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想要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所以就将孩子送去寄宿学校,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住校,有一些孩子身体比较特殊,或者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他们不太适合住校,如果家长一直强迫孩子住校,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一些伤害。
一、家长将孩子送去寄宿学校,不一定能够高枕无忧有很多的家长有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所以平时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顾孩子,每天上班下班也特别累,回到家里还要照顾孩子给孩子煮饭,帮孩子辅导作业,所以有的家长为了儿子省事儿,也为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就将孩子早早的送到寄宿学校,孩子每一个月回家两次或者是回家4次,这为父母们减少了很多的负担,但是这样的父母也是比较自私的,如果他们将孩子送去寄宿学校,并没有询问孩子的建议,这也是不公平的,很多孩子心里也会埋怨父母,所以有些家长在做任何大事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准备一下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不愿意去住宿的话,也不要让他们去住宿,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较叛逆是有寄宿学校,有可能会发生很多的事情,那么家长也会非常痛苦。
二、患有疾病的孩子不适合住校虽然让孩子去住宿学校能够培养他们很多能力,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也能够省心家长很多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住校的。有些孩子身体患了一些疾病,如果一直住校的话,那么在疾病复发的时候也比较危险,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相信很多家长也会后悔一辈子。有一些孩子患有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家长如果强迫孩子去住宿,可能也会让孩子心理疾病情况越来越严重。
孩子住校的好处——走读的弊端:
1、能够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处事的能力;而走读会相应地生活上更依赖父母些。
2、如学校学风好,则学习环境氛围更好,时间的利用率更高;在家的话呢,容易受一些干扰。
3、保证了睡眠时间、避免上下学路上的交通意外;走读特别是晚自习路上会让家长担心安全。
4、家长有更多时间可以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而走读家长更忙些,要抽出时间照料孩子生活。
5、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大家都比较珍惜,争执的话少了,更能体会到亲情;在一起多,难免与孩子话不投机。
6、能增进同学间交流和相处的机会,同学感情会比较好;走读跟同学共同生活和交流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另外,住校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同学,大家方便一起交流探讨,可能效果要比学生独自在家学习好。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性格孤僻的孩子,不妨住校。和同学一起住也有很多乐趣的,读书期间,有朋友在身边的感觉很不错的。
孩子住校的弊端——走读的好处 1、无人监管,很可能会管不住自己;走读则能够随时引导孩子。
2、遇到不合拍的室友,会有很多问题,久了大家都会烦;走读环境单一,避免了此类问题。
3、伙食难以让人放心;在家则可以根据孩子的状况,随时调整饮食结构。
4、怕孩子交友不慎而无法知道详情;走读能对孩子的状况及时了解。
5、可能会与父母亲情疏远,孩子也可能会想家想父母而影响学习;孩子能够及时感受到亲情。
6、体质弱的孩子容易生病,住校无人照顾;最好还是走读,方便照顾。对不那么自觉容易受环境影响的孩子,还是选择走读比较好。但是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来讲,住校更能锻炼孩子。
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呢:
@青青: 住宿的好处:生活有规律,提高自理能力,增强沟通能力,每天能保证体育锻炼的时间。现在很多学校住宿条件都不错的,四人间、淋浴、空调、洗衣机。能考上市重点以上的孩子都不会太差的,都是初中时候的好学生,又不是职校,一群不要读书的在一起,还混进几个流氓。
@wennew: 我们是从预初开始住宿的,四年下来觉得孩子成长的很好,生活极其规律,学习自觉,和同学们一起做功课,拼速度拼质量,成绩是稳步上升的,与班级同学情谊深厚。当然老师管的蛮严,宿管老师也极为负责。虽然有固定熄灯时间,但早晚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却省了好多。自理能力也是一下子就适应了自己照顾自己,毕竟周围的所有同学都在做,为什么我不会,孩子会看会学,不用担心的。手机管理是这样的,周一全部交给班主任,班主任会拍照,让家长确认自家孩子的手机是否交了,如果真需要用,可以问班主任借回来用一下,周末会发还学生。
@若若:小孩被服侍得越周到,其能力就越差,感恩的心也越少。住宿锻炼孩子,家长越不放手孩子越是自理能力差,然后家长越不放心孩子住宿。所以,改变从家长开始吧。@福爸:
@candy:我们住宿两年了,平时内衣袜子学校洗掉,大件的包括外套周末回来洗,学校管的很紧,每人一张充值卡同时也带定位功能,网上家长可以查到每天去了什么地方,寝室只有睡觉才回去,平时都是在教室,由于要自己管理时间,所以变得比之前时间观念更强
@水墨画:我们选择走读。考虑到孩子跟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到高中,当中还有部分时间是老人带的,父母要上班,所以除去这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培养感情的时间还是不多的。现在他以我为重,以后角色要互换的,这个过程应该是平缓过渡的,不住宿也不代表以后不能自立,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管那是就放手独立吗?肯定不是!
@晴天:住宿挺好的。路上的时间节约,现在上海的早晚高峰多辛苦呀!家长应该换位思考问题。再说现在住宿的都是好学校,家长担心什么呀。好学校的管理也是严格的,不会比你家长差的。
至于家长的担心,只要孩子心理没障碍,迟早将与社会接触的,早点接触好。再说好学校不会把自己的学校声誉放置不管的。如果你是校长是希望孩子都在你管理可控之内还是只管8小时在校时间呢?! 我们孩子说他们学校丢的钱都可以找回来的,现实的社会是这样吗?
= =,我觉得很无奈,孩子老实懂事,还要被送到寄宿学校。真的很不合适,那么小的年纪离开父母身边,以后跟你们吵架的时候你们会更无奈的。
高知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有教养,不会跟大多数小孩子一样上房揭瓦,这样的孩子怎么舍得把他送走呢。在家老实点,可以鼓励他在学校多锻炼,跟老实沟通,多参加课余活动。
在寄宿学校学坏了你都不知道,等想管的时候坏习惯已经养成了。再者在寄宿学校的孩子普遍跟父母关系不好。以后你管他,他会愤怒的说,是你们把我送出去我才学坏的。= =、
让孩子住校到底好不好,有关争议在教育界一直存在。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住校生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学习压力大、竞争性强,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不健康心理因素。他们中心理异常的人数明显高于走读生。
老师分析说,住校生每周回家一次,与父母的沟通十分有限,一旦群体中出现早恋、厌学、小团体等现象,就极易受到影响。
男生小力说:“我怕周末回家,本来学习压力就够大的,每次回去,父母除了塞给我好吃的,就是没完没了地问‘学习怎么样’,真是添堵、心烦!”
男生小盛说:“我爸因为生意忙应酬多,一个学期才接我回家一次,他的事业的确很成功,但我和老爸没有共同语言。”
朱老师介绍说,不少学生反映,他们难得回家,家长就把他们当作客人,买好吃的,穿漂亮的,但心理沟通却很少,他们有话也不愿对家长说,宁可对电脑说。
五天受教抵不过两天放养
记者也碰到一些后悔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的家长,刘超就是其中一位。孩子住校两年多后,刘超发觉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成绩一样,并没有明显提高,反倒是特别爱面子讲虚荣。儿子同学中不少是家里买了车的,刘超陪儿子骑自行车离校门还很远,儿子就嚷着要下车,宁愿走路也不愿被同学看到他是骑自行车来的。刘超下决心将孩子转为走读。
杨全新先生也说:“女儿的住校经历可以概括为‘二大于五’,在学校的5天她能按时作息,可是周末一回家这种好习惯就没了,蒙头一睡就到中午。刚开始住校的时候,老师的‘家校联系卡’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比如说孩子这周的英语口语不错,但单词记得不够熟练,家长回家要多督促孩子背诵单词之类的。时间长了,可能是老师对孩子太熟悉了,反而写不出新东西了,都是流于吃饭怎么样、睡觉怎么样的套话。孩子在校到底表现如何,家长也了解不到太多的细节。”
让“玫瑰”悄悄收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寄宿制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校制度本身无所谓利弊之争,关键在于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加强沟通。
她说,实践证明,学校多组织活动把德育培养贯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是加强对住校生心理引导的有效办法。现在的孩子个性和自我表现意识增强,如果一味说教,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这位老师办公室的铁柜里,保存着一个玻璃罐,里面盛满了粉红色的纸鹤。纸鹤上静静躺着一张纸条。这是一个女生向男生表白心迹的“信物”。该老师帮这个男孩保管玻璃罐已经一年多了,连盖子都没打开过,更没有看过那张纸条的内容。她提醒自己,要克制好奇心,保护孩子的隐私,这是获得他们信任的关键。
在谈到住校生是否更容易成为早恋的“高发群”时,该老师承认,住校生的确容易擦出火花,但老师也有约束他们的办法。比如在教室里轮换学生的座位、定期轮换学生干部等,避免男女同学在长期搭档中产生感情而影响学习。其实青春期的好感往往是朦胧而短暂的,如果老师经常用丰富的活动和变换的外环境巧妙加以引导,学生心中开放的“玫瑰”就会悄悄地自然收拢。
三方沟通最重要
宋城华美学校的朱老师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职责很大程度上转移到校方,家长的确是轻松了许多。但是华美学校的住校生好几周才回家一次,与父母的沟通有限,所以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加强交流十分重要。
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尽量抽出时间,向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孩子回家的时候,也不要只顾着给他吃好穿好,要淡化家长的权威意识,听听孩子内心的快乐和烦恼。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及品德培养是无法替代的。独生子女外表个性早熟,内心却常感到孤独和渴望帮助。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情绪或心理上的微妙起伏,应及时疏导,不要说教式地训孩子,最好是给孩子列出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减压方法。
一些专家建议,寄宿制学校可多开设有关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的心理学讲座,多创设能让学生融入团队生活的情境和机会。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一些家庭里父母有时间照顾孩子吃住,当然是回家吃住好,而另一些家庭可能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顾及到孩子,所以读住宿学校更好。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如果家离学校比较近,当然可以回家吃住,因为小学生年龄一般在7~12岁,他们自立自理能力各方面都不成熟,学校不可能对孩子各方面照顾得面面俱到。而在家里父母不仅能照顾孩子,更能培养亲子关系,能随时注意到孩子各方面的变化,以便把控孩子的成长。但是对那些忙着工作,忙着挣钱的父母来说,把孩子送到住宿学校会更好。我之前见过的一个例子,一个家庭里有三个孩子,父母经营着一家超市,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孩子放学回家就是帮父母看超市,超市常常是十点之后结束营业,孩子们才陆陆续续收拾完毕准备睡觉。而第二天上课时孩子们提不起精神,无心学习。后来父母把他们送到住宿学校,情况才有所好转,起码在那里孩子作息时间规律。不管是让孩子回家吃住,还是让孩子读住宿学校,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有上小学的孩子的家庭,父母还要谨慎考虑,恰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