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狼》观后感
跟我想的不太一样。略长,后半段很松散,结局处理很马丁斯科塞斯,我以为他能把持住一个癫狂的节奏,果然是我想多了,结尾非得松下来提醒大家这是传记片。不过毕竟时长三小时,挺难,而且导演很明显不是为了什么猎奇去拍得**,再次证明了,这类种子片,尽量早看。一堆二逼媒体新闻评论一出,绝对影响观影体验。
我没接触过传销,也没被别人销售过。平时商场地铁站里碰到劝我学英语的,我觉得是最接近的形式了。还有那些理发店里不依不饶地让我做发型烫头发的小师傅,强买强卖的行为完全不懂。可能这跟做安利,卖保险,还有片中那种股票经纪人有些不一样,谁知道呢。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马导的**我最喜欢美国黑帮,小李子我觉得他在飞行家里表演最好。而这部**,对于两人,我认为并不是最好的表现。其他几个角色随着影片的进行就消失了。乔纳希尔比较出彩,送钱骂人那段简直是卡特曼附体。老婆比较失败,两个都是。
突然希望马导再来一部黑帮**。上次看黑帮**,感觉都是好多年前了。
这样可以么?
《华尔街之狼》是 莱昂纳多主要的一部**,讲述的是华尔街传奇人物乔丹·贝尔福特的故事,他年纪轻轻就聚敛了惊人的财富,通过各种光明以及不光明的手段赚钱。我在几年以前看过这部**,但是最近发现,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传奇的人生和**的大尺度,而是一个再影片开头和结尾呼应过得一个小桥段。
当初莱昂纳多饰演的角色刚刚起步,招募了一些狐朋狗友来和他一起创办公司,靠电话来推销垃圾股票以赚取高额提成。他在饭桌上向朋友教导如何做好销售这份工作,他拿出一支笔,让朋友尝试把笔卖给他,当时我也在一起思考,是我的话,该如何把笔卖给他?我应该夸耀这支笔做工有多么精良吗?还是该说这支笔是某个名人使用过的?仅仅几秒种后,**就给力我一个貌似顿开的答案, 他的那位朋友说:“可以请你帮我签个名吗?”
它只用了一句话,并且这句话完全没有提到这支笔,也完全没有提到买或者卖这两个词语,当时我就想,这哥们真是天才!然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不能像他一样思考,卖东西真的有那么简单吗?什么才是销售的本质?下面是我胡思乱想得出的一些观点,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我认为销售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 发掘需求 ,就用我们刚才的卖一支笔来举例,我们想要把这支笔卖出去,我们就要思考,谁会需要这样的一支笔?可能是一位老师,她需要批改作业,也可能是一位作家,他需要撰写文章,还可能是一位设计师,他需要绘制蓝图。那么这样我们就有了目标群体,我们会拿着这支笔,寻找我们的重点推广对象,向他们推荐我们的产品。然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几乎每个人都懂得发掘需求,他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销售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光是掌握这点,很难在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那么就有了第二种境界
第二种境界是 创造需求 ,华尔街之狼中卖出这支笔就是这样的方法,可能你不是教师也不是作家,那么你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笔,你就没有这样的需求,好,既然你没有,我就替你创造一个出来,我想请你为我签个名,要签名,就需要有笔才可以,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正当的理由向你卖笔,你也有了正当了理由考虑我的提议。当然现实中的情况比**里的那个小例子要稍微复杂一些,你最好不要让买方知道需求是你创造出来的。
第三种境界是 引导需求 ,还用卖笔来举例,可能这次我们想要把笔卖给一位小学生,他可能会告诉你,不需要了,我爸爸已经给我买了好多笔了,确实,虽然他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这个需求已经被别人满足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种时候,首先我们的产品要足够优秀,然后我们需要的是一点点耐心,以及灵活的思维。我们可以对小朋友说,不卖,这支笔送给你吧!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大多会选择接受,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接下来,我们继续送,直到他手中已经没有爸爸买的其他的笔,全部都是我们送给他的笔,而且他已经用习惯了的时候,就是我们开始赚钱的时候了。习惯是很可怕的,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其实这种方式在现今社会也很常见,比如之前的滴滴和快滴打车为司机和乘客发红包,现在ofo和膜拜的红包自行车,以及各种投标中的1分钱报价,之后再靠每年的维保挣钱等等,都是一种先投入,引导需求,积累用户粘性,然后再赚钱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积攒用户群体,而且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方法,也许等你打免费打算开始收费的那一天,就是用户抛弃你的那一天。
最后还有一种,我认为已经不能算作是销售了,我们可以用无穷的智慧激发出惊人的能量,这一切让你的销售行为变成了一种艺术,一场精彩的表演。这次我们依然是要卖出一支笔,但是我们的对象是,一位乞丐!他既没有使用这支笔的需求,也不会被你创造出需求,更不会被你引导,即使你免费送给他这支笔,他可能也不会要,还会甩你一个大大的白眼。这种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抛开问题的表象,找到本质。我们销售的目的是什么?要赚钱!乞丐为什么对我们的笔没有需求?因为他有更基础的需求,就是温饱的需求,他首先要活着,要吃饱饭。那好,我们送给你笔,并且还送给你200元钱,你要不要?他一定会要,笔要不要无所谓,关键是200元钱,是他现在最需要最需要的东西。不过我们是有要求的,你拿钱不能白拿,我们需要你用我们送你的笔,每天一小时,在人流最大的街边,在地上练习书法。然后我们找新闻媒体,一条认为创造的爆点新闻就出现了《年迈乞丐人穷志不短,每日街边练习书法》。吸引公众眼球以后,我们再进行追踪报道,一个乞丐怎么会有钱买笔和纸来练习书法?原来是有人送给他,不光送笔还送钱!再之后,我们手中的笔,已经被大众所熟知,我们会卖出更多的笔,赚更多的钱。我们暂时先不讨论道德问题,光就方法来看,是不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我们把笔“卖”给了一个最不需要笔的人,并且从他身上赚到了成倍于这支笔的财富。神奇的是这支笔吗?是这位乞丐吗?都不是,是我们的脑子,是我们的智慧,智慧是上天赐给我们最重要的礼物,好好运用它,我们能做到比我们想象中更强大的事。
**《华尔街之狼》讲述了华尔街传奇股票经理人乔丹·贝尔福特从发家、鼎盛到衰败的职业历程。本片以乔丹的发家致富史为主线,用夸张的方式表现出了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无尽追求,以及在此过程中人所表现出的疯狂与丑陋。
对待财富的态度,乔丹是这么跟员工们解释的:财富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这样的。以影片里的例子为例:没钱你下个月就会被房东赶走、没钱你的女朋友会看不起你、没钱你就会支付不起孩子的教育费用等。
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确实是必要的。一个良好坚实的物质基础会构成我们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基础。
但物质能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是有边界的。诸如金钱、性、毒品所能带来的**与**需要不断地维持才能存续,在**中则表现为主人公的对于性的依赖与吸毒上瘾。
物质上的享受从来都不会长久,相反它会像一个黑洞一样不断向你索求,不断驱使你去追求更多乃至于过量的**感。在这种情况下的人其实已经失去了理智与自由,转而沦为了**感的奴隶。
回首看看老马丁最优秀的**,它们都离不开黑帮的影子。这其中我特别喜欢1990年的《盗亦有道》。这个关于一个黑帮成员如何成长成熟直至崩溃的故事有着史诗般的气魄,绝对优秀的摄影,自始至终笼罩的,不强调价值判断的人性味道的灰色调。在某种程度上,《华尔街之狼》是老马丁黑帮传统的延续,贝尔福特就是《盗亦有道》里的亨利,麦康纳扮演的资深交易员类似罗伯特·德尼罗的吉米,而这个超级黑帮,就是华尔街,就是弱肉强食持续不断推广金钱至上生活方式的美国金融界。
这新黑帮是个更为松散的全新形态的暗黑世界。它不以家庭为单位,抓住机会什么人都可以迅速崛起大干一票,前提是你得够狠够彪悍。顾及朋友情谊的转天就能被卖,可不尊敬规则的瞬间就被扫地出门。女人和毒品不仅是麻痹神经的必须,更是投名状般的誓词。黑帮里没有一个超出了符号意义的有血肉的女性,因为有血肉的女人在这个以阿尔法男性为主的环境里要么加入粗俗的杀戮,要么抽离灵魂成为玩物。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被架空了的金钱信仰的新世界,在酒精、毒品、女人和无边无尽的物质尽头,淘洗出来的却是最传统的、千百年来都同样血腥丑陋的一部暴力史。这部历史里没有哪个人物是真正的十恶不赦——只要足够靠近,谁的人性不透出星点光芒;也根本没什么善恶有报,所谓道德判断根本无章可循——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中的罪魁祸首们,那些炮制出有毒资产的投行精英们和年薪几千万美元的CEO们,有哪个遭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不是一个故事一部**,这就是我们今天切身生活的最现实不过的荒谬世界。
这就是真相。这是一部关于时代真相的**。
我坚信老马丁的这部**将成为又一部深切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现实的经典作品。他戏虐调侃百无禁忌,他让澳洲金发美女玛格特·罗比向莱昂纳多连泼了三杯水!他敢于让唯一的正面人物,FBI探员帕特里克在被羞辱后在抑郁肮脏的地铁里继续忍受不公正的孤独!《纽约客》的Rachel Syme把《华尔街之狼》和《伟大的盖茨比》相比,她更向往《盖茨比》中穿透资产阶级声色犬马,仍然指向美好与人性的那束绿光。但我却更欣赏《华尔街之狼》的粗俗、辛辣、讽刺和黑暗基调。这是一把彻底抛弃了温情和鸡汤的血淋淋的刀,插破浮华,捅向时代的罪恶的心脏。
在真相面前我们每个人都难逃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