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准确地形容出自己对《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感受,甚至在看过
了三遍之后。只感到他带给我的感动、启示和力量是以前任何一本书都
未曾有过的。或许,我能从心底挤出“强者”两字来做一个笨拙的形容,
但书中处处洋溢的奋斗、抗争和苦痛又怎能简单地用“ 强者” 一言概
尽?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获得更多人对自己作品的认同,可能就是他对成功
的定义,也是他 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但对克里斯朵夫来说,这,并不
是全部。他虽然和其他人一样,渴望获得社会,至少是音乐界的承认,但
他更大、更强烈的渴望却是对艺术、对真理的追求。为此,他所做的一切,
包括了他的音乐和他对巴赫、舒曼、瓦格纳等作品的批判,被当时的社会
看作是离经叛道而加以排斥。正如傅雷所说的“为了精神的自由丧失了一
切物质上的依傍”。但克里斯朵夫所做的一切并不只是年轻的冲动,对传
统的抗争始终充斥着字里行间,始终伴随我的英雄一生的坎坷历程。
或许,是因为我有不少朋友,所以我不能很好地体会克里斯朵夫对奥多、
对奥里维那近乎爱情的友情。但每当我合上书,问自己:我真的象克里斯
朵夫那样虔诚地对待每一段自己的友情了吗?我真的获得了象克里斯朵夫
和奥里维那样互通心灵的友谊了吗?我真的能象克里斯朵夫那样将友谊升
华到完全无目的、无功利的境界吗?…… 我在克里斯朵夫高大的身影下低
下了头……
对于克里斯朵夫晚年的转变,记不得在哪一本书中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评论:
“他万念俱灰,躲避斗争,向现实妥协……”、“他不仅和原来的敌人和解
了,而且反过来讥笑从事反抗的新的一代……”我觉得,作出这样评价的人
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克里斯朵夫的斗争精神。克里斯朵夫对青年人的反抗精神
从来未曾否定过,他始终是带着赞赏的眼光看待青年人的反抗和斗争,他觉
得,在斗志昂扬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但对传统的反叛,
是必须建立在对传统了解的继础之上,克里斯朵夫反对的正是那种不顾一切
的盲目斗争。而这,正是饱经风霜的长者的睿智。在克里斯朵夫心中,始终
存在着两个灵魂:“ 一颗是受着风雪吹打的一片高原,另外一颗是威震着前
者的、高耸在阳光中的积雪的峰尖……”
中国的古语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在全书中,我最为欣赏的就是克里斯
朵夫晚年的转变,他在这里真正实现了对自我的征服,完成了一个对新的自
我的塑造。我想,这可能就是罗曼罗兰将最后一章命名为“复旦”的缘故吧。
怒涛翻滚的黄河奔腾千里,最终注入了大海,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永恒的家园。
如果结合罗曼罗兰另一巨著《巨人三传》来看,我觉得,永不妥协、永远战
斗的贝多芬正是青年克里斯朵夫的真实写照,晚年的他则处处闪烁着托尔斯
泰宽容、睿智的身影,而他一生对爱情、友情、生活的坎坷追求又与米开朗
琪罗如出一辙。罗曼罗兰将三位巨人的伟大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永远的
强者-克里斯朵夫,我的英雄!
这篇是2021年的最后一篇,我也嘚瑟一回,写个不折不扣的大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部恢弘壮丽的小说,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他从孩童时期的苦难生活,到成为优秀的音乐家,最后达到清明高远的超脱境界,写出不朽的音乐作品。同时,小说借由克利斯朵夫的人生历程,展现了欧洲资本主义建立初期,特别是德国和法国的社会风貌。
这部百余万字的小说在我看来就像一幅宏大画卷。远看莱茵河的滔滔江水,近看每一条乡间小路;细看小镇酒馆里的几个混混正在争论吹牛,亦或巴黎贵族沙龙里的文人政客正虚情假意地敬酒;寻看大街上慵懒游荡的失意青年,和住在危房里的贫苦百姓。。。。。。无数人物,无数场景,移步异景,悲喜交加。
逐字逐句读细节的读者,就像是穿越到18世纪,用克利斯朵夫的眼睛和耳朵,跟随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在画卷里游走。犹如欣赏文字版的欧洲清明上河图。
《约翰克利斯朵夫》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这部作品中,他借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个虚构出来的人物,来表达他对音乐真实坦诚的态度,和对一个完美音乐家精神品格的解读。
“追求***已经达到不正常的极致,这样的人是孤独的”
“必须有胆量把体统、礼貌、怕羞、压迫心灵的社会性谎言统统丢开”
“别人评价的四平八稳的中庸之道被他认为是平庸的才华匹配平庸的人生”
“只有把顾虑踩在脚下,没有能力自由地失败就没有可能自由地成功”
“凡是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种精神上的触觉,背对观众,能够感觉到观众的反应如何,是否在心理引起共鸣”
“面对新作品,新事物,人们还无法做判断,因为搞不懂,故意做出漠不关心的样子,其实是迷失在大海里”
“熟悉的东西就像陆地,给人踏实的感觉,可他硬要把大众的口味给变过来”
“12岁时的好作品,20岁时不应该成为标准,不能限制生命存在的意义、生长的意义”
罗曼罗兰这样任性、毫不克制的表达随处皆是,笔记根本记不过来。罗曼罗兰也是走在时代之前的创作者。他们这一类人的作品,在当时看显得怪诞、不符合大众潮流,因为人们只能理解时下流行的东西。可再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人们反过来超喜爱这些作品,他们精神和作品是超越时代的。
关于这本书,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原型就是——贝多芬。
罗曼罗兰终其一生都在研究贝多芬,他在创作了《贝多芬传》《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之后,又以贝多芬为原型,加之自己的想象创作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可见罗曼罗兰有多爱贝多芬,难怪他把克利斯朵夫写成一个脱离世俗的完美、伟大的音乐家。
克利斯朵夫代表了一生都贯穿于苦难中的音乐家们,这种痛苦人生对于他们来说是灾难。但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却是难得的机会。他们留下的不朽作品,对于后世的读者、听众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由于我看的是傅雷译版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就不得不提到傅雷。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对傅雷的印象全部来自《傅雷家书》,知道他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孩子的父亲。
读完他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体会到,他的才华很大程度上来自从小就接受了学贯中西的教育,英文、法文,以及古文的功底如此深厚,并对音乐绘画研究深入。
对于这样一部超过百万字的作品,能坚持把翻译工作完成,已经实属不易。而傅雷的译本,已经超越了翻译文字的标准,语言丰富,韵律优美,曾有评论说傅雷的语汇甚至比原文还要精湛。
我虽不敢妄加评论,但通过阅读,我确实可以感受到傅雷是全身心投入到这部小说里,真是用心在写作。对于不可直译的部分,傅雷的处理无异于二次创作,精彩绝伦。
对于这样一部传世巨著,读者不计其数,众说纷纭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人说读完只需几日,有人说读了五年;喜欢的奉为珍宝、百读不厌,不喜欢的根本看不下去。
我则是在半年时间里抓住一些碎片时间。在咖啡店里等人就看纸书,开车、睡前就听语音,竟这样读完了1300000字的精彩佳作。
使我坚持读完的原因,除了内容引起共鸣之外,音乐是最重要的因素。“和声和对位”的争论、节奏和转调的分析、多次提及“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女武神”等等大量音乐相关内容,对于喜爱音乐的读者绝对是欲罢不能的精神感召。
而在众多《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中,我看到过的最精彩的,最感同身受的一篇,是一位网友写的,仅三字:
哎妈,太壕了!
Ok,anyway,在短视频充斥的生活中,又读了一年纸书的我,感觉良好。2022继续写月度读书笔记。谢谢所有的读者朋友!祝愿所有人2022年快乐平安健康!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喜欢看《约翰?克里斯多夫》,喜欢看他在成长的那一段中经历的混沌、暧昧、矛盾和骚乱。克利斯朵夫象年轻的西格弗里德一样,天真,专横,过激,横冲直撞的去征讨当时的社会的与艺术的谎言,挥舞着堂?吉诃德式的长矛,去攻击骡夫,小吏,磨坊的风轮,和德法两国的节场。顽强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更趋顽强的和年代久远的传统与民族性拘囚在樊笼里。他在和社会奋斗,和过去的历史奋斗,更得和人类固有的种种根性奋斗。一个人唯有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得胜,才能打破青年期的难关而踏上成人的大道。儿童期所要征服的是物质世界,青年期所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还有最悲壮的是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冲突:从前费了多少心血获得的宝物,此刻要费更多的心血去反抗,以求解脱。他周身晃动着贝多芬的火苗,从莱茵河大步地燃烧过来,又在法兰西继续着他革命的气息。
不记得是谁说过,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但愿克利斯朵夫能成为更多人的一个坚强而忠实的朋友,在人生的考验中成为一个良伴和向导。使大家心中都有一股生与爱的欢乐,使大家能不顾一切的去生活,去爱!
中国的古语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在全书中,我最为欣赏的就是克里斯朵夫晚年的转变,他在这里真正实现了对自我的征服,完成了一个对新的自 我的塑造。我想,这可能就是罗曼罗兰将最后一章命名为“复旦”的缘故吧。怒涛翻滚的黄河奔腾千里,最终注入了大海,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永恒的家园。如果结合罗曼罗兰另一巨著《巨人三传》来看,我觉得,永不妥协、永远战 斗的贝多芬正是青年克里斯朵夫的真实写照,晚年的他则处处闪烁着托尔斯 泰宽容、睿智的身影,而他一生对爱情、友情、生活的坎坷追求又与米开朗琪罗如出一辙。罗曼罗兰将三位巨人的伟大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永远的 强者-克里斯朵夫,我的英雄!
01
原来不是爱情,是友情啊!可要说是爱情,也并不为过。以我之拙见,他自己恐怕也是云里雾里,搞不清楚,到这一部的结尾处,作者写:“新的爱情就要来占据克利斯朵夫的心,使别的光明都为之黯然失色。这次跟奥多的友谊,其实只是未来的爱情的先导罢了。”
克利斯朵夫跟奥多的相识、近乎热恋似的情感,他们约会、散步、到后来被家人说三道四之后改成偷偷相会,这一切让人不禁为之感慨,少年天真炽烈的情感,竟是如此不容分说、不容玷污。
可是,整个过程,在读者看来,仿佛就是一对年少的恋人之间那种渴望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濡以沫到“看对方哪哪都不舒服”的互生厌弃的情愫,从热恋期到趋于平静又分手的三个阶段。奥多上大学去后,照耀克利斯朵夫一生中几个月的友谊就此隐没了。
两个人一开始真正的兴趣是在于认识对方的人,一开始是充满新鲜感的,怀着对对方的好奇走进彼此的世界,他们俩属于那种互补型的情感。
两个男孩子,他们之间的情感那么纯粹,没有半点可引人诟病的瑕疵,没有任何下流的丑行,他们之间根本没有像克利斯朵夫的小兄弟说的那样不三不四,十五岁上的克利斯朵夫,他还是那么天真未凿。当光明磊落的友谊受了侮辱,他们的关系因为外界的那些风声,简直使彼此都受不住了。
02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简直哭笑不得,两个孩子实在太可爱、太搞笑,友谊的小船真是说翻就翻,在看他们互相通信,往来的信件中就可以看出。
他们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日不见,就浑身发抖。克利斯朵夫写:“……你把我忘了吗?想到这点,我的血都凉了…………告诉你:你要忘了我,欺骗我,我会杀死你像杀条狗一样!”
前几日,当奥多在信中怀疑克利斯朵夫会不会像自己爱他那样热烈地爱他,他在信中回复:“噢!天哪!岂止一样,而是十倍、百倍、千倍于你!怎么!……”
奥多又回复他:“我们的友情多美啊!从古以来可有这样的感情吗?多甜蜜,多新鲜,跟梦一样。但愿它别消散了!要说你不爱我了,我怎么办呢?”克利斯朵夫说:“原谅我责备你,这种小心眼的恐惧使我愤慨。……你这种忧虑是对不起人的,……”
可是过了一星期,却轮到克利斯朵夫自己怀疑奥多。
03
读着这些,无时不刻不让我想起一个女孩,奥多对克利斯朵夫说的一些话让我想起自己也曾经拥有过这样一段珍贵的彼此都投入了深深的爱的友谊,她跟奥多一样可爱一样高贵,她同我说过奥多说的这些话。
从前,我也跟她约会,我跟她夜间出去散步,我跟她一起夜不归宿,我跟她一起爬山看日出,我们一起为那初升的太阳而慷慨激昂地大发感慨,这一生怕是再也不会有第二次了(我和我的丈夫之间也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三年四年记不清到底多少日子后,她死了,我去她所在的城市的殡仪馆,见到她尸体的那一刻,我倒下差一点晕过去,旁的同学在一边搀着我。我觉得这噩耗真是恐怖,那几天几夜里,我合不上眼睛,一闭上眼睛,我就感觉她还是那样笑盈盈地坐在我的床边,她想同我说话,可是她一句话也没有,她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看着我。而我被恐惧笼罩着。
我曾经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过一篇文章,为了纪念她——我心中的天使……