱地区.高适一度在洛阳任职,随即赴蜀中为官,而且他官位较高,并未受到流离饥寒之苦.王维在长安陷落后被叛军所询并迫受伪职,但长安收复后即免罪复官.在当时的大诗人中,只有杜甫被困于战乱与灾荒之中,凡是人民所遭受的痛苦他几乎都亲身经历或是耳闻目睹了.
天宝十五载(756)四月,杜甫往奉先携家人至白水依舅氏崔硕.六月潼关失守,白水告急,复携家逃难,经三川而至鄜州的羌村.八月,诗人单赴延州投奔灵武,中途为叛军所俘,虏至长安,次年四月冒险逃归凤翔.
乾元二年(759)七月,因关中饥馑,诗人弃官携家逃往秦州、复经同谷而往成都.
即使在诗人远离兵乱的中原之地,他仍然亲身经历了段子璋之乱(761)、徐知道之乱(762)、崔吁之乱(765)、臧玠之乱(770)等地方性战乱.
正由于杜甫从洛阳返华州途中,亲眼见到了石壕村里官吏如狼似虎的咆哮和新安道上百姓肝肠寸断的痛苦,亲眼见到了新婚夫妇的生离与垂老翁媪的死别,才写出了“三吏”、“三别”这种不朽之作.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大动荡,使隐藏在社会的阴暗面都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从而使杜甫观察得更加深刻,并在写实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古有为楚国殚精竭虑,行吟河畔的屈原,今有为国家百姓牵肠挂肚,放声疾呼的杜甫,可以说两位都是以在非常时期历史所赋予非常使命的伟大的诗人.
关于《杜甫传》的写作目标,冯至曾经这样要求自己:“还杜甫的本来面目,他的伟大之处和历史局限性都要写够,写出分寸.”
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疾苦,这些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很具体的反映.但杜甫并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冯至在作品中写道:“他在长安一带流浪,一天比一天穷困,为了维持生活,他不能不低声下气,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从这里我们看到,杜甫一方面被贫穷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40岁以前存留下来的并不多,一共不过50来首,其中固然有不少富有创造性的诗句,但歌咏的对象不外乎个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丽和雄壮.”……通过上面的一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冯至在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为贫困和仕进心折磨的真实的杜甫.在长安的十年,他努力想博得权贵的青睐,谋求仕进的途径,因此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很多歌功颂德、酬酢唱和的诗篇,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他更多的关注个人的荣辱,他的目光还没有投向广大的人民.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但是阐述这一点时,冯至又真实地刻画了杜甫内心的矛盾,同时从个人的不幸中,杜甫也开始看出时代的危机,这一切都预示着他创作方向或者人生道路的转变即将到来.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在于他在诗歌中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的写照,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喟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冯至本身是出色的诗人,文章中也专门选录了他的一首“十四行诗”,让大家能更好地认识“诗人如何写诗人”,同时也加深对杜甫诗歌被称为“诗史”的意义的了解.
2014年的浙江儿童文学年会开了两天。第一天是评论家们、作家们的讲座。第二天是分组讨论。共分三大组,创作组、理论组、出版组。盛大的年会可谓紧锣密鼓、精彩纷呈。在分组讨论中,一位老先生用余杭话发言,台湾作家管家琪老师说听不懂。这时候,着小碎花裙子的婴音老师笑吟吟地站起身来,来到老先生边上,逐字逐句地翻译给我们听。婴音老师说,他说得很好的,不翻译出来太可惜了。这也成为温暖年会的亮色花絮之一。
也是在年会上,得遇婴音老师的新书——繁星春水冰心奖大奖系列之《少年川川的故乡》。拿回家的时候,我家那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催促我:“妈妈,妈妈,你快点读。读完了,给我读!”之前,他读了好几遍婴音老师的《天天都有麻烦事》,一遍遍读,一遍遍乐。他小小的内心已然升腾起美好的阅读体验。这使我看到作家与读者之间那一种妙不可言的呼应,是作家的作品点亮了读者的心,读者的痴迷又激发了作家的创造。而小读者那般纯真无邪,更需得大作家的书写柔曼而轻盈,温婉而清新。儿童文学作品更像是母乳与母爱,或者说有着同等非凡的意义,是孩子断奶之后的精神食粮,汩汩而甜蜜。
即至翻开《少年川川的故乡》,这样的气息便是扑面而来的了。“下雪了。校园里漫天飞舞着白蝴蝶,蝴蝶们很淘气,一飞下来就不知躲到哪儿去不见了,后面的只好下来寻找。”“这里原本绿茸茸的草都枯黄了,挂着霜的红叶在冷风中摇摇摆摆,不时飞下一两片到湖中去。月光洒在湖水上面,满湖都是闪闪发光的碎银,湖水显得清冷。”(《罗老师的月亮》)“在水中,她看到几条小鱼,游进一朵桃红色的云中去。在云的旁边,有一个扎小辫的人影,流动的水把人影拉长了。”“月亮升起来了,又圆又大,银光满地,一丛丛的竹影随着山风轻轻摇曳。还没到秋天,金铃子已经像铃铛那样好听地叫了。纺织娘一个劲地催着它的同伴,织——织——草丛中、竹林里的流萤,飞舞得像蓝色的小精灵,闪闪烁烁,此起彼落。”(《葱灯》)“玉潭水碧清碧清,从一个小小的缺口流下,冲击着石墩子,发出叮咚声。四周有密匝匝的树林,一种雾似的水汽弥漫在林子中,看上去很像一首朦胧诗。”《聪明爸爸》“要过小溪了,碧绿的丝绸般的光滑的溪水,厚厚实实的石墩子立在水中,我们就像青蛙般跳过去。”“晚霞把溪水染得绚丽无比,溪水又把晚霞洗得光彩夺目。”(《我不明白……》)“树叶上的露珠,滚着滚着,‘啪’地滴在我们的头发上,我们顶了一头的小珍珠。”(《我是女孩》)像这样诗意叮咚又童趣俏皮的句子我都当宝贝似的用铅笔淡淡地圈点起来了。轮到我们家小学生读的时候,来亮一亮他的眼睛,润一润他的心灵。这样的语言与孩子清亮的眸子、长长的睫毛、柔嫩的肌肤,有多么般配!
在婴音老师的小说里,不止是这样的小诗意,她甚至是相当的罗曼蒂克,带着哲学的思考和心理学的深刻含义。在《罗老师的月亮》中,清丽而纯真的金贞子分明是爱上了帅气又开明的罗老师。嗯,这样的“罗老师”我也爱过的。为什么不呢?罗老师像一轮月亮,盛开着少年们最初的梦想,也抚慰了他们内心浩瀚无边的莫名的荒凉。在《葱灯》里,一位名叫陈牛奶的乡村少年,他竟懂得把萤火虫放进粗且长的葱管里做葱灯,亮闪闪的葱灯,映红了乡村的一个个夜晚。在《我是女孩》中,青春期少女揽镜自照,为互有好感的男女同学传递纸条,扑闪扑闪地流眼泪,睡不着。这些这些,我都有过啊。点点滴滴都是昨天而已。婴音老师便是要为少男少女代言的了,那么真实不欺又善解人意。尤其在《变色口红》中,那样自由到不羁,美到不可方物的“清澈如水的大眼睛,就像**演员宋佳那样的”主人公,她涂着变色口红,抽着女烟,她穿着黑色绸旗袍,她是要与人探讨存在主义,探讨萨特的。“追问”“洞察”“主观性”“我喜欢自由”这样的字眼躲藏在小说中,给作品添上了浪漫主义的气息或者说某种贵族气。这当然与婴音老师一出生就浸染于文学世家、书香门第是分不开的。还有《我是女孩》中,那一位陪伴着女儿成长,在女儿青春期的微妙而动荡的心理过程之中始终耐心聆听并温和地解析的聪慧的母亲,也一定有着同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婴音老师的母亲的影子。
婴音老师笔下的孩子都不是什么乖孩子,他们调皮又淘气,还常常惹是生非。他们出点子,想办法,用孩子的智慧打败了那位全知全能不把孩子放眼里的“聪明爸爸”。(《聪明爸爸》)还有那位“不可救药分子”“不安分的孩子”“疯疯癫癫的丫头”搅乱了姐姐的约会,多么令姐姐难堪啊。但她心里想的是:姐姐谈两个男朋友是为了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难道姐姐想在两棵树上试试能不能吊死?(《变色口红》)更别提那位想要给初来乍到的小菊老师一点颜色看看的捣蛋鬼陈牛奶了。(《葱灯》)但他们又是多么活泼可爱啊。面对罗老师的离去,他们哭了。(《罗老师的月亮》)偏偏这么恶作剧的陈牛奶,他会做葱灯。他每天做一盏葱灯挂在小菊老师的窗前。(《葱灯》)这是一群活生生的,让你的心柔起来软下来的孩子。他们多么真实,一个个都是独一个,这一个。我想,读到这些片段的我家那位喜欢把奶声奶气解释为“奶奶生气”,把奇葩解释为“其他人都趴下”的小学生,一定又是要看得笑出声来,引起共鸣的了。
在轻松愉悦的同时,让我看得渐渐重起来的是作品中所包含着的温情的触摸与人文的关照。《葱灯》让我想起冰心的《小桔灯》,同样的光亮,同样的温暖。“用教育来帮助山村扶贫”的师范毕业生小菊,她扎着22岁的小辫子,泛着理想主义的神圣光辉。她有“笑”病,但凡碰到一点好玩的事情,就会抑制不住地笑个不停。她的乐观和坚强使得她悦纳了山村孩子的捣蛋,山村教学的艰难。她像一管葱灯照亮了乡村孩子的未来。
而《少年川川的故乡》更把温情的目光投向了城市打工者的孩子身上。他们远离故土,是城市的边缘人群。他们生来没有故乡,但时时想念故乡。但他们并不自卑也不怯懦,至少少年川川是阳光的,骄傲的。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加入学校足球队,他和同学们不卑不亢地相处。早熟懂事的他有着与生俱来的乡愁。他从来没有见过故乡,但他深深懂得“一个人怎么可以没有故乡?没有故乡就是没有根、没有魂灵啊”。他从三舅的嘴里听到故乡,从与小牙的视频聊天里看见故乡,从课堂上鲁迅的《故乡》中明白小牙就是他的“闰土”,在汪峰的《北京,北京》的歌声中体会到漂泊感和沧桑味。外来打工者在城市打拼的艰难、困苦,打工者子弟的坚强、可爱、乐于助人,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少年梁清川,他时时在自己小小的精神世界里望着故乡,望着归乡的路。而我们是否想到应该腾出一些空间来安放他们的故乡,那也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故乡。
一盏闪烁的葱灯里面映照出来的其实是微弱的光芒,但那里面蕴藏着的是怎样一个敞亮的故乡。这也让我想起这一次儿童文学年会的主题——“新常态下的浙江儿童文学”。新常态是什么意思呢?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一如既往。常态是永恒的,而我们的挑战是要从旧的经典中翻出新的篇章。从这个角度来看,婴音老师的作品又是新颖而时尚的。
就像乡愁是个旧主题,而别一样的时代有别一样的乡愁。就像此时的我,捧着书看的间歇之中,在这个我们共同的美丽的他乡的阳台上,我眯着眼望向了几十米之外的钱塘江。我不禁也想起了只是在少年时期跟我有关的地理上并不遥远而心理上却渐渐陌生的故乡。一幅幅画面跳脱出来,闪烁了有一些时候。我听见自己说:多好啊,原来我也曾少年,原来我也有故乡。
《诗圣杜甫传》,员晓博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豆瓣无收录。
员晓博其人不详,百度查询仅见他编著的各类书,如少年读物国学类经典等,《诗圣杜甫传》可作少年读物,可以常规了解伟大诗人的生平及诗歌。但若成年人看,欠史料,缺深度。
本书以时间顺序为主线,贯穿介绍杜甫每个时期的代表诗歌,将诗圣颠沛流离的一生呈现在读者眼前,我们可以看到他从意气风发的青春到豪情万丈的求仕、到四处求人的残羹与冷炙的中年、流离失所逃亡的晚年等;也可以看到他的生活变化,他的思想经历和蜕变,从个人追求功名转向对社会、人民的关心,自身困难之时仍心系天下,因此才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胸怀!诗品和德品都乃大家,因此才会被尊称为“圣人”。
俗语有云“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套用于唐诗,我认为 “年 少必读李白,中年必读杜甫”。 年青人必须要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强烈自信,有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气,有着“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潇洒,才不负青春;而杜甫,年少**半生飘零中年抑郁老来潦倒,他的诗歌写尽平常人家的生活百态。中年读杜甫诗,谋生因此知道了“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欣”的不易,在遇一挚友时才知“ 但使残年吃饱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的可贵,在悲伤时才能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脆弱,在漂泊时才感受到“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的寂寞,在贫穷时才明白”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的自嘲,更被“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心系天下的境界所感动,而最终,都化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苍凉沉郁中,最终归为沉默。
中年沉默,未必是认命,也许是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不说。
不过员晓博编著的这本《诗圣杜甫传》,艺术价值不高,就不推荐看了, 查询到学者冯至有著《杜甫传》,影响深远,改天再找来读读。
作者:冯至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2年11月北京第一版
1980年3月北京第二版
青年时的杜甫是什么样子?这一章的描绘里有一个清晰的答案—骑胡马、挟长弓、箭不虚发。[1]
杜甫在他从二十岁(731)到二十九岁(740)的十年内做过两次长期的漫游,漫游的区域是吴越和齐赵。[2]
第一次远游选在吴越,一方面是由于那里有在地方任职的亲戚,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因为江南是杜甫所神往的六朝诗人们所歌咏地方。
此时正逢开元盛世,仓廪足实,商贸繁荣,道路四通八达,因而一路上不乏驿站且吃住行无忧。行人远行数千里,身边用不着带食粮,也用不着带兵器。 [3] 杜甫后来在诗中写道: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下江南走的是水路,从洛阳出发,经过淮阴、扬州,渡过长江,就可以到达江南。
他在姑苏拜访了吴王阖闾的坟墓,游览了虎丘山的剑池;走到长洲苑,正赶上荷花盛开;走出阊门,拜谒太伯庙,庙影照映在一片宁静的池塘里。[4]
渡过钱塘江,登西陵(萧山县西)古驿台,在会稽体会了勾践的仇恨,寻索了秦始皇的行踪。[5]
五月里澄清的鉴湖凉爽如秋,湖畔的女孩子洁白如花,他乘船一直到了曹娥江的上游剡溪,停泊在天姥山下。 [6]
这一游就是三四年的时间,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他要参加735年的进士考试,要回老家巩县由县府保荐方可入京参加考试。后来的人生中他常常怀念江南盛景,也发乎情写道“老夫乘兴欲东游”,只是再没能成行。
面对大多以名气选人才的考试,杜甫落榜了。那时候文人在考试前大多会辞亲远游。大多也会到人文荟萃的城市中去进行自我宣传,扩大影响力,结交贵人为以后铺路。也有个别人会选择相反的路,或求仙问道,或问学于山河湖海、前人遗迹之中。杜甫在这次远游中也写过不少诗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两三首。
由于皇帝临时迁都东京,这一次考试是在洛阳举行的,这也使得落第后的杜甫就势开启了齐赵之旅。这一次壮游的范围在山东与河北南部,往北到过邯郸,往东到过青州。
他说,春天他在邯郸的丛台上唱歌,冬天在青州以西的青丘游猎。[7] 诗酒好年华,骑胡马、挟长弓、箭不虚发。
大约在他二十八九岁时,他写出来他的诗集里最早的诗:《登兖州城楼》和《望岳》。[8]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8] 引自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