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什么?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界定,我的理解的学习就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体验和探究中主动的建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建构知识的过程。“我没想要教,而他们却学会了。”很多老师都想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没想教不等于不教。什么是好的学习,我们一直把老师教的好放在首位,怎么样才算教的好呢?好的学习不是来自教师找到了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而是来自给学习者更好的机会去建构。而作为自然课,这种建构是需要建立在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探究中的。
鱼就是鱼描述了一只青蛙给鱼讲外面的世界,而在鱼的头脑中印象出的各种物体都跟鱼差不多,牛是四条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鱼终究是鱼,这也提醒我们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中,创造性的机遇和危险并存。因此,在自然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受参与探究学习,这样建构的知识是深刻的,能长期影响学生。如果我们把那条鱼带离河流,让它去亲眼看看牛、鸟,去听听他们怎么叫的,也许鱼的头脑中的鸟等就是正确的印象了。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教学,在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在教学上的合理引申,就是教师需要注意学习者原有的不完整理解、错误观念和对概念的天真解释对所学科目的影响。
《老人与海》,作者海明威,翻译吴劳,评分:4.5分
名气或者说知名度是我们选择与判断的重要或者唯一标准,所谓品牌,套用到有形产品上是理所当然的可以理解。其实文艺作品何尝不是如此呢?前人筛选下来的、类似于五星好评一类,不但让我们节约了时间、甚至是破解选择困难症的简洁办法。
鲁迅有句名言,大意是:世界上本没有什么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路”就是历史,就是历史定位,是经过很多人踩踏而成。但其实第一第二个走过去人才是最重要的。荒野中一条新路就是这样来的,这是我自己的经验,不信可以问问那些资深的“驴友”。由此联系一个小时候的故事,家里不远处一个邻居,一个独臂老人,听闻他有很多神奇的故事,例如单手劈柴(1.5米长柄大斧)、别人双手干不了活他单手就能搞定等等。他因公负伤失去了一只手臂,至于具体有什么了不起的事迹我也忘了。因为父亲几次念叨这人是“王进喜”一类的人物,可惜没人报道和树典型。这个好奇留下的疑问始终伴随记忆保留到现在,父亲凭什么发此感慨我不想再问,那一定是基于他自己或周围一群人的认识而已。留给我的认识就是有人报道宣传是很重要的事。
兜了个圈子是说明我为什么会选择《老人与海》,其实就是打卡心理。作为半个文学爱好者,这是种心理负担——同类都懂的。例如我那两本《尤利西斯》,都冲锋过几次还不是败下阵来。十年都过去了,它还依然坚挺、硬壳,不喜不悲,扫一眼便“心有戚戚焉”。
小说的梗概是这样的:一个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又穷又孤独的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他的小朋友马诺林都在家人的阻拦下不和他作伴了,大家都认为他运气太差。虽然马诺林一直在帮着圣地亚哥,老人还是再次孤单地出海了,这次是向别人不去的远海去冒险。也终于钓到一条五米多长一千多磅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一直拖着钓钩和渔船游向深海,老渔夫几乎一刻也不松懈地盯了两天,第三天大马林鱼疲惫地浮出水面,被老人用鱼叉杀死,然后把鱼头绑到船头上、升起帆回航。杀鱼的血腥前后引来一条条鲨鱼的攻击,为了保住到手的成果,老人与鲨鱼殊死搏斗,打退了一次次进攻,仅有的鱼叉和短刀也都被受伤甚至死亡的鲨鱼带走了,最后只有船桨和短棍在手。鲨鱼被赶跑了,可大马林鱼也破碎不堪仅剩一个鱼头。老人带着最后一点力气于深夜返回住处,这三天靠在海上钓的两条生鱼甚至撕碎的大马林鱼肉充饥,孤立无援,而且手还受伤了,他太疲惫了。第二天老人还在昏睡中,小男孩马诺林心疼地来看他,人们在码头上发现了这条鱼的残骸,有人丈量出是十八英寸长的大鱼。马诺林告诉醒来的老人,下次要和他一起出海,才不管家人愿不愿意呢,老人说要准备好更顺手工具,一群来古巴的游客也在议论着那条大鱼的残骸,把它当成了鲨鱼……这时候老人还在睡梦中,他又梦见了狮子,小说到此结束。
插一句,老人和大马林鱼、鲨鱼搏斗的过程特别像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猎人》,不过《荒野猎人》逃生那段太假,还是有些逊色。
小说的写作风格是运用独白式的自言自语来展示老人的内心活动。
我读这版《老人与海》,译者是吴劳,中篇规模,仅译者的序言都占有10%以上,而且就是这个序言的过度解读部分给我的印象很坏,差点看不下去,他也许需要一把剃刀。
译者的序言说了什么呢?小说被他解构成是一部具有多层次寓意的寓言。“一部希腊古典悲剧类型的作品”、“鲨鱼是宇宙间一切敌对力量的代表”、“杀死大鱼犯了致命的错误,必然会受到惩罚”,最受不了译者说“老人就是**的化身”,小说完全是“**受难的情节”,从老人的名字到所有从捕鱼到返回的过程,全部都是浓缩的“**受难”,这是译者解构中最重要的论述部分。另外一个解读意象是渔夫就是“作家”,“大鱼”就是作品,“鲨鱼”就是评论家,“鲨鱼”代表着毁灭……..其实作者本人当年写给朋友的信,就是小说刚发表的一九五二年九月当月,“没有什么象征主义的东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孩子就是孩子,鱼就是鱼。鲨鱼就是鲨鱼……人们说什么象征主义,全是胡说”作者当时是不承认这些东西的。
第二年一九五三年,海明威就籍此获得普利策奖,进而又获得一九五四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诺奖当年,他在《时代》说了与前面信中不同的另一番见解,“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
以上印证一个什么问题呢?有时候作品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评论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所谓的各种主题和寓意。作品也就从1.0版本到N.0版本!读者的脑补也迭代成了作品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
小说塑造了一个“硬汉”老人形象!其实,真实的生活里就是一个劳动人民的普通故事,只不过小说中的“渔船”“大马林鱼”“鲨鱼”“鱼叉、短刀、短棍”……这些书中具体的事物换成我们生活中其他具象也是成立的,每个人“讨生活的饭碗”有多大不同呢?小说的闪光点是老人坚持做生活中的强者,“它能熬多久,我也能熬多久”,不畏惧艰苦、敢于冒险、不向逆境妥协,终归成为一个胜利者。就像书中那句名言“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也是这部小说的精华。像不像海明威的宿命预言?
“你天生就是个渔夫,正如那鱼天生就是一条鱼一样”,这句书中话就是真实的生活写照。所以,小说中的老人圣地亚哥我看得很清楚,因为他完全就是我父辈的形象。我甚至记得很多类似的片段。我在想,即使人人都是生活中的“硬汉”,当我们也成为“老人”时,是否还要“出没风波里”呢?
如果再次切换一个角度,例如换成我父亲,他也许会说:为什么一个老人还要冒生命危险为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奔波?他年轻的时候干嘛了?出门带水不带饭是不是一个成熟的劳动者…….?我只能侧面回答一句,小说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人生漫长而无法预测,真到了圣地亚哥那个年龄,可能我们早就妥协了,我们再也梦不见“狮子”了!这个“梦”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这是我喜欢思考的问题,是“歌楼上”?“客舟中”?还是“僧庐下”呢?
鱼就是鱼》读后感
星期五的时候,因为是“六一”,老师发了一些奖品。发到最后一样的时候,老师发书,还说要给读书大王,当时我很紧张,我想会不会有我呢?结果老师说上次得彩虹星的同学,我兴奋极了,因为上次我就得了彩虹星,我拿了一本《鱼就是鱼》,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只米诺鱼和他的朋友小蝌蚪在池塘玩耍,有一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他自豪地说,我是青蛙,米诺鱼说胡说,后来几天蝌蚪真的变成青蛙了鱼很羡慕,青蛙跳出了池塘,鱼天天盼着青蛙回来陪他玩有一天青蛙回来了他对米诺鱼说外面的世界有鸟、有奶牛、有人,可好了,米诺鱼想我要是能出去看看就好了有一天他忍不住他的好奇心,就蹦到岸上去看但是鱼离开水就不能生活了,幸好青蛙在旁边把它放回的水里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生活的方法,都有不同的能力,有些别人能办到的事自己办不到,有些自己能办到的事别人办不到。有些事情我们办不到我们去硬做就会有危险,我们能办到的事我们就得勇敢的去做。
请加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