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他的名字叫“亲近科学”。我从中知道了科学的广泛,事物的作用。不相信吗?那我就来做一次导游吧!
第3页,看,花花和果果还有老树精正在做有趣的溶解实验呢,花花和果果载认真的听老树精爷爷将解溶解这个词汇的意思呢。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8页看看吧!小马可和“踏破天”又跑到克利穆图火山顶上,这座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弗罗勒斯岛上。
昨晚,他们载山脚下听村民们讲了一个晚上的故事,一位老奶奶神秘的告诉他们,岛上有三个湖,黑水湖里住着巫师的亡灵,旁边的绿水湖里住着罪人的亡灵,而那个淡青色的湖是处女和婴儿灵魂的居所。
69页:花花和果果最近刷牙的时候牙龈老是出血,两个人就决定放学后到老树精爷爷那里看看。
放学后花花和果果一起来到老树精家,他们东看看,西看看,却找不到老树精的踪影。细心的花花找到了老树精留下的信,看完了信花花和果果难为情的低下了头。原来这两个挑食的小家伙好久没吃到新鲜的水果了!老树精知道他们要来,可是下午要去看生病的老朋友,就只好给他们留下了这封信,希望他们能够从中知道自己的错。
作文标题: 亲近科学,动手实验(十)——冰化了杯里的水为什么不溢出来?
关键词: 溢出 亲近 小学二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二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为:《亲近科学,动手实验(十)——冰化了杯里的水为什么不溢出来?》,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中午,我坐在沙发上吃着雪糕。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儿子,问你个问题行吗?”
“行,说吧。”我很愿意回答妈妈的提问,因为总能从妈妈那学到不少。
“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水面上漂着一块冰,当冰块溶化后,杯子里的水会溢出来吗?”妈妈问道。
“简单,水当然会溢出来。”我不加思考的回答道。
“回答错误。”妈妈说道。
“怎么可能错呢?冰化成水后,水就多了,当然要溢出来。”我争辩道。
“别急,儿子。咱们还是动手做做看,用事实来说话吧。”妈妈笑了笑说。
于是我们找来一个空玻璃杯、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一块冰块,实验开始了。我先把冰放入空杯子里,然后端起另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慢慢地往空杯子里倒水。只见杯里的冰块随着水位的升高,也慢慢地升高。我将装冰的杯子倒满水后,看着冰块浮在水面上,一部分的冰块在水里。我仔细地看着,冰在慢慢地融化,而杯子里的水却没溢出来。大约两分钟后,冰块完全融化成了水,而杯子里的水却不见溢出来。我太吃惊了,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可是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了又想,还是想不明白。
于是我带着自己的疑问向妈妈请教。妈妈说:“冰的比重比水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而冰的一部分在水里,占了水的一部分空间,也就是说冰占了水的一部分体积。冰化成水后,体积要变小一些,但它的重量却不变,占水里的那部分空间不变,就是说冰化成水的体积等于冰没化前在水里的那部分体积,那么水位没变化,水当然不会溢出来。”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总算明白了。
看来物理方面的知识还真神奇,里面含有很多的奥秘,我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
作为中学生阅读的书籍应当十分的全面,更方面的书籍都应该有所涉及,科学方面的书籍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科学的历程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800字(一)最近,我读了《科学的历程》这本是,这是一本关于科学史的书籍,作为科学迷的我,非常的喜欢《科学的历程》。
《科学的历程》表现出了两种编史方法的融合。一方面,吴国盛集纳了传统的科学史史料,在很多问题上延续了传统科学史的叙述方式。另一方面,吴国盛对很多问题的叙述又表现出自己的见解。这就可以使普通读者既可以了解作为大众语境之下的科学史,又可以看到吴国盛这位导游所发现的独特景观。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的描绘。因为作者的学术研究横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两大领域,因此也注定了本书的一些特点。在对一些历史事件描述时,既能让读者钻进去,又能让你走出来,对有些问题进行了适度反思。比如在谈到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时,除了对纺织、蒸汽机的发明进行了一番描述外,作者认为“工业革命基本上是在与理论科学无关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应学科的发展。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了科学—技术相互加速发展的循环机制”。阅读此书有点像登山时找到一位高水平的导游,在引领你看景的同时,还能陪你谈古论今,思考原由。
本书还有两个令同行刮目、让读者感激的优点:一是插图丰富,并且随文在版面周边出现。这样能使所叙述的历史事件更加生动、直观、亲切,关键是能使读者有一个想象空间和印象,并长留在他的脑海中。二是这次第二版作者弥补了初版的缺陷,下大气力补充了注释、参考文献及索引,这一部分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参考文献第十条,作者把近20年国际和国内出版的科学史书籍进行了系列点评,内容既涉及综合史,也有分科史;既谈到内史,也包含外史,洋洋三千字,大有纵论的架势。人名索引都有中英文对照,这样读者如果想进一步研究的话,可通过索引和参考文献查找更详细的资料。
吴国盛在本书中一直强调现代科学正处在十字路口上,科学的未来如何,人类的未来如何,是一个应该引起现代人反思的问题。在本书最后一章,他对科学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认为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注意到潜在的危险;人类通过大规模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一定的支配自然的能力,但也可能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
无论如何,吴国盛并不反科学——他有什么必要要反科学?吴国盛并不认为科学不好,而是希望科学能更好、更人性。至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如果作为科学传播或科普出版的理论争鸣,当然也不无益处。尽管有些争论其实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究竟那种科学传播形式读者更喜欢、能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的历程》可能给出了一个答案。因为亲近科学的最好途径,可能就是从了解她的历史开始。
《科学的历程》是一本真正精彩的书,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看。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800字(二)亲近科学最好的途径,可能就是从了解它的历史开始。《科学的历程》是老师在课堂上向我们推荐的一本书。刚开始感觉课外阅读科学类书籍负担很重,因为我本身对科学类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当把书看下去的时候,我却发现了不少科学的可爱可读可学之处。
科学史是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全面理解科学,是我们的社会走进科学时代之后的内在要求。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历程,从东方、希腊文明的起源,到中世纪的西方文明亮起,再到20世纪这个高技术时代。最后,作者强调现代科学正处在十字路口上,未来的科学怎样发展,人类文明如何进步,如何利用科技,是一个值得全人类关心的问题。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要看到更多潜在的东西。
作者吴国盛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学术研究横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两大领域,这也决定了本书著述的一些特点。这本书既凸显了理性思维,又充满了人文关怀。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席泽宗评价这本书的时候认为:“写得有声有色,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的描绘,雅俗共赏,晓畅易懂,可读性极强。”书中,作者为了“通俗”,比较多地插入了历史,还有讲述了不少故事,例如牛顿看苹果落地,瓦特看开水壶烧开,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抛球。为了学术,作者又对这些流传很广的故事进行了专业、学术的分析,指出它们是否确实可靠,历史依据和理论何在。因此这本书能够被大众读者所接纳。
全书一共有十卷,其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第二卷——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作者对此章有详细的描述,加上老师在课堂上对这部分讲解得比较详细的缘故,我觉得古希腊的智慧的确能让人赞叹不已。
在生活中,我们对希腊更多的印象是,它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拥有令人向往的爱琴海,现在是欧债危机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是,我认为古希腊的科学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才是它真正的标志。
恩格斯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各种以后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占据主导地位的精神典范,是从希腊开始的,两千多年前希腊人所创造的光辉夺目的文化成就,为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圣贤辈出,英才涌动,他们中出现了一大批材质卓越的科学家和科学家,他们都已成为以后许多学科的开山鼻祖。
希腊人独特得科学成就及其传统的产生,有其自然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条件。由于航海和贸易的发达,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兴起,给希腊人创造新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好奇、闲暇和自由。幸运的是,希腊人具备全部三种条件。好奇,可以保证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纯粹性。闲暇和自由则是保证好奇心的重要社会条件。
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对于现代人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现在大部分人对于学术的研究,具有过多的功利性。社会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所谓的专家学者,让人感觉真实的、纯粹的知识道理遥不可及。这大大阻碍了科学、知识的研究发展。关于对待科学的纯粹性,我们必须向古希腊人学习。
虽然希腊科学体系的理性传统对后世影响极大,但是它也是有严重局限性的,最突出的是,希腊科学过度重视理性,而轻视经验。希腊科学重视理论建设,而轻视知识的应用,重视理论科学,轻视技术研究。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对于历史的描述融合了两种编史的方法,作者很好地排列了中国与西方的内容,科学思想史与技术史、社会史又有着适当的比例搭配,整本书感觉脉络比较清晰,同时又有着作者比较多的个人色彩,可以进行吸收过滤。
阅读此书,犹如有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带领我走进未曾深入接触过的科学历史旅程,不仅让我对科学史有所了解,还能带领我对此进行思考,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800字(三)《科学的历程》是一本关于科学史的书籍。
《科学的历程》表现出了两种编史方法的融合。一方面,吴国盛集纳了传统的科学史史料,在很多问题上延续了传统科学史的叙述方式。另一方面,吴国盛对很多问题的叙述又表现出自己的见解。这就可以使普通读者既可以了解作为大众语境之下的科学史,又可以看到吴国盛这位导游所发现的独特景观。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的描绘。因为作者的学术研究横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两大领域,因此也注定了本书的一些特点。在对一些历史事件描述时,既能让读者钻进去,又能让你走出来,对有些问题进行了适度反思。比如在谈到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时,除了对纺织、蒸汽机的发明进行了一番描述外,作者认为“工业革命基本上是在与理论科学无关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应学科的发展。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了科学—技术相互加速发展的循环机制”。阅读此书有点像登山时找到一位高水平的导游,在引领你看景的同时,还能陪你谈古论今,思考原由。
本书还有两个令同行刮目、让读者感激的优点:一是插图丰富,并且随文在版面周边出现。这样能使所叙述的历史事件更加生动、直观、亲切,关键是能使读者有一个想象空间和印象,并长留在他的脑海中。二是这次第二版作者弥补了初版的缺陷,下大气力补充了注释、参考文献及索引,这一部分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参考文献第十条,作者把近20年国际和国内出版的科学史书籍进行了系列点评,内容既涉及综合史,也有分科史;既谈到内史,也包含外史,洋洋三千字,大有纵论的架势。人名索引都有中英文对照,这样读者如果想进一步研究的话,可通过索引和参考文献查找更详细的资料。
吴国盛在本书中一直强调现代科学正处在十字路口上,科学的未来如何,人类的未来如何,是一个应该引起现代人反思的问题。在本书最后一章,他对科学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认为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注意到潜在的危险;人类通过大规模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一定的支配自然的能力,但也可能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
无论如何,吴国盛并不反科学——他有什么必要要反科学?吴国盛并不认为科学不好,而是希望科学能更好、更人性。至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如果作为科学传播或科普出版的理论争鸣,当然也不无益处。尽管有些争论其实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究竟那种科学传播形式读者更喜欢、能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的历程》可能给出了一个答案。因为亲近科学的最好途径,可能就是从了解她的历史开始。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800字(四)《科学的历程》是一本关于科学史的书籍。《科学的历程》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熔于一炉,系统梳理了世界科学技术史,其间渗透了编史观念和科学观念的全新理解。指出“科学”一词的一般含义是“人类在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协调过程中产生的理性知识”,指出中国历史上存在一种与“近代自然科学”不同的“科学”,它们在自然观、方**上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还指出,近代自然科学亦有两种传统,一是数理实验科学传统,一是历史博物科学传统,这两种传统是西方文化中“空间性思维”与“时间性思维”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体现。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某种共性,而这种共性造就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于是便产生了不同的科学体系和文化体系。
古希腊、古雅典的“为科学而科学”的思想决定了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势必会极重视思维、逻辑、科学和真理的因素,少了主观感情和形而上学的思想。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并不像现今这样是块巴掌大的地域,古希腊人也不像现在的这样没有什么地位,而是圣贤辈出,英才涌动,他们中出现了一大批才智卓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都成为以后许多学科的开山鼻祖。
西方世界第一位自然哲学家泰勒斯德用“万物源于水”第一次阐明了科学对待自然界的第一原则:科学将从具体、复杂、多样的现象中找出共同原理,再从原理中解释、说明、预言更多的现象。简言之,科学家的工作就是从纷繁复杂的大自然中,找出各种物质的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定律,使人能很好地利用它。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提出了大地是个圆球的概念。不可想象,在不知道地心吸引力的情况下,他为什么没有球底下的人会掉下去的顾虑呢。基伯、德谟克利特提出了万物均由细小微粒所组成,这种天才的原子论构想,直到20世纪才得以证明。阿里斯塔克首先提出了地动日心说,比哥白尼早了近千年。埃拉托色尼测出了地球的周长约4万公里,地球半径与现今所测,实际只差100公里。当其他地方民族还在相信天圆地方的时候,这种成绩很是了不起啊。如此恢宏的例子,举不胜举。而这些都是2000多年前的事了。可想而知,希腊人的科学理论水平达到了多么伟大的高度,这真是理性科学的伟大胜利。
为什么这块土地会产生这么多的哲人,这么多的才俊,这么高的成就呢。难道真是风水宝地,神仙显灵,人种优异?不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形而上学》里就曾经说过,哲学和科学的诞生须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惊异,对自然、对社会的惊异,有了惊异才会感到自己的无知。求知并非为了功利目的,而是对知识的热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与神秘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有闲暇的时间。可想而知,如果谁还在为衣食而忧,为住房发愁,为娶妻生子而烦恼,哪会有心思考虑那即不能吃又不能穿的研究工作哦。当然这在有着一大群奴隶帮着干活的古希腊时代是很容易办到的。第三、自由的环境,自由的学问,自由的思考,自由的发表意见,自由的争论。知识是自足的,不以别的目的而存在,纯粹为了自身而存在。
古希腊的文明、古希腊的体制、古希腊的思想虽说被打断了几百年,但它那优秀的种子,在合适的土壤下又重新萌芽了,文艺复兴就是古希腊文明、思想的复兴,近代科学的发展与古希腊理性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我国古代的思想和科学都是将人放在首位,其思想讲究的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关注宇宙和自然环境和逻辑思维的要少得多。在我国关于自然科学的理论比较少,这与古罗马的思维有些相似。讲伦理的多,谈科学的少。国人曾经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虽也千古流芳,但毕竟是个体,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只是在技术层面上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科学的哲学思维方法,对推动一个民族的科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解科学的发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推动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800字(五)《科学的历程》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熔于一炉,系统疏理了世界科学技术史,其间渗透了编史观念和科学观念的全新理解。指出“科学”一词的一般含义是“人类在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协调过程中产生的理性知识”,指出中国历史上存在一种与“近代自然科学”不同的“科学”,它们在自然观、方**上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还指出,近代自然科学亦有两种传统,一是数理实验科学传统,一是历史博物科学传统,这两种传统是西方文化中“空间性思维”与“时间性思维”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体现。
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他民族的某种共性,而这种共性造就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于是便产生了不同的科学体系和文化体系。
古希腊,古雅典的“为科学而科学”的思想决定了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势必会极重视思维、逻辑、科学和真理的因素,少了主观感情和形而上学的思想。
我国古代的思想和科学都是将人放在首位,其思想讲究的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关注宇宙和自然环境和逻辑思维的要少得多。在我国关于自然科学的理论比较少,这与古罗马的思维有些相似。讲伦理的多,谈科学的少。
科学的哲学思维方法,对推动一个民族的科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了解科学的发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很重要,应该多学习这方面的的知识。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一)
亲近科学最好的途径,可能就是从了解它的历史开始。《科学的历程》是老师在课堂上向我们推荐的一本书。刚开始感觉课外阅读科学类书籍负担很重,因为我本身对科学类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当把书看下去的时候,我却发现了不少科学的可爱可读可学之处。
科学史是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全面理解科学,是我们的社会走进科学时代之后的内在要求。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历程,从东方、希腊文明的起源,到中世纪的西方文明亮起,再到20世纪这个高技术时代。最后,作者强调现代科学正处在十字路口上,未来的科学怎样发展,人类文明如何进步,如何利用科技,是一个值得全人类关心的问题。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要看到更多潜在的东西。
作者吴国盛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学术研究横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两大领域,这也决定了本书著述的一些特点。这本书既凸显了理性思维,又充满了人文关怀。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席泽宗评价这本书的时候认为:“写得有声有色,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的描绘,雅俗共赏,晓畅易懂,可读性极强。”书中,作者为了“通俗”,比较多地插入了历史,还有讲述了不少故事,例如牛顿看苹果落地,瓦特看开水壶烧开,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抛球。为了学术,作者又对这些流传很广的故事进行了专业、学术的分析,指出它们是否确实可靠,历史依据和理论何在。因此这本书能够被大众读者所接纳。
全书一共有十卷,其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第二卷——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作者对此章有详细的描述,加上老师在课堂上对这部分讲解得比较详细的缘故,我觉得古希腊的智慧的确能让人赞叹不已。
在生活中,我们对希腊更多的印象是,它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拥有令人向往的爱琴海,现在是欧债危机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是,我认为古希腊的科学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才是它真正的标志。
恩格斯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各种以后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占据主导地位的精神典范,是从希腊开始的,两千多年前希腊人所创造的光辉夺目的文化成就,为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圣贤辈出,英才涌动,他们中出现了一大批材质卓越的科学家和科学家,他们都已成为以后许多学科的开山鼻祖。
希腊人独特得科学成就及其传统的产生,有其自然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条件。由于航海和贸易的发达,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兴起,给希腊人创造新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好奇、闲暇和自由。幸运的是,希腊人具备全部三种条件。好奇,可以保证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纯粹性。闲暇和自由则是保证好奇心的重要社会条件。
《科学外史》可以说是一本可以作为科普的小说,在这些小短篇中,**了历史上种种有趣的事件,为读者揭示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让大家更容易亲近科学。《科学外史》的责任编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对外合作部主任姜华认为,该书吸引读者在于四个“新”:新知识、新发现、新观点和新趣味。“作者不仅仅是谈科学本身,其实是谈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类的关系,反对唯科学主义,提倡人文精神。”
一本有价值的书,总是有其特点的。而一本有着如上特点的书,显然是值得一读的。这本书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对于科学及其历史的新的理解,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首先,这本书与一般的涉及科学的普及类读物写作不同,不会循规蹈矩的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是从多个史实材料出发,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通俗的,以类似于小说的语言来描写,使得本书更适合被大众所接受。当今社会上,类似的书籍已经越来越多,信息挖掘、互联网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就是以这种形式进入到千家万户。无论是玩游戏的学生、主要使用OFFICE的公司白领,还是专业IT领域人事,或多或少都对计算机、网络有自己的认识。而我们所研究的遥感科学技术领域,不要说了解的人了,就连听说过这个名字的人都不多。事实上,googleearth、各类网络地图都在向地理信息系统方面发展,使用类似应用的民众数量庞大,而遥感数据处理作为GIS行业的数据来源,却几乎无人知晓,不得不说也是因为宣传不够的原因,那么遥感领域是否可以出一些科普类的,哪怕是科幻类的书籍,让广大民众了解这个学科,让这个学科为人所知,让高中生们报志愿时不再跳过这个从来没听说过的专业。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这本书作者的选题和视角,也经常很有新意,与传统的科学史研究颇有不同之处。这些研究的发现,经常会“颠覆”一些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都流行已久的.一些陈旧说法。例如像《古代历法:科学为伪科学服务吗》等文即属此类。这其实就是思想的打开。如何在科研中做到创新?就是要打破课本上学的东西的枷锁,换个思路,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将其他地方学到的东西用到这个方法里面来?要对任何事物抱有疑问,而不是一味的接收,这样才能给科研注入活力,才有可能创新,才能真正的将“交叉学科”做出东西。就像作者说的:“读者的知识层次普遍提升,他们更需要从书中获得“发现问题”的眼光和训练,而非一般的科学常识。相应的,科学写作者也必须再向更高处攀登,亮出思想,去揭示一些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以科学史为镜,可以激励科研工作者共勉,而阅读科学外史,除了学习科学史外,更是让我们对科学,对创新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科学的历程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的历程》是一本关于科学史的书籍。
《科学的历程》表现出了两种编史方法的融合。一方面,吴国盛集纳了传统的科学史史料,在很多问题上延续了传统科学史的叙述方式。另一方面,吴国盛对很多问题的叙述又表现出自己的见解。这就可以使普通读者既可以了解作为大众语境之下的科学史,又可以看到吴国盛这位导游所发现的独特景观。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的描绘。因为作者的学术研究横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两大领域,因此也注定了本书的一些特点。在对一些历史事件描述时,既能让读者钻进去,又能让你走出来,对有些问题进行了适度反思。比如在谈到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时,除了对纺织、蒸汽机的发明进行了一番描述外,作者认为“工业革命基本上是在与理论科学无关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应学科的发展。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了科学—技术相互加速发展的循环机制”。阅读此书有点像登山时找到一位高水平的导游,在引领你看景的同时,还能陪你谈古论今,思考原由。
本书还有两个令同行刮目、让读者感激的优点:一是插图丰富,并且随文在版面周边出现。这样能使所叙述的历史事件更加生动、直观、亲切,关键是能使读者有一个想象空间和印象,并长留在他的脑海中。二是这次第二版作者弥补了初版的缺陷,下大气力补充了注释、参考文献及索引,这一部分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参考文献第十条,作者把近20年国际和国内出版的科学史书籍进行了系列点评,内容既涉及综合史,也有分科史;既谈到内史,也包含外史,洋洋三千字,大有纵论的架势。人名索引都有中英文对照,这样读者如果想进一步研究的话,可通过索引和参考文献查找更详细的`资料。
吴国盛在本书中一直强调现代科学正处在十字路口上,科学的未来如何,人类的未来如何,是一个应该引起现代人反思的问题。在本书最后一章,他对科学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认为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注意到潜在的危险;人类通过大规模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一定的支配自然的能力,但也可能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
无论如何,吴国盛并不反科学——他有什么必要要反科学?吴国盛并不认为科学不好,而是希望科学能更好、更人性。至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如果作为科学传播或科普出版的理论争鸣,当然也不无益处。尽管有些争论其实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究竟那种科学传播形式读者更喜欢、能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的历程》可能给出了一个答案。因为亲近科学的最好途径,可能就是从了解她的历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