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目标:读完每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
使用工具:笔记本,记录以下内容(要买什么书、注意书中哪部分、想到了什么)
1、人与书关系的改变者
利用笔记本,实现以下目标:
~ 读书不再是“随随便便”地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充满主动性地去读
~ 简化书的信息
~ 深入理解要点/思想,并随时拿来参考
本书包括:
~ 如何选书:怎样选择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 如何购书:怎样买到自己真正有益的书
~ 如何读书:怎样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 如何活用:怎样运用从书中获取的知识
2、让笔记成为读书的好伙伴
笔记类型:
~ 随想笔记:记下平时的感悟,与日后的选书息息相关。
记下日常的感想
不用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只要按时间顺序将它们排列写在笔记本上即可
~ 购书清单:找到真正想读的书
平时记录书单
~ 各种报道的剪报
收录感兴趣的内容
~ 读书笔记
读后感变为文字保存下来
3、坚持就会有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写笔记有着无法替代的必要性
把灵感记录在纸上,让思考书面化,让灵感脱离之前的抽象状态,会更容易将其理解消化,也能促使你把灵感用作创意材料,想用时就信手拈来
4、通过笔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坚持写笔记的三个窍门:
(1)、养成习惯
(2)、放大读书笔记的作用
? 读书笔记,浓缩一本书的精华
? 快速找到个人的资料
(3)、创造别具一格的记录方式
? 在记笔记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笔记方法
5、完善购书、读书、活用方式
(1)、改善读书环境
更好的读书体验,成就全新的自己
(2)、读书步骤
? 购书:在实体店/网店购买喜欢的书
?读书:普通的读书过程
?归档:读书后将书归类的过程
进化后 ---
?选书:日常中收集与书相关的信息
?购书:根据自己的需要,检查书本是否符合预期
?读书:读书过程做好笔记,让自己感悟,纠结要不要做记号,已做记号,摘抄
?记录:做笔记,思考/感动
?活用:再次浏览读书笔记,检索和参考过程中帮助自己提升
6、笔记一体化-技巧
可以书写任何内容
按时间顺序写
附上日期
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
可以粘贴
1、购书清单是一份无形的财富
在笔记本中写上购书清单,以列表形式表达(书名、作者、出版社、备注)
可以在书店里翻开书本看看这本书是否符合预期;若觉得这本书适合自己,则可以在实体店或网店购买
为什么要列出书单?因为,需要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目的意识
做法:列出书单->实体书店确认->购买/不购买
按着上述做法买书,会意识到自己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2、通过记录掌握选书的主动权
制作读书清单,可以帮助自己找到真正想的的书;因为平时在买书的时候是因为一时冲动,买了很多不适合自己的书,或者买了书之后没有翻开阅读,而制作读书清单可以对此进行矫正
3、实体店购书印象会更深刻
根据读书清单,在书店里找书,通过对比同类型的书,找出最合适的书
4、制作读书清单的诀窍
用A4打印列表,夹在书里或者随身携带
5、在线清单的优点缺点
用APP制作读书清单,可以在线操作,但是缺少了实体店操作的印象
6、指明购买的威力
读书清单上的书名,执行购买后可以做标记,已购买或划掉
买书的需求:
(1)想读书,但是还没有决定要读什么
(2)寻找某一特定领域、系列、作者的书
(3)想读某种特定的书
7、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线索
在日常生活中,记录感兴趣的信息
不管你对一件事有多关注、感兴趣,如果不马上记下来,很容易会忘记。所以及时记下主题、关键词
保持好奇心
8、清单和笔记本要关联起来
如果在书评中看到想读的书,把书名列入清单中,同时也把书评记录在笔记本中,同时写下自己的想法
日常笔记-> 购书清单->读书->重读笔记
9、找到能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书”
通常在每本书的后面会有一些别的书的推荐,或者在书的内容中推荐一些书
1、笔记让读书成果一目了然
简单的笔记可以更容易的坚持下去
例如,2018年10月10日,我读了《XXX》,这本书比想象中有意思XXX
2、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
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方式:摘抄+感想
3、从一句话开始
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而不是模仿评论家的做法去阅读。
4、巧用标记区分对象
在《思考的技术·绘画的技术》这本书中,提到了作者使用三菱拉线笔做画线笔记(直线、波浪线、圆圈)
5、“葱鲔火锅”读书笔记
三项信息:日期、书名、作者
摘抄:用圆圈符号表示
评论:用星星符号表示
6、
亚瑟·叔本华在《论读书》中写到:“”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书本自己思考。
法国哲学家阿兰《幸福散论》
1、学以致用的读书体验
从读书列表,再到阅读一本书,消化后提炼出精髓。在这过程中,我们自然能够轻松理解,掌握书中内容
2、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
即使掌握再多信息,如果不积极输出,也无法形成知识体系。
在写笔记时,遇到“应该摘抄哪段文章”、“应该如何评论这点”问题,实际上就是思想输出的第一步
3、固定场景中重读笔记
固定时间重看笔记和频率
4、过去的读书体验在读书生活中的运用
从易到难
例如,先阅读《漫画经济学》,再阅读《微观经济学》会比较容易理解。
5、在博客上写书评
读书笔记可以锻炼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写作技巧会得到大幅提升
步骤:
(1)选择三本相同主题的书,进行阅读
(2)写读书笔记,要点、感想、思考
(3)结论
6、制作检索用标签
写了笔记之后在首页添加一个目录,方便可以快速找到具体的那一页。在目录中写着书名、作者,然后在对应书页涂色块或者贴胶带标签
电子版:笔记本编号、阅读日期、笔记类型、书名、作者、出版社
1、多用参考书
参考书类型:地图、图签、统计数据、百科全书、年表、词典
2、多读百科全书
3、订阅提醒自己
4、去书店找找新书旧书
5、由浅入深吃透难懂图书
6、把书堆成山,读书不再难
7、枕边放名著
8、常带三本书同时阅读
“知识变现”,很恢宏的主题。在我这个80后的脑子里,这个概念还停留在小学中学大学按部就班地上,然后找份工作,挣到钱就是知识变了现。
而我是个中断了职业生涯将近四年的全职妈妈,现状还不允许我放下孩子去全职工作。而且在这样的年龄,想要重新去跟年轻人拼脑力体力,显然会力不从心。于是焦虑感满满,一方面越来越担心与社会脱节,丧失赚钱的能力;另一方面,孩子们需要妈妈的照顾,我没法为了挣钱而丢下幼小的孩子。
这本书所讲的知识变现,其实是在移动互联网大发展、共享经济兴起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自己的知识、经验贩卖出去,直接地变现;如何做一个新媒体背景下的斜杠青年、自由职业者。
生活中,我也是一个知识付费消费者,对这些知识网红,我只是仰望着他们光鲜的外表,而不知道这表象背后,他们是如何真实地生活,从普通人到网红,他们又是如何修炼成的。这本书告诉了我答案,也给了我新的启发:我可以与生活经验结合去开拓一份自由职业。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长,但其实只要我们是在认真生活,那就一定有自己擅长的技能。比如工作中培养的大到行业格局、小到某项技能;再比如生活方面的厨艺、育儿经验等,都可以作为自己优势。
书中提到了一个广西北海的全职妈妈,为了孩子的健康,修炼厨艺,做了一款食材选料上乘、不含添加剂、咸度低的肉酱,得到朋友们的好评之后,她开始正式制酱、卖酱。后来,她将酱的种类进行了扩充,充分利用北海当地海产制作了更多种类的酱。她用女儿的名字命名了这款酱,让女儿歪歪扭扭但充满童真的字,做了品牌。
我自己的婶婶,五十多岁,一直是个家庭主妇,带大了自己的三个孩子和一个孙子。现在闲下来了,她在朋友的介绍下,参加了月嫂培训并取得了资格证,现在做起了月嫂,每个月都有不菲的收入。收入和成就感带给她更多的自信和远见,她最近说有想法开个月子会所,这样等她六十多岁干不动月嫂的时候,她还可以继续发挥能量。
因此,我们都应该自信、勇于尝试新的领域,充分开发和挖掘自己的某项独特优势。
找到自己的优势,接下来,就要持续投入精力去练习,深挖精进,日记月累就会成可以变现的技能或个人品牌的标签。
对我来说,自己做全职妈妈的这四年中,看了很多书,积累了很多的育儿经验,同时还有一些家庭关系处理、营养美食等方面的积累,这可以成为我最大的优势所在。
知道了自己的优势所在,确定了方向,那么就应该深入修炼相应的技能。
要想将自己的知识或者经验变现,必须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
一个是 基础能力 ,包括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这是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必备能力,阅读是知识的输入,思考是内化,而表达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知识变现,如果不把知识表达出来,拿什么去变现?
基础能力需要通过多读书,汲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勤加练习来获得。
作者也推荐了一些关于这几项基础能力的书:
1、阅读技巧方面最经典的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赵周老师的《拆书》系列:《这样读书就够了》、《拆出你的沟通力》等;
2、锻炼思考能力的有《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轻松学会思考》、《思考的技术》、《思考,快与慢》、《比知识还多》等;
3、提高表达能力,书中着重提的是写作能力,没有推荐具体的书籍,而我自己看过刘杨的《学会写作》,这本书对如何写作、如何新媒体写作的讲解还是很透彻的。
了解了技巧,最重要的还是多练习。我是个阅读新手,从今年才开始定阅读目标的。短短三个月,我从开始两周才能读完一本书,到现在,一周可以轻轻松松读好几本,有的书一天就能读完。这是因为在读书过程中我积累的关于经验,能够快速地提取出书中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也因为知识积累多了,理解能力也变强了,需要停下来思考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对书中观点的理解也会变得深刻。
另外一方面是 专业能力 ,指在特定领域,有针对性的知识和技能。积累专业能力,书中给出的建议是:
1、构建专业知识地图。每个领域、岗位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比如销售领域需要消费者分析、经济学、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2、取得相关资质。很多领域会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认证,例如注册会计师、心理咨询师、厨师证等,考证可以成为进入这一领域的敲门砖,同时在学习备考过程中也能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
3、不断积累案例。指的是多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
4、尝试撰写专业书籍。在写书的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对工作本身要进行观察和分析,书不见得要出版,过程本身就可以系统整理自己知识脉络。而且万一有机会出版,这会成为自己的一个有力亮点。
选定了领域或方向之后,要确定具体的目标。可以看看目标领域内的牛人做到了怎样的成绩,是如何做到的。自己是否也具备牛人的优势,或者有什么不同的优势。结合自己的条件,设置自己的目标和规划。
书中举了秋叶大叔的例子,他在2009年决定切入PPT领域前,就把当时国内PPT做的好的30多个人的博客看了一遍,对这个领域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宏观的认知。并且通过分析评估发现,在PPT设计、逻辑构思、话题制造能力等方面,单项自己可能不如人,但整合起来,总分会比别人高。于是他从这一角度切入,用PPT思维写了一本书,正是这本书帮他打开了个人品牌。
找牛人对标,这在效率管理专家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中,也有提到:列出七个你希望成为的人,其中两个是你的终极目标,两三个是你可能需要五年才能赶上的榜样,剩下两三个则是你身边的、经过一两年的努力就能赶上的人。然后,看看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优势,以及他们的优势是怎样修炼成的,相比之下你的优势在哪里,或者你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赶上他们,甚至超越他们。
书中提到,五到七年打造出个人品牌已经是很快的了。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实现梦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应该怎么走,因此,大家很难有耐心做这么长的规划。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或达不到预期,就会怀疑自己是否找对了路,将大量的时间花在验证自己目标的正确性上。
路径和目标一旦定义清楚就不要轻易改变。但是,计划可以根据执行情况进行调整,做的快的可以加速,做的慢的可以放慢节拍,等能力慢慢跟上来了再加速。别人用五年出名, 我用七年,七年不行,我用九年。从一辈子来看,早两年和晚两年不会有太大差别。
做有方向的人,也要做有耐心的人;做有**的人,也要做有套路的人。
这是让我最受益的一部分。做全职妈妈这段时间,我的社交很局限,并且因为自卑、焦虑的情绪,对社交逐渐产生了回避,书中对社交网络的讲述,给我带来了改变的动力和方法。
在当今这个互联互通日益紧密的时代,想要靠自己的单打独斗做成一件事,会非常困难。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优质的社交网络,这个社交网络必须囊括精准、多元化的人群,同时还必须跨越阶层、组织、智能和地区的界限。
本书的另一作者剽悍一只猫,就是一个交往范围很广的人。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会跟当地很厉害的人交往,如果不认识,就会打听这个人是否有收费的渠道,比如在行约见。他不吝给很多公号文章赞赏、在微信群中发红包。他公号的文章每个留言都会回复,粉丝即使口出恶言,他不但不会骂回去,反而会给骂他的人发个红包,倒让骂他的人不好意思。
大家对他的印象都非常好,很乐意帮他做宣传,因此,他能够在半年内把微信公号粉丝做到50万,凭的不只是过人的努力,还有众人的帮助。但是,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社交方面的个人魅力。
建立优质的社交网络,
首先要将自己修炼成为某方面优秀的人,互惠互助,别人才愿意与你交往。
其次,要有意识地扩大和培养多元化的社交圈,可以借鉴前面提到的剽悍一只猫的扩大交往范围的方式。
第三,对朋友圈进行ABC分类,最重要的朋友是A类,这样的朋友需要经常交流,生日等重要日期要记得并送礼物;B类朋友可以隔段时间联络一次,生日的时候发个祝福就好;C类朋友可能是交流较少一点,但是至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第四,要学会经营社交网络。了解好朋友的各种信息,尤其是A类朋友,这些信息不一定是询问得到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细心地发现别人的需要,并提供帮助。比如,作者提到,有一次朋友来她家做客,称赞她家的靠垫舒服,作者就立即在网上订购送给朋友。经营社交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要适时地想别人求助,提供给别人提供帮助自己的机会,让对方体会到帮你的成就感,那么他会更加享受与你交往的过程。
书中给出了一个工具,叫做“九宫格黄金人脉图”,我们可以借鉴它来了解朋友的性格特征、个人目标、关心的事情、担忧的事情、重要的经历、专业领域、兴趣爱好、家庭状况等。对于A类朋友,一定要了解这些信息。
其实,在一年多以前,我已经想向儿童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转型,将来从事一份时间相对自由的职业,既可以帮助孩子、家庭,又可以给自己一个发展的空间。
于是,我选定了考北师大的心理学研究生,作为转型的第一步。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参加了年底的研究生统考,刚刚得到消息,我已经被录取。
今年九月份上学之前,我将阅读、写作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提升自己输入和输出的技能,开学之后,我会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更加努力地去积累行业知识、实践、扩大交往圈,一步步地走向可以让自己获得新生的目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思考的技术》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思考的技术》读后感 篇1有人反感方**,认为方**只不过是一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东西。对于这种观点,我并能完全认同,确实空谈方**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但是我想说的是,方**本身的价值并不在于纸上谈兵,而是对于你实践的一种指导,可以帮助你省去很多没有必要的思考,提高你的效率。所以站在这个理解的角度上而言,我是反对那些对方**持批评态度的人,对于这些人我唯一能说的就是“每一样东西是否能发挥它的价值,重点在于使用它的人,而不在于东西本身,就像核能一样,作为能源就能造福人类,用在武器上就是致命的凶器”。
读《思考的技术》的时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的那本《聪明的人用方格笔记本》,其实这两本书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在《方格笔记本》中,也提到了《思考的技术》的作者大前研一的工作方式,其中也讲到了大前研一为什么习惯记笔记从一张纸的左下角开始记起,右上角写结论。关于这种习惯,在大前研一自己的书《思考的技术》对此也进行了非常充分的说明。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更好的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有归纳整理的能力。在方格笔记这本书中,充分体现这种笔记整理的价值,让所有的逻辑显示非常顺畅,同时在完成之后甚至于相当于一个非常好的PPT。不仅仅自己容易理解,别人也非常容易理解。
讲了这些,重点讲讲《思考的技术》这本书中的一些自己体会的重点内容吧。《思考的技术》这本书的核心是两点:一是为什么要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如何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什么要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活中,总是有些人在说“我的工作是文案,并不需要什么逻辑思维的能力”,“我的工作是销售导购,逻辑思维能力对我来说一点用都没有”等等。对于这些认知,在我个人的理解上而言,我觉得只是这些人并未看到自己工作的本质,以及自己生活和思考的根本所在。其实不管是任何行业,逻辑思维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至关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逻辑思维弱的人强特别多。我个人对此就有过一段非常深刻的经历,就是我刚工作的第一年,作为产品的我需要去和技术沟通需求,然而沟通了半天我一直都没有和技术说清楚问题的所在,同时也没能理解技术的思路,最后没办法只好请老大出马。对于,我无法讲清和理解的问题,老大和技术三两下就达成了一致,另外当时的在旁边听他们讲,也始终没有听的太明白。相比于他们,我的逻辑思维能力,真的比他们相差太多,从而在沟通上也始终需要比起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这样的成本其实比什么都要高。其他的成本,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可以解决,唯独时间一旦消失就无法回头。
另外,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对于未来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这种预测,来自于他们长期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得出的结果。其中我觉得最为强大的就是,将这种能力内化成为了直觉。大家都知道,直觉是一瞬间产生的,但是其实直觉的出现只是我们大脑为了更好的减少能量的消耗而建立的最短思考路径。简而言之,就是大脑为了偷懒而制造的捷径,而这条捷径的长短,取决于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弱。越强的人,直觉越强,凭直觉得出的判断也能更符合实际情况。这些原理就同那些优秀的运动员长期大量训练自己的肌肉记忆一样,通过长期不断的训练,当出现相同的条件触发下这些运动员的肌肉记忆就会自动触发而准确的完成整个动作。
如何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讲了为什么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后,就该有很多童鞋会问“既然逻辑思维能力这么牛逼,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训练和提高呢?”在《思考的技术》中,大前研一讲到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是需要长期大量训练的(当然除了那些天生就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天才们),对此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每时每刻进行训练。比如当你看到一个广告,或者一个你感兴趣的东西,你就可以在自己的内心里面问自己,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做成这样?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这件东西又有什么用?如果是我自己,我会怎么去做这件东西?等等,通过不断的给自己提问,同时分析并给出自己的见解。最后一步非常重要的,就是当思考给出自己的假设之后,试着去从某些方面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能让自己坚信它是绝对正确的。
然而对于验证这个环节,在我自己目前所经历的所有事情来说,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也决定了你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这个世界中成天“思考”的人很多,确很少有人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失败的空想家很多,而真正成功的实干家很少,因为大家都不敢去尝试验证自己的想法,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停留在了想象中。或者说只是验证了几个假设,就放弃了不再敢去验证其他的假设,直到最终找到那个最正确的答案。同时验证环节,也是一个帮助你积累经验最最重要的步骤。只有经过验证的东西,也最终才能成为你可以快速放心去提炼使用的结论。如果你的思考总是缺少验证环节,你最后会感觉自己似乎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到底收获在哪里。最为明显的感受,就是在工作中,不论做完什么总感觉心里没底,心里发虚。所以童鞋们,在你们充满奇思妙想的脑袋里,千万不要忘记去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进行验证,为自己的人生积累丰富的有价值的经验,这些也将成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思考的技术》读后感 篇2有时候被问到一个问题,我的反应要么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要么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你再问我思路,对不起,我没有~最近装个软件,一遇到问题就去搜解决方案,我甚至压根儿不知道问题的原因问题就解决了。可是,如果是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呢?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希望它能把我从那种一遇到问题就抓瞎的状态中拯救出来,然后发现它并不能给我一个事无巨细的可以套用的公式让我记住了就一劳永逸,它告诉我这种能力很重要,我要多练习,质疑所有,如果说有一个步骤的话就是1.收集信息2.提出假设3.实验验证4.得出结论5.假设不对的话就重新提出假设6.最终结论要简单,别人容易接受7.向别人描述的时候使用金字塔。在你不知道前提的情况下,可以假设一个,其实我看他的很多例子,是描述结论的过程,而不是思考的过程,的确是按照金字塔原理来描述,结论,然后原因123,每个摆证据。可是我更想知道的是它是怎么想到这些的。比如说收集数据,我要收集什么数据?处理数据之后提出假设?事情错综复杂,可能还是要靠经验。
看完觉得还是没有解决我的问题,可能需要把他的例子再细细的分析一下,心塞,额外收获是了解了大前研一一开始学应用化学,硕士和博士读核能,工作了三年之后29的时候转去麦肯锡做咨询管理,在麦肯锡工作两年之后开始出书,这个跨行跨行的。后来一场演讲的价格是5万美金,还有一个让我不那么丧的是就算日本**,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上去也没比我强多少,有点宽心
慢慢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想哭一场。
《思考的技术》读后感 篇3先说感悟:老爷子的脑子确实非常性感,这本书值得一读。
上面的脑图是读完全书以后,第二遍快速整理出来的,有些概念一下想不起来,就再细看看,有些用词不太好理解的,我用自己的理解写了,或者进一步解释了,基本上没有遗漏知识点的地方,但是有些、特别是摘录,是根据我的个人情况做警醒特意打上去的。简单说,我希望整理出这个脑图以后,以后进行思维训练不顺畅的时候看看脑图,就不用经常翻书了。
现在说读书后感。
本书的结构非常严谨,全书几乎没有废话,唯一不足之处在于,大前举例以日本本土的例子为主,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如果没有日本的一些背景知识,比较难有代入感。好的是,这些例子即使不去看,也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逻辑思维能力一直是我的弱项,可能是因为是渣二本毕业,现在工作的同事都是985、211出身,尤其显得自己脑子一团浆糊。老爷子的书不但结构清晰,还落地到了具体的执行方法,全书可以说就是全书所说理论知识的一个具体展现,这种“以身作则”的气质,实在是让人佩服。
另外的想法是,类似管理类的书,我计划都在看完后输出脑图,这样的好处是,日后如果想用到里面的知识点,看脑图就能回忆起来,实在回忆不起来,再翻翻书,比起看过以后就把书束之高阁,效果相对来说较好。
《思考的技术》读后感 篇4《思考的技术》是由一位思维特别敏捷的同事推荐,看后最大感触就是,大前研一在被我们忽略的思维方法中提炼出一套完整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思考技术。我认为本书的成功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一是大前研一扎实的调研功底积累和大量的思维练习,二是大前研一独特敏锐的眼光,这与他MIT理科博士出身,在麦肯锡从事咨询顾的工作背景密不可分。
《思考的技术》的核心思考逻辑是假设——调研——论证——结论——再调研——再论证……准确的结论,这是理科生最常用的逻辑方式,但是作为理科生却把它忽略了。这是由于我们从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注重思考方式的练习所致,理科议题的逻辑周期往往长达1-3年或者更长,处在这么长的周期内,理科生往往只关注论证工具和论证结果,而容易忽略了整个议题的论证逻辑。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大量丰富的案例分析使本书的核心论点更为易懂。这也是大前研一独特的优势所在,他跑遍美国50各州里的49各州,做过1000以上的咨询案例分析,这是其他管理咨询师所不能企及。除了思考方式和案例分析,大前研一反复提到很多成功必备的素质和一些新的经济概念:如工作的紧迫感,对事不对人工作态度,常态化的思维练习;非线性时代概念,熟悉倍数经济概念,其中一些是我们所非常熟悉的,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我们所忽略。而大前研一却非常好的驾驭了它们。下面介绍本书的7大章节内容。
本书提出4个空间经济的概念:实体经济、无国界经济、数字经济、倍数经济。让读者顿感奇感,前三个经济概念大家都很熟悉,所谓的倍数概念,强调知识创意,思考方式的差距会造成收入差距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差距。
第一章介绍了本书介绍的全新思路,即麦肯锡思路:数据分析——假设——搜集证据——验证——真正结论。其中提出现象不能当作原因,细化分析找出真正原因的重要性,而找出真正的原因,离不开实地访谈。然后经过绝对必要的验证过程,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应该是能让自己信服的结论。结论并不表明思路结束了,没有解决方案的结论仍然不是完整的结论,需要指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并跟踪实施。
第二章:MIT的学习经历使作者具备了科学的思考方法,即假设——搜集并分析——结论。强调积累事实才能导出结论的唯一途径。以大量的资料及累计的实施为根基,导出敏锐的结论才具有可用性。为了锻炼解决问题的思考力,必须让脑子习惯思考。利用一切琐碎的时间,不断练习思考新的问题。
第三章:如何用逻辑去打动人心。
所谓的说服力就是充分考虑对手的心理状态和逻辑能力。组织一个符合他的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注意给出建议的技巧。一般一个建议最佳,建议给多了,知会让执行者犹豫不决。有事实为证的建议,魅力无穷。提案一开始就要提出自己的调查结论:掌握流程的重点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做简洁的分析,每部分做一个结论,然后应用所累计的多个小结论到处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的整体结论,再以这结论提出有证据支持的建议。
总结下来打动人心的逻辑要点是:合理的表达逻辑,金字塔结构的逻辑关系,可靠的调查依据,多次的检验,对PPT报告反复熟练掌握。
第三章:洞察问题的本质。不能轻信媒体或他人的结论。需要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才能东西本质。不能忠于事实,不但无法东西问题的本质,还不能得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同时需要在企业建立忧患意识,世界上优良企业的共性具有吸收异己特质进入企业文化。例如GE的“冲突对抗”,丰田公司的“忧患意识”。
第四章:非线性思维。所谓的线性思维就一定会得到正确的答案的直线思维方法。但是在非线性以及复杂理论的世界里,只要初期条件有些不同,结果就会变得无法预测。这需要我们跳出原有体制来思考,为没有答案的问题寻找答案。而我们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是培养不出非线性思维的人才,相对来说,欧洲国家更注重学生思维方式而不是知识的培养。对于我们培养这种思维方式建议,是生活简单化,把需要思考的事集中起来思考,不需要思考的就不要想。
第五章:让构想大量涌现。这需要摆脱陈旧思维方式,利用新事物或假日休闲方式**脑部,从而然脑部变的更灵敏。思考就是常常提出疑问,然后自己努力寻找解答。但思考必须有紧迫感,这样才能全心投入。与别人辩论是一种有效的思考方式。
第六章:解读五年后的商机。对一个商业公司的前景进行分析,需要先分解其功能在进行思考,如它的价值功能是否持续发挥作用,这种功能倾向是变强还是减弱,价值功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否发生变化。例如通过以上功能分解来思考,可以分析移动电话未来将成为电脑、音乐、影响、电子钱包的终端。前五章逻辑思维让发展新事业变简单,新事业成功需要以下四要素:1)事业领域的定义必须明确;2)分析现状进而推断未来的方向,针对因果关系来设立简洁而具有说服力的假设;3)专注于自己应选择的方向,即使出现几个可能的选择,也应该专注;4)不能忘记基本假设,排除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形但不偏离原则。
第7章开拓者的思维。冲破旧商业的障碍,具有让大型企业突然消失的想法。如数码相机让柯达消失,Apple让传统手机巨擘NOKIA销量大减等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认识新大陆的四个空间,实体经济、无国界经济、互联网经济、倍率经济。实体经济的世界中,企业的价值是依据未来期待收益所换算出来的净现值。处于新大陆中的企业,则是根据将来的市场占有率的期望值来决定企业的价值。如Google,Facbokk在没有实际营业收入的情况下就已经被世界认可。我们需要做的是意识到知识的附加值具有千倍差距的事实,然后不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思考的技术》对我们日常的逻辑思路有了一个全新的梳理,让我们重新拾容易被人忽略的思考价值。给自己的大脑来一次节能吧,本书非常实用,推荐大家读一读。
《思考的技术》读后感 篇5下午终于把《思考的技术》看完了。
大前研一,一个具有科学思维的日本人。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思考很重要,如何思考更重要。
说实话,这本书没有完全看懂。但是重新总结一下,还是作出以下感悟:
1.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需要实地考察,加上科学的分析,找出事情的本质。
2.别人想当然的事情,你要学会去找出为什么,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怀疑的态度,进而去论证。
3.要学会金字塔式的分析方法(准备借《金字塔原理》来看)。
4.平时要多联系思维,从不同方面看一个问题。
以下是其他人观点,值得借鉴,希望能加以总结吸收:
识别和确定问题、搜集资料(包括业界、客户的数据、访谈等)然后做图表、提出假设、分析验证假设(这一步可以反复)、最后提出确切的“howtodo”的方案。其实上半部分可以说是讲了逻辑思考内在的过程,那么如何将逻辑思考的结果展现出来并打动观众呢?大前研一认为一个基本的构成法就是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的特点可以理解为两个:①层次分明的结论和依据。“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证据?”②对于一个重大问题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核心,并解决问题。
书名
思考的技术
阅读周期
2010-4-23~2010-4-30
报告日期
2010-4-30
阅读概要
章节
内容简述
第三章 洞悉本质的过程
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本质,我们抓住了这个本质,就会找到合理的路径去解决它,《思考的技术》第三章读后感。洞悉本质就需要我们用逻辑思考,从问题的现象出发,一层一层向本质追溯。
不从事实出发,不尊重事实,就会发生扯皮,就会互相推卸责任。将责任推给别人,自己当然会舒服,但对于公司整体而言,这是在慢性**,因为不会真正有人去承担责任。
读后感(联系公司及个人业务)
关于洞悉问题本质这部分,我感觉启发很大,读后感《《思考的技术》第三章读后感》。以前我总以为媒体和权威所发布的信息应该是应该很有说服力的,往往没有深层次去剖析问题的本质,只是作为一个受众盲目去接受着这些信息。实际上,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出发,媒体是有它自身的局限的,完全相信等于盲从,等于放弃了自己思考的权利。很多表象的东西,经过深层次的推敲就会发现其实另有隐情。要保持一个求知的心,要时刻提醒自己独立思考,要遵循着逻辑思考的路径去追寻问题的本质。
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对一个公司而言至关重要。对事,意味着公司每个人都会先从事实本身出发,而不是先从自己小团体的狭隘利益出发。尊重事实的态度,会帮助公司减少扯皮现象,增加各部门之间的谅解和协作,更好的完成公司的.大目标。而实际上,公司中出现这种尊重事实的氛围是很不容易的。遇到问题,不管是个人还是团体,都会习惯从别人身上找毛病,如果对方怎样那就不会怎样了。而且这种现象是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的。尊重事实,首先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公司应该适时地奖励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为公司的整体文化营造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氛围出来。
一个公司很容易出现同质团体,很容易出现大家都是这样觉得的现象。听不到不同意见,不是一件好事,那说明我们没有深入思考。特别是面对管理和人事方面的可待商榷的事情上,解决的方案的出台没有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很容易造成拍脑袋想对策,最后还落得个不被理解。公司在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建设是需要每一个员工积极参与的,听得到最底层的声音,才能做出最适合公司发展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