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怎样教一年级学生朗读

怎样教一年级学生朗读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4-11-15
  • 发布时间:2024-05-10 07:45:10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记得有一位有名望的老师说过:“我们当教师的,上课应带来两样东西,即一把扇子和一顶帽子,把学生勤学的欲望扇的旺旺的,给乐于上进的学生戴上高高的帽子,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
内容详情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记得有一位有名望的老师说过:“我们当教师的,上课应带来两样东西,即一把扇子和一顶帽子,把学生勤学的欲望扇的旺旺的,给乐于上进的学生戴上高高的帽子,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连接起来,让他们的心走进文本。”这话说的多形象,一个好教师的确应该如此的,这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激趣、赏识教育吧。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4、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中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讲故事。

5、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读物,激发他们读的欲望。

二、打好朗读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在读书时,我要求学生做到左手压书,右手点字,的字预先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防止错误。由于我们班中外地学生比较多,在发音上地域差异比较大,如有的对“in、ing ”组成的音节难以分清,有的对“n、l”不分,针对这些,我在拼音教学时,没有平均用力,而是花相对大的力气对易错进行教学,做到正确读字音。

(1)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眼看书本,字字过目,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时还应按照字、词、句、段、篇的顺序进行。从易到难,循环渐进,逐步打好朗读的基础。鼓励他们多朗读,并安排适当的时间,开展相应的比赛,为他们提供一个朗读学习、交流的机会,使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朗读兴趣,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我分了以下几步来训练和指导:

第一步,读准字音

朗读要求学生一律用普通话,读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圆润、字正腔圆。可将容易发生错误方法;

(2)坚持长期练,区别对照。尤其是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发音不同,要根据词的意思定音。如:快乐(le)、音乐(yue),声母、韵母都不同。兴旺(xing)、高兴(xing),声母、韵母虽同,但声调不同。长(chang)处、长(zhang)大,虽是同一个字,读音不同时,意思完全不一样,学生容易读错。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使学生切实做到读音正确,吐字清楚。

第二步,读好词语

朗读词语是朗读课文的基础,因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课文中有的词语本身带有感**彩,在读前我注意启发学生理解词语,体会词语所含的感情,做到正确朗读。如《两只小狮子》一课的“这话被狮子妈妈听到了,她严肃地对懒狮子说”中的“严肃地”,应采用稍低而慢,并神情凝重的语调读才符合词语的意思,从而让学生体会出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关心之情。另外,在词语中要正确读出轻声。轻声读法是轻而短。其规律是:(1)动词重叠的第二个字,如“看看”、“听听”;助词的“的、地、得”;名词末尾如“我们”、“咱们”;(2)名词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字,如“哥哥”、“衣服”等等,均读轻声。还有,要注意“一”“不”的变调读法,在我们低年级的教材中较多出现。如“不(bu)能”,“不(bu)是”;“一(yi)个”,“一(yi)朵花”等等。因此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这几个方面的训练与指导,教给学生朗读的规律。

第三步,读好句子

一些长句子在低年级的课文中常会出现。在长句子中怎样停顿,这是很重要的。停顿不合理会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让人听不明白。如《绿》一课中“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句话写了什么?(所有的绿),怎么样?(整齐地按着节拍),干什么?(飘动在一起)。然后根据句子前面所表示的部分意思来停顿,可要求用“/”画出停顿并正确朗读这个长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另外,还要学会按标点符号的感情来读。如《王冕学画》一课中:“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哇!”句末是感叹号,“多”要读得稍重才能强调好的程度,由此发出赞叹,语气强烈,读出感叹句所应有的语气。

第四步、读好段、篇的训练与指导

每一篇文章都由几个小节组成,而每个小节在一篇文章中是相对独立的部分,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内容而定出朗读的基调。

朗读课文可以以小节为单位,用“接力式”强化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一个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小朋友注意听,听后学生评议。根据需要我设计两种形式:(1)随时评议。读完一个小节,有错,其他同学给予指正;没错,另点一名学生“接力”往下进行。目的是矫正读错的字音。(2)定时评议。就是整篇课文读完,然后集体评议,主要评议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口齿是否清楚,是否读准字音。分角色读也能激起学生朗读兴趣。如《一粒种子》、《坐井观天》等都是扮演角色的好示范材料。要求他们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读音正确,速度合适的基础上,把握语气,尤其要读好人物对话的感情变化。

三、训练朗读的方法

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就根据学生实际,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听教师的范读和放录音带。在学生听规范的朗读的时候,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在朗读的形式上,我设计了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方法。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少儿节目,多听一些少儿内容的广播,从网络上查找一些动画故事,在午间放给他们看,从而激发他们讲故事的欲望,促进了朗读。特别是班级里一些好生,看了故事后,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就让他们事先准备,然后在第二天讲给全班同学听。然后一个一个地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读书成绩,感到读书成功的快乐,很多原来读书不积极的学生在活动中也积极响应,纷纷表示要上台讲故事。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了朗读兴趣。读书的劲头更足了。

经过一年级两个学期的训练,学生朗读水平明显有了提高,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有适当的停顿,能在理解文中人物感情的基础上读出相应的感情。

一年级分自然段朗读的目的

引导一年级的孩子独立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IPV6LX3EuQVa1V78jc7rw

提取码: fxbv ?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小学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朗读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们往往要求孩子通过读课文,去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一、培养读的良好习惯

刚入学的儿童由于所受的学前教育程度不同,语文基础差异较大,但也有共同的缺点。如读书时姿势不雅,拿书方法不对,往往把书躺在桌上,整个身体趴在桌上。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求学生读书是尽量做到腰背挺直,双手拿书,把书呈60度角左右竖起,离开眼睛一尺左右。而这些仅是读的外观,为了不使学生的读“虚有其表”,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动笔墨不读书”

平时初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用“○”圈出生字,用“——”划出生字组成的词,并自己读一读,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在旁边加“?”,让学生在读时圈圈、划划,做些记号,有助于学生思考。

2、“有错必纠,有错必改”

宋代理学家朱熹谈读书时说:“须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朗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做到:不添、不漏、不错、不改、不倒。在指名读时,如发现有读错,一定加以追究,直到改对了为止。这样,学生在自己练读时就不得不尽量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二、朗读训练渗透在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

1、初读课文。训练学生从“目视双行”,自己练读课文入手,通过一步一步扎实训练,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1)调动全体学生“目视双行”练读课文,允许学生一个音节一个字地慢读,画出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

(2)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读画出来的难读的字音,教师再用生字卡片强化读准字音,为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3)让学生“目视双行”练读课文,强调连字词成句子读,初步矫正指读、顿读或唱读。教师多巡视,适当指导点拨,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以自然段为单位,用“接力式”强化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别的小朋友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