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大先生的理解如下:
“大先生”是学问高的代名词,从先生发展而来,又向上师发展而去,是个层次性概念,通常来说,先生、大先生、上师是“大先生”的基本发展过程,学问高也就成了理解“大先生”的基本观念。
读后感:
1、我刚刚入手这本书时,只是对它的标题和书的封面提起了兴趣,“大先生”让我感到好奇,是怎么样的人可以被如此称呼,又是为什么?我对书名充满了好奇,加上它那独特而又醒目的封面,也让我沉迷,由一抹血红在墨点中“飞扬”,它又代表着怎样的意义?
2、这让我有了阅读的兴趣。首先,掀开第一页,就是刀尔登先生的序,一般序是对整本书的高度描述,但我阅读后对这本书感到了迷茫,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内容,这样更使我充满了探索欲。
3、通过书名我以为是一本对人物生平或者对事迹的描述,可能也是人物冒险的故事等等,但映入眼帘的是一出大戏,这样的内容对我来说是独特的,首先我对这样的角色对话就十分感兴趣,所以我就继续阅读,想知道它的发展,它以鲁迅先生弥留之际为开端。
4、描述了鲁迅先生的部分生平和思想,以梦剧为主导,一步一步探索,我也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而身临其境,仿佛我就是在现场的观剧人。结尾是鲁迅在“天堂”的发言,是他对后来人的忠告,是他留给后人的启发式教学,是他人生的总结。
5、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依旧可以从中领悟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戏剧结束后是作者的自白,其中是作者自己眼中的鲁迅以及他觉得鲁迅先生应该具有的品质,其中还提到了用鲁迅先生为题材的困难。
6、这里的叙述是全书中对鲁迅先生总结最具体和最全面的地方,也让我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明白他更加深沉的思想,虽然,平时的我一定会跳过,不会通读,但我对鲁迅先生的好奇驱使我阅读下去,虽然内容比较多,但非常全面。
7、自白过后,便是作者李静,陈丹青先生,赵立新先生的三人谈,内容可以说是直言不讳,对如今文学界对鲁迅先生的创造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见解,也对《大先生》这部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它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8、三人都在这次谈话中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想要寻找的东西,以及他们对后来者的期盼。当然,在这个部分更加深入分析了关于创作鲁迅文学的困难和不易,他们对如今存在的诟病和创作方向都加以分析,可以说是十分具有意义的谈话了。
9、后来才知道这个谈话几乎是没有改动,都是三位艺术家对自己心中鲁迅的真情“吐槽”。本以为看到这里就是整本书的终点,但突然加入的残稿又一次提起了我的兴趣,残稿的故事依旧精彩,应该是作者不得已删减的一部分,其中“盛宴”的情节让我难忘。
10、有些人为了追名逐利牺牲自己的至亲依旧不为所动,依旧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里让我气愤,为了利益和地位牺牲一切是不会得偿所愿的,到头来也只会在利益的追逐中成为成为其他人的牺牲品。
11、这本书戏剧神秘而诱人,自白全面而又充实,三人谈真实而又发人深省,残稿依旧丰富多彩。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令人沉醉的作品。
以我私人的心得,他的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笑谈大学生作者为陈丹青,是作者关于鲁迅的演讲稿,中心句是以我私人的心得,他的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浩瀚的鲁迅研究的边上,辟出新的境界。
读书是一件很安静的事情。要是论教养,你真的是读书人,你不要讲出来。读书也好,画画也好,不能弄成一种身份。
这是我到国外才学会的。国外很“牛”的人都害羞得要命,躲着不讲自己挺在行的那些事。出国之前还没有人说我是读书人,是知识分子,回来后听到不少人说我是做学问的,是艺术家等等。我很害臊,这怎么好意思说出来?
陈寅恪先生周游列国,通晓二十多种语言,可是他在清华填表时只填了两种:梵语和德语。逃亡香港时,日本人到他家里要挟他出来做事,他不肯,日本人就要行使暴力。当时楼里有很多人,他突然站出来和日本人交涉,说很流利的日语,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的日语这么好。不到万不得已,你都不知道他会讲日语,这就是教养。
我读书实在是少,但是我读过的书,实在地告诉我:你知道的非常少,你还有非常多的不知道。所有书教给我的就是一件事情——你不要自以为是。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个人的房间》中说:“若以书而论,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给你一个庇护,让你安静下来。”确实,一本好书会让我安静下来,会让我有内心生活。我每天出去都是应酬、谋生、作假,片刻的安静都是读书带来的。法国人蒙田有句话,大意是人类一切灾难在于人回到家还安静不下来。我很庆幸我没有变成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安静不下来的人。这和我这么多年多多少少读书有很大的关系。我对阅读充满感激。
想要享受读书的好处吗?
那就从陈丹青推荐的这些书开始吧
陈丹青:读书是一种教养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
80年代,陈丹青在纽约认识了木心,听他谈论文艺,惊为天人,不愿独享这份奇缘,陆续带认识的在纽约的艺术家去见木心,而后大家请他正式开课讲世界文学史,不要让珍贵的识见虚掷了。这场文学的远征整整讲了五年。
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陈丹青视木心为精神导师,他说:“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吸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
陈丹青:读书是一种教养
《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年8月
“一生中总要啃几部大部头,得有几本书反复读。”小说作家里,陈丹青特别欣赏托尔斯泰,一部《战争与和平》,他完完整整地看了三遍,“从十四岁看到四十岁,每次读都像第一次读,有一种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如同旅行,看到最后总是有点难过,觉得这样的日子不会再有。”
陈丹青:读书是一种教养
《鲁迅全集》
鲁迅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陈丹青似乎是一个“昨是”而“今非”的人,更恋恋于民国的文化气氛。他推崇鲁迅,并同情他被某些研究者所扭曲,“当那些人拼命赞扬他的战斗精神,孰知不是另一种妖魔化?”
陈丹青专门写鲁迅,有一篇《笑谈大先生》。他说,他喜欢鲁迅,第一是因为鲁迅长的真好看。“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露着风流与俏皮……”
第二,是因为“老先生好玩儿,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陈丹青:读书是一种教养
《胡适文集》
胡适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11月
说起胡适,陈丹青有一点惭愧,他知道胡适太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胡适的极度推崇,“完全是学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如果说鲁迅是中国旧文人的典范,胡适就是一个伟大的新文人,一个绅士,有一种深刻的教养。”
陈丹青:读书是一种教养
《**教神圣谱》
啸声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1月
“利用短暂的出国和有限的经费,能够最大限度做成事情的,在美术圈,当时没有人比邢先生做得更好。而《**教神圣谱》这类书“在欧美,一百年前或者八十年前就已经有了,可是我们要到今天才有。”
陈丹青:读书是一种教养
《中国美术史·**原典》
张僧繇等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6年8月
“每个人都能面对并拥有清晰的美术史文本,就在自己家里、手中,与辉煌的华夏绘画同在。这批画集属于所有愿意认知华夏绘画的人。其功德,不仅仅是在赏阅,而在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你爱国吗?你爱这国家的什么?眼下,请年轻人翻开这套画集。”
陈丹青:读书是一种教养
《现代艺术150年》
威尔·贡培兹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眼前这本书不是史论专著。作者贡培兹甚至没有读完中学——这也正是我的学历:我竟全部读毕了他的书——怪哉,作者与读者的学历会是对应的阅读水准么?这本书的水准刚刚令我够得着而看得懂:贡培兹证实了我自以为早就懂得的艺术家(果然如此),也教会我如何解读难以弄懂的另一群人物(原来如此)。倘若在美术馆再度遭遇他们,我会心想:哈,老兄,现在我明白了你的花招。”
看《银元史》是因为陈丹青在《笑谈大先生》中提到它。我因为对民国文人的故事感兴趣就买了。但看下去之后发现让我感触的反倒不是那些老文人了,当然那些人也感动。比如《银元史》里提到吴稚晖,躲在一个老楼里,陈去见他,他毫无顾忌的谈男女之事,说完自己先哈哈大笑。吴非常有语言天赋能说好几国语言,陈有一回跟他请教,他让陈第二天再来,于是见他穿了笔挺西服,做出绅士的动作,说一口纯正的法语。后天再来,又换一口纯正的德语。(具体什么语我记不清,这里法语德语系泛指。)但这些感动显得遥远,而陈存仁作为一名医师,不仅医术上颇有造诣,在医学之外也是硕果累累。
据陈存仁自己和他儿子所述,他常年坚持写作,除特别的事情之外,比如应酬喝多了酒等,每天专门抽出至少两个小时写日记,大事小情一一记录在案。《银元史》一书中记载了大量的细节,小到一个鸡蛋多少钱,坐一次电车多少钱,大世界的门票多少钱等等。似乎那一辈人都有记日记的习惯,鲁迅日记也是很细致,我没有看过鲁迅日记,《笑谈大先生》中引用了一段鲁迅买书的记录。最近有考据癖的人甚至考据出来,鲁迅每一次在日记里写到洗脚,是暗指和许广平行房。连这个都记,那的确是事无巨细了。陈存仁在《银元史》一书中,只提到过一次鲁迅,是在说上海的书店时说到内山完造,说内先生温文尔雅,是个中国通,人也热情,曾帮助他去日本求购古医书。因为内顺便提到大名鼎鼎的鲁迅。现在有人分析认为内山完造可能是日本的间谍,不过也查无实据。
《银元史》的封面介绍上还说陈存仁是一个理财家。陈先生在《银元史》里则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发家史。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于丁甘仁处,谋得一个抄处方的职位。因他做事认真得体,且听得懂丁老先生难懂的方言,渐渐受丁老先生器重。借丁老先生的诊所挂牌,创办《康健报》,是为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后来这份报纸给他带来了不少的收入。写到这段陈特别提到一个小细节,当时有另一个在丁处做事的人,见陈存仁做得风生水起十分嫉妒,陈察觉之后,便请他吃了顿大餐,也就没事了。过了两年就自己独立开设诊所。当时他也就20出头。27岁时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得到一笔稿费,又参谋于丁老先生,用这笔稿费置了一块地,不久地价急剧上升,转手一卖净赚过万银元。(我记不太清是不是过万了,有必要再买一本,逐一校正。)不过后来陈存仁去了香港,身无长物,仍然行医度日。国内的房子带不走,战乱也把老百姓的财产吸干了。
陈存仁在《银元史》里甚至提到他的初恋。说是一个大**看上了他,他又如何殷勤,每日里送她花,带她吃美食,而最后家长不同意,因为陈家庭条件不好,不门当户对。陈最后有一句,说是听说她后来跟了某个次长的儿子,现在还活着(写《银元史》时陈大概70左右,也就是70到80年代的事),但很艰苦。那意思像是说真不如跟了我。次长大概是现在副部的级别吧,现在来说也是**。放到如今,哪个女人又能选择陈先生这样的呢?那时候的陈先生,虽然开了一家诊所,但中国年轻医生的生意,总是差一些的,有时一天一个病人都没有。但这也并不是全没有道理,中医更多依赖经验,年纪越大经验也就越多。现在中医有凋谢之势,实在是因为如今我们都太浮躁,急功近利,没有几个人能沉得下去学习医术。陈存仁后来能成为名医,是靠真本事。
陈存仁因为是医生的缘故,和社会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均有接触。于右任他给看过病,看好了。后来由于机缘,陈陪着于先生在上海找一个曾经帮助过于先生的**,没有找到,却被新闻爆出于右老出没风月场所云云。1948年,于右任曾和李宗仁竞选总统还是副总统,当时陈是医药界代表。于右老准备了一堆照片和书法送给来访的人,而另两个竞选人则都贿赂代表,又送钱又请客。最后于自然没有当选。当年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陈存仁也和他很有往来。《银元史》里的叙述我已经记不太清,后面我又买了几本他的书。在《阅世品人录》中他详细描述了他和杜月笙的关系。
“晚间,我将此事禀告国学老师姚公鹤先生,并问杜氏是怎样的人物。姚师告我杜氏大约是一个粗鲁大汉,但对世故人情极为通达;我们读书人坏就坏在自认为清高,结果却成‘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班人不要小看他没有学问,但可以说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以他对我说:‘去也不妨,常常去见识见识,或有领悟世情之处’。”这里禀告姚师之事指有人要给他引见杜月笙,他询问老师的意见去还是不去。后面他去了,而杜月笙待他以上宾。杜月笙看起来则很瘦弱,显得儒雅。
陈存仁一生好学,在上海后期,经济宽裕时,还曾请一个西医每周给他讲两个小时的课。也足见他的思想开放。他一生中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名人,先后拜了若干名师,包括医学界和文学界。前文没有说到的一个重要人物章太炎,陈存仁也是一再提起。在《银元史》的最后,陈存仁的儿子写了篇追忆老父的文章。文章中提到一段趣事。说是当年大红大紫的电视剧《上海滩》,片头打出顾问陈存仁的字样,虽然陈存仁并不知情,而且对其内容大为不满,认为只是打打杀杀,太肤浅,但说起此事,陈存仁还是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